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團碑村 | 隸屬:平通羌族鄉(xiāng) |
區(qū)劃代碼:510727217214 | 代碼前6位:510727 |
行政區(qū)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qū)號:0816 | 郵政編碼:62255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qū)面積:約20.6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境內(nèi)有一座歷史久遠的石碑坐落在此得名。
基本介紹:
團碑村位于平通羌族鄉(xiāng)北部,東與明陽村背靠,西南與橋壩村相鄰,北與壩子鄉(xiāng)相連接,距離平通鄉(xiāng)場鎮(zhèn)19公里,全村有7個村民小組,共228戶,658人。正式黨員35人,預備黨員2人,入黨積極分子1人。勞動力390人。勞務輸出210人,幅員面積20.6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24464畝,耕地面積2463畝,獼猴桃120畝,村內(nèi)以種植(玉米、油菜、大豆、土豆、茶葉、白芨、重樓等)為主。養(yǎng)殖為輔(豬、牛、羊、雞等)。
團碑村與橋壩村、三溪村、新園村、椒子山村、牛飛村、易大村、桅桿村、石壩村、平通社區(qū)、新橋村、新民村、龍治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29年置平三橋團練公所,1936年置平三橋聯(lián)保,1940年隸桂溪鎮(zhèn),1942年置平通鄉(xiāng),1952年置第四區(qū)于平通鄉(xiāng),1995年11月改第四區(qū)名平通鎮(zhèn),1956年2月并平通區(qū)豆叩區(qū),1958年成立平通人民公社,為團碑管理區(qū),1966年-1984年叫團碑大隊,1984年復成立平通鄉(xiāng),改為團碑村,1992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隸屬于平通鎮(zhèn)。
因2020年村級建制調(diào)整撤銷大壩村、劃歸團碑村,活動陣地為原大壩村村委
周邊相關:
團碑村附近有平武報恩寺、平武印象梅林景區(qū)、白馬風情、小河溝自然保護區(qū)、虎牙大峽谷、虎牙藏族鄉(xiāng)等旅游景點,有平武黃牛、平武中蜂、平武大紅公雞、平武厚樸、平武果梅、平武天麻等特產(chǎn),有跳曹蓋、羌族碉樓營造技藝(平武)、四川手工剪紙(平武剪紙)、白馬藏人蜂蜜酒制作工藝、白馬風俗、白馬藏人咂酒制作工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