地名:嘎多村 | 隸屬:單甲鄉(xiāng) |
區(qū)劃代碼:530927202205 | 代碼前6位:530927 |
行政區(qū)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云S |
長途區(qū)號:883 | 郵政編碼:6774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傣語地名。嘎:系為街子,多:黃蜂,意為黃蜂街。
基本介紹:
[嘎多村]北與單甲村、東與安也村、南與緬甸的昆馬區(qū)達干落、在忙海秀接壤,西與勐懂鎮(zhèn)芒擺村、糯良鄉(xiāng)賀嶺村相連。地勢相對陡峭,面積42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640米。東丁河過境。村委會駐地海拔1580米,東北距鄉(xiāng)政府31千米。轄刀里、東丁、上寨、下寨、九組、農播6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2007年末,莧絲�342戶、1652人。
嘎多村與永武村、安也村、永改村、怕結村、單甲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嘎多村島里自然村被評定為云南省2022年鄉(xiāng)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美麗村莊。
2020年9月,云南省林業(yè)和草原局公布云南省第一批省級森林鄉(xiāng)村名單,嘎多村入選。
2016年12月,嘎多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
文化旅游:
AAA級景區(qū),嘎多村地處單甲鄉(xiāng)北邊,距滄源縣城33公里,嘎多村建寨至今500余年,佤名“來公”,譯作“繁華之地”“河邊街道”,曾是四方馬幫的集散之地、四周商品的交易點,嘎多大寨保留著282棟
歷史沿革:
"1962年建戛多鄉(xiāng),屬單甲區(qū);1969年成立永忠大隊,屬向陽公社;1971年改名戛多大隊,屬單甲公社;1984年恢復嘎多鄉(xiāng),屬單甲區(qū);1988年2月改為嘎多村公所,屬單甲鄉(xiāng);2000年改為戛多村民委員會,屬單甲鄉(xiāng)。
2012年專名""戛多""更名為""嘎多""。
"。
周邊相關:
嘎多村附近有司崗里崖畫谷景區(qū)、班洪葫蘆王地景區(qū)、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區(qū)、永和國門新村景區(qū)、嘎多月亮古寨景區(qū)、葫蘆小鎮(zhèn)等旅游景點,有紅茶燒肉、觀音菜、滄源核桃、滇紅老茶湯、簡帕、佤族煙鍋等特產,有司崗里、佤族甩發(fā)舞、滄源佤族木鼓舞、佤族服飾、滄源壁畫、翁丁佤族傳統(tǒng)文化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