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樂至縣 | 隸屬:資陽市 |
區(qū)劃代碼:512022 | 代碼前6位:512022 |
行政區(qū)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川M |
長途區(qū)號:028 | 郵政編碼:641300 |
轄區(qū)面積:約1425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49.06萬人 |
人口密度:約344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天池鎮(zhèn) | |
下轄地區(qū):2個街道、18個鎮(zhèn)、1個鄉(xiāng)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天池街道 | 6.35萬人 | 59km2 | 天池街道成立于2019年12月,位于縣城西北部,幅員面積59平方公里,轄西郊、北郊、仙鶴觀、瓦窯溝、紅星、棉花灣、新觀音、徐家橋、石板埡9個社區(qū),可印…[詳細] |
南塔街道 | 10.38萬人 | 46.86km2 | 南塔街道地處樂至縣城老城區(qū),2020年4月村級建制調(diào)整后整合,現(xiàn)面積46.86平方公里,轄6個村、13個社區(qū),村(居)民小組212個,常住人口13萬余…[詳細] |
石佛鎮(zhèn) | 1.81萬人 | 98.8km2 | 樂至縣轄鎮(zhèn)。1935年置石佛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1986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8公里。面積98.8平方公里,人口4.9萬…[詳細] |
回瀾鎮(zhèn) | 2.45萬人 | 85km2 | 樂至縣轄鎮(zhèn)。原為倒流鎮(zhèn),1938年更名回瀾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1986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17公里。面積85平方公里,人…[詳細] |
石湍鎮(zhèn) | 1.7萬人 | 67.7km2 | 樂至縣轄鎮(zhèn)。宋置石湍鎮(zhèn),1935年改石湍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1986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14公里。面積67.7平方公里,…[詳細] |
童家鎮(zhèn) | 2.7萬人 | 79km2 | 樂至縣轄鎮(zhèn)。四川省重點建設(shè)小城鎮(zhèn)。1935年置童家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1986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10公里。面積79平方公…[詳細] |
寶林鎮(zhèn) | 1.85萬人 | 66.7km2 | 樂至縣轄鎮(zhèn)。1935年置寶林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1986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13公里。面積66.7平方公里,人口4.5萬![詳細] |
大佛鎮(zhèn) | 1.81萬人 | 69.9km2 | 樂至縣轄鎮(zhèn)。1935年置大佛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1986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0公里。面積69.9平方公里,人口4.6萬…[詳細] |
良安鎮(zhèn) | 3.38萬人 | 84.9km2 | 樂至縣轄鎮(zhèn)。1935年置良安鄉(xiāng),1953年從中江縣劃入樂至縣,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1986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26公里。面積…[詳細] |
金順鎮(zhèn) | 1.86萬人 | 59.1km2 | 樂至縣轄鎮(zhèn)。1935年建金順鄉(xiāng),1953年從中江縣劃入樂至縣,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1992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35公里。面積…[詳細] |
中和場鎮(zhèn) | 1.15萬人 | 44.9km2 | 樂至縣轄鎮(zhèn)。1935年置中和鄉(xiāng),1953年從中江縣劃入樂至縣,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中和場鄉(xiāng),1992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25公里。…[詳細] |
勞動鎮(zhèn) | 1.78萬人 | 60.5km2 | 樂至縣轄鎮(zhèn)。原為復(fù)興場,1935年改復(fù)興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59年經(jīng)陳毅元帥提議更名為勞動公社,1984年置勞動鄉(xiāng),1992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北部…[詳細] |
中天鎮(zhèn) | 1.26萬人 | 54.24km2 | 中天鎮(zhèn)地處樂至縣西南部,位于雁樂(雁江至樂至)黃金分割點,距樂至縣城24公里,幅員面積54.24平方公里。轄8個村、4個社區(qū)、110個村(居)民小組,…[詳細] |
佛星鎮(zhèn) | 1.09萬人 | 67km2 | 樂至縣轄鎮(zhèn)。1935年置臨江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1992年建佛星鎮(zhèn)。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10公里。面積67平方公里,人口3.5萬…[詳細] |
蟠龍鎮(zhèn) | 7180人 | 39.77km2 | 蟠龍鎮(zhèn)位于川中偏北的丘陵腹地,樂至縣最東邊,素有樂至東大門之稱,距樂至縣城31公里,緊鄰國道“318”線,距遂寧保石高速路出口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詳細] |
東山鎮(zhèn) | 1.91萬人 | 91.9km2 | 東山鎮(zhèn)地處樂至縣南部,東接蟠龍、南接回瀾、西接石湍、北臨南塔,交通便捷,國道319沿線、渝蓉高速穿域而過,距離城區(qū)15公里,幅員面積91.9平方公里,…[詳細] |
通旅鎮(zhèn) | 2.44萬人 | 49.5km2 | 通旅鎮(zhèn),樂至縣轄鎮(zhèn)。清初建通旅場,1935年改場為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1992年建鎮(zhèn)。通旅鎮(zhèn)位于樂至縣南部,距縣城29公里,距成都…[詳細] |
高寺鎮(zhèn) | 2.65萬人 | 高寺鎮(zhèn),四川樂至縣,離樂至縣城約20公里,這里人杰地靈,是陳毅元帥的故鄉(xiāng)。那里的人們靠種植水果發(fā)家致富,專門設(shè)立美國油桃.五星枇杷培育基地,還有梨子和…[詳細] | |
龍門鎮(zhèn) | 9768人 | 45.1km2 | 龍門鎮(zhèn)是樂至縣轄鎮(zhèn)。1926年為龍門場,1935年改場為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2019年改鄉(xiāng)為鎮(zhèn)。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11公里。面積…[詳細] |
盛池鎮(zhèn) | 1.19萬人 | 46.8km2 | 樂至縣轄鄉(xiāng)。1935年置盛池鄉(xiāng),1953年從中江縣劃入樂至縣,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fù)置鄉(xiāng)。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20公里。面積46.8平方公里,…[詳細] |
雙河場鄉(xiāng) | 9088人 | 52km2 | 樂至縣轄鄉(xiāng)。1935年置雙河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雙河場公社,1984年置雙河場鄉(xiāng)。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26公里。面積52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
地名由來:
因縣東有樂至池而得名。有水樂至,無水而樂去,風(fēng)調(diào)雨順,快樂之至。寓意該縣氣候風(fēng)調(diào)雨順,人民生活豐盈快樂。
基本介紹:
樂至縣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總面積1424平方千米。總?cè)丝?7萬人(2004年)?h人民政府駐天池鎮(zhèn),
位置: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處沱江和涪江的分水嶺上,與遂寧市中區(qū)、大英縣、中江縣、金堂縣、簡陽市、資陽市的雁江區(qū)、安岳縣接壤。距離省會成都僅130公里.
面積:全縣幅員面積1424.5平方公里。
人口:總?cè)丝?6.86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78.88萬人。
交通:沱涪二江一東一西,國道318線、319線橫貫縣境,成渝高速公路緊鄰相連。而2009年底開工的成安渝高速公路和規(guī)劃中的樂至至洪雅高速公路將穿境而過。
地貌:地理條件獨具特色。境內(nèi)山脈系岷山臺地分支,自北而南分全縣為東西兩部,成為沱江、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
2024年1月,樂至縣被評定為2023年度四川省鄉(xiāng)村振興成效顯著縣(市、區(qū))。
2023年11月,入選四川省第三批鄉(xiāng)村水務(wù)示范縣名單。
2023年8月,入選全國智慧廣電鄉(xiāng)村工程試點縣。
2023年4月,樂至縣入選為四川省縣城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shè)試點名單(國家示范,農(nóng)產(chǎn)品主產(chǎn)區(qū)縣城)。
2022年8月,樂至縣被確定為國家知識產(chǎn)權(quán)強縣建設(shè)試點縣。
2022年4月,樂至縣被確定為四川省第三批城鄉(xiāng)社區(qū)治理試點單位。
2022年1月,樂至縣葡萄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園區(qū)被確定為2021年度四川省星級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園區(qū)。
2022年1月,樂至縣被決定為第一批四川省省級生態(tài)縣。
歷史沿革:
樂至未建縣前,歷為古蜀國、秦、漢、兩晉、南朝(宋齊梁陳)和北魏、西魏轄地。
北周建德四年(575)縣地置多業(yè)縣,隸普慈郡。
縣境至此始有縣置。
隋開皇三年(583)普慈郡廢,多業(yè)縣屬普州。
隋大業(yè)元年(605)省普州入資州,普慈縣隸資陽郡。
唐武德二年(619)普慈縣復(fù)隸普州。
唐武德三年(620)析普慈縣地置樂至縣。
唐貞觀元年(627)縣隨普州隸劍南道。
唐上元二年(675)隨普州隸劍南道東川。
唐天寶元年(7
區(qū)劃: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