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象運村 | 隸屬:鯉南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350322104207 | 代碼前6位:350322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B |
長途區(qū)號:0594 | 郵政編碼:351100 |
城鄉(xiāng)分類: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象運村,即原名大運,后因境內(nèi)地形如象而改稱象運。
基本介紹:
象運村系莆田市仙游縣鯉南鎮(zhèn)第二行政大村,位于仙游縣城南郊1.8公里的西南部龍崗山麓,東與東山村交界,西與象林毗鄰,南與晉江縣雙合村接壤,北與平原村交界,村落面積4.15平方公里,由東向西之間東苦溪西龍華溪環(huán)抱全村流向木蘭溪匯入大海,全年氣溫適中基本無霜,年均溫度21℃,年降雨量1200mm左右。全村人口4226人,1079戶,轄13個自然村21個村民小組,本村主村道與三郊線聯(lián)接,村水泥道四通八達,交通便捷、路燈通明,公交車貫穿全村。
【歷史人文】象運古屬仁德里:象運始[祖是九牧九房蔇公十九世孫選公后裔、傳說某次歸途遇白馬前行至象運祠堂廳湮沒,默念白馬為吉祥之兆,乃登龍崗山聘目馳情,見高坡
文化旅游:
象運林壽國故居位于仙游縣鯉南鎮(zhèn)象運村下祠堂,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象運林壽國故居為仙游縣一般不可移動文物點。保護范圍:西至墻體向外延伸11米;建筑本體東邊向外延伸0.5米;南邊(
象運林氏祠堂位于仙游縣鯉南鎮(zhèn)象運村下祠堂,類別為古建筑。象運林氏祠堂為仙游縣一般不可移動文物點。保護范圍:西至墻體向外延伸7.5米,;建筑本體東、南、北各向外延伸0.8米。
象運龍盤宮位于仙游縣鯉南鎮(zhèn)象運村宮尾,類別為古建筑。象運龍盤宮為仙游縣一般不可移動文物點。保護范圍:西至墻體向外延伸5米;建筑本體東、南、北各向外延伸1米。
象運茅知至及夫人墓位于仙游縣鯉南鎮(zhèn)象運村茅垅山,類別為古墓葬。象運茅知至及夫人墓為仙游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墓四周各向外延伸0.5米。
歷史沿革:
于元朝后至元六年(1340),定基立村為象運,歸仙游縣西門外仁德里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屬龍華區(qū)管;1958年成立龍華公社象運生產(chǎn)大隊;1984年10月成立象運村村委會,2002年9月因區(qū)域調(diào)整,劃歸鯉南鎮(zhèn)管轄。
周邊相關:
象運村附近有仙游九鯉湖風景區(qū)、菜溪巖風景區(qū)、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海峽藝雕旅游城、百松村、龍紀寺等旅游景點,有興化米粉、興化桂圓、金沙薏米、度尾文旦柚、莆田荔枝、仙游鄭宅茶等特產(chǎn),有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藝、楓亭元宵游燈習俗、聚英書院“九蓮燈”、麟山宮皂隸舞、九鯉湖祈夢習俗、仙游青靛提煉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鯉南鎮(zhèn)·象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