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廟位于長沙縣榔梨鎮(zhèn),瀕臨瀏陽河,枕靠臨湘山,四周古木參天,風景十分優(yōu)美,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陶公廟建于梁天監(jiān)初年(公元502——519年)。有“六朝遺廟,千年名山”之稱。據史書記載,奉祀晉太尉陶侃之孫陶淡與其侄結廬臨湘山,后來叔侄偕隱于此。士民仰其清名盛德,故立此廟祀之。古廟由正殿,山門、戲樓、石級等組成。山門的中門門額懸有“臨湘山”一匾。山門兩側聯(lián)云:“山中宰相,陸地神仙”。這副對聯(lián)說的是:南朝陶弘景初仕齊,后入梁,隱居茅山,屢經禮聘不出。武帝時,國家每有大事,輒往咨詢,時人稱為“山中宰相”。晉人稱陶淵明為“陸地神仙”,因其忘懷得失而得名。此外,左右山門分別橫嵌“紫府”、“丹邱”門額,并嵌有“立德不朽,有仙則名”和“六朝遺廟,千年名山”的楹聯(lián)。據《長沙縣志》記載,陶公廟始建于南北朝梁天……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