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牛塘溝村 | 隸屬:水磨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513221105207 | 代碼前6位:513221 |
行政區(qū)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U |
長途區(qū)號:0837 | 郵政編碼:624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人口數(shù)量:約334人 |
地名由來:
因盤龍山下野牛塘,野牛下山常在此處洗澡;故而得名,故名。
基本介紹:
牛塘溝村位于水磨鎮(zhèn)西北部,距水磨鎮(zhèn)政府3公里,轄楠山包組、水井坪組、三組、四組、牛塘組、棕花嘴組6個村民小組,全村共98戶334人,其中低保戶4戶8人,五保戶1人,殘疾人7人;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戶28人,(其中2016年脫貧6戶24人),2018年計劃脫貧2戶4人。全村CD級危房改造8戶。該村已于2016年實現(xiàn)貧困村退出。
牛塘溝村與寨子坪村、老人村、白果坪村、馬家營村、盤龍溪村、鳳凰村、劉家溝村、水磨社區(qū)、郭家壩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后,為灌縣五區(qū)興仁鎮(zhèn)二保,保長李明德。
1955年,成立初級社,名為牛塘溝革委會。
1965年文化大革命改為繼紅大隊。
1976年,文化大革命后改為牛塘溝大隊。
1982年,改革開放后,就命名為牛塘溝村民委員會。
2020年,將黃家坪村與牛塘溝村(貧困村)合并,命名為牛塘溝村(貧困村),村委會駐地原牛塘溝村小學(xué)校(改造)。
周邊相關(guān):
牛塘溝村附近有汶川特別旅游區(qū)、大禹祭壇、汶川縣水墨藏寨水利風(fēng)景區(qū)、大禹農(nóng)莊、臥龍熊貓自然保護區(qū)、映秀地震遺址等旅游景點,有汶川甜櫻桃、三江黃牛、汶川羌繡、羌族刺繡、金裹銀、汶川銅羊等特產(chǎn),有汶川羌族碉樓營造技藝、汶川羌年、羌族羊皮鼓舞、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藝、卡斯達溫舞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水磨鎮(zhèn)·牛塘溝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