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達青村 | 隸屬:包座鄉(xiāng) |
區(qū)劃代碼:513232215202 | 代碼前6位:513232 |
行政區(qū)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U |
長途區(qū)號:0837 | 郵政編碼:6245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一達青寺廟,在藏語中達青為大箭的意思,故而得名。故名。
基本介紹:
達青村位于若爾蓋縣東南部,距縣城86公里,屬于半農半牧地區(qū),是若爾蓋縣大骨節(jié)病重病區(qū)之一。全村共4個自然寨105戶(尼然寨72戶、扎扎學寨18戶、達青寨3戶、讓尕寨12戶)全村582人,建檔立卡戶7戶32人,勞動力167人,其中大骨節(jié)病患病人數(shù)184人(1度大骨節(jié)病人168人、2度大骨節(jié)病人16人),農村低保人數(shù)1人,五保戶2人,殘疾3人;黨員7人,其中貧困黨員1人;少生快富2對;三老干部2名;國家工作人員3名;退休干部6名;離任村干部3名;森林地面積136750畝,退耕還林435.6畝,退耕還草201.5畝,現(xiàn)有耕地209.25畝。大力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和特色種植業(yè)包括大黃種植和大球蓋菇,并充分利用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四川省愛衛(wèi)辦確定達青村為2022年四川省衛(wèi)生村(社區(qū))。
歷史沿革:
1961年,上包座和下包座合并為包座鄉(xiāng),屬包座鄉(xiāng);1973年成立包座人民公社,為包座人民公社達青大隊;1983年撤公社改為鄉(xiāng),大隊改為村,為達青村,屬包座鄉(xiāng)。
周邊相關:
達青村附近有若爾蓋花湖生態(tài)旅游區(qū)、黃河九曲第一灣、西部牧場、河它溫泉谷景區(qū)、熱爾部落梅花鹿生態(tài)園、若爾蓋濕地等旅游景點,有若爾蓋牦牛、若爾蓋藏香豬、四川河曲馬、若爾蓋牦牛肉、若爾蓋藏系綿羊肉、若爾蓋藏綿羊等特產,有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藝、卡斯達溫舞、㑇舞、南坪曲子、藏棋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