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黄色成人,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丁香六月天婷婷,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成人在线第一页,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文物古跡介紹

上?偣孛苻k公機關遺址
  上海總工會秘密辦公機關遺址位于四平路122弄(原溧陽路965弄麥加里21號)。1925年9月25日,中共中央上海區(qū)委決定汪壽華、項英等4人組成上?偣h團,在此建立秘密辦公機關,領導工人運動。樓上是汪壽華、龍大道辦公室兼寢室,李立三、項英、林育南等經常來此研究工作。在上總領導下,從6月到8月,上海出現(xiàn)-高潮,-人數前后達20萬人。1926年9月后,上總在中共中央和上海區(qū)委領導下,參與組織工人武裝起義領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從-轉為武裝起義,總同盟-令在此發(fā)出。起義勝利后,上總遷入閘北湖州會館公開辦公!八摹ひ欢闭兒螅颂幵馄茐。1977年12月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因建軌道交通而拆。麥加里系新式里弄住宅,1923年由麥加利銀行投資建造,弄址在溧陽路965弄,……[詳細]
上海林風眠故居
  林風眠上海故居位于南昌路53號,這是他在大陸最后的居所。故居是一幢紅磚二層小樓,古舊殘破,方方正正,并沒有與眾不同的線條和色彩,林風眠在這里生活了25年。林風眠(1900—1991),現(xiàn)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中國現(xiàn)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之一。林風眠是“中西融合”這一藝術理想的倡導者、開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義以后的現(xiàn)代繪畫的營養(yǎng),與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藝術風格相結合,并融入了個人的人生經歷,他的繪畫思想對許多后輩畫家產生過極深遠的影響,所以有人稱其為“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林風眠19歲赴法勤工儉學。他先在法國蒂戎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后又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是享譽世界的繪畫大師,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導者和最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國美術教育的……[詳細]
上海李鴻章祠堂
  李公祠(李鴻章祠堂)隱身在百年名校復旦中學內,穿過學校的操場便望見了李公祠--一棟檐角飛翹的典型中式建筑。高聳的屋脊上雕塑著龍的圖案,還有“萬代公候”4個大字。門前是寬敞高大的廊檐,抬頭望去,只見4大塊金漆雕花拱板上,龍鳳呈祥、刀馬人物、喜鵲登梅、蒼松雄鷹等畫面栩栩如生,映襯得整個外廊金碧輝煌。建筑的南北兩面都是高大的花格木窗,通透明凈。室內地面鋪著蘇州出產的“金磚”,高大的柱子把人們的眼光自然引向穹頂。這幢建于清末的珍貴建筑70%的結構已經嚴重受損。整幢祠堂明顯傾斜,屋內的屋脊脫節(jié),木柱腐爛,搖搖欲墜。復旦中學在市文管委、區(qū)教育局等各方的支持和配合下,開始了為期7個月的全面而謹慎的“大手術”,一磚一瓦、里里外外的雕花、梁柱等,無不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古樸風格,領略到近代工匠精湛的手工技藝。據悉……[詳細]
安亭菩提寺
  菩提禪寺始建于三國東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為孫權之母吳國太所敕建,原址位于今安亭中學內,為上海市最早的佛寺之一。寺建成后,入寺進香朝拜的信眾紛至沓來,香客盈門,附近散居的鄉(xiāng)民也日益云集,于是村落變成了市鎮(zhèn),故有“先有菩提寺,后有安亭鎮(zhèn)”之稱。梁天監(jiān)二年改建,到五代十國后唐清泰年間徐承藝,李彥瓊發(fā)起重建,宋朝寺僧慧才又加重建,宋朝開寶年間宋大宗賜予匾額一塊高掛于寺門前。明萬歷20年(1592年)菩提寺年久失修,杭州武陵僧人海月過而見之,感到極為悲痛,泣涕如雨。他發(fā)誓修復菩提寺。海月讓鐵匠鑄了一把100多斤重的鐵鎖鏈,鎖在自己的頸上,把鑰匙投入寺中古井,向眾人明誓,若不修復菩提寺,決不取下鐵鎖鏈。此后三年,他赤著腳不顧嚴寒酷暑,身負百來斤的鐵鎖鏈云游各地勸募,見者深為感動,無不慷慨解囊。經……[詳細]
五卅運動初期的上?偣z址
  寶山路403弄2號(原寶山里2號),1925年6月曾是五卅運動初期上?偣诘亍Tㄖ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被日本侵略者炸毀。1980年8月,該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級紀念地。現(xiàn)為公共服務設施。1925年五卅慘案發(fā)生的當晚,中共中央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進一步擴大反帝運動,發(fā)動-罷工、罷市、-。31日晚,上海總工會籌備會在閘北虬江路46號廣東會館禮堂召開各工會聯(lián)席會議,決定正式成立上?偣,并決定將上?偣䴔C關會址設在閘北寶山路寶山里2號。6月1日早上,上?偣趯毶嚼2號掛牌公開辦公。上?偣皩ν庖苑纯沟蹏髁x,對內以擁護國權為宗旨”,是上!20萬罷工工人之總樞”。鄧中夏在《中國職工運動簡史》中寫道:“于是光芒萬丈的明星——上?偣阌诋斖沓霈F(xiàn)了!鄙稀[詳細]
146、浙江路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浙江路橋
  浙江路橋俗稱老垃圾橋,位于中國上海市區(qū)蘇州河上,南接黃浦區(qū)浙江中路,北連閘北區(qū)浙江北路,是我國現(xiàn)在僅存的幾座魚腹式簡支梁鋼桁架的老橋之一,更是一座國寶級的橋梁,2014年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光緒三十二年十月(1906年),工部局又拆去木橋,改建成魚腹式簡支梁鋼桁架橋梁,下部結構為木樁基礎重力式橋臺,新橋長59.74米,寬13.9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橋上鋪設單軌,通行英電5路、6路有軌電車。民國13年(1924年),為使能夠雙向通行有軌電車,將單軌改為--,同時橋面由木板改為水泥混凝土橋面,人行道改鋪預制水泥混凝土板,民國35年(1946年),進行油漆養(yǎng)護。1954年,加寬橋臺。1955年,加固橫梁。1965年,橋體修理加固。1974年,加高橋臺,升高橋面;拆除有軌……[詳細]
147、上海書城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書城
  上海書城位于具有百年歷史的福州路文化街,是上海十大文化標志性建筑之一。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書城總建筑面積39830余平方米,營業(yè)面積10000余平方米,共設生活休閑館、文學史地館、人文教育館、文化教育館、科學技術館、視聽音像館、藝術珍藏館七個展館,經營圖書、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等30余萬種。每年,上海書城接待讀者近500萬人次,其中青少年讀者近150萬人次。書城三樓設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專架;書城六樓設有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專架、兒童天地;書城七樓還專門設有演講廳、報告廳,作為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的場所,定期舉辦各類學術報告會、知識講座及作家現(xiàn)場交流等活動。上海書城堅持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利用一樓玻璃櫥窗進行主題宣傳,營造濃郁的文化教育……[詳細]
虹橋路2310號住宅
  虹橋路2310號住宅為“羅別根花園”是一幢經典的英國鄉(xiāng)村別墅,二層磚木混合結構。1930年沙遜洋行以大中實業(yè)公司的名義購置,于1932年建成。建造者沙遜是英籍猶太人,是到上海最早的外國冒險家,20世紀30年代被稱為上海地產大王.羅別根花園曾經是沙遜的私人別墅,墅建筑面積930平方米,屬于英國鄉(xiāng)村風格的尖頂花園別墅。虹橋路2409號住宅與建造在同一條路上的“伊扶司花園”(又名沙遜別墅),是姐妹花園別墅,均為維克多·沙遜故居。據說沙遜在虹橋路2409號的“伊甸園”沙遜別墅(龍柏飯店一號樓)與高爾夫球場相鄰,主要用于招待客人,而羅別根花園才是沙遜自用的花園別墅,是真正的沙遜花園。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fā),中國軍隊曾在羅別根花園駐軍。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軍進駐租界,沙遜全部財產為日偽所有……[詳細]
彭湃烈士在滬革命活動地點舊址
  彭湃烈士在滬革命活動地點舊址位于新閘路613弄12號(原新閘路經遠里1015號),是一幢磚木結構坐北朝南的老式石庫門里弄住宅建筑。彭湃(1896~1929),中國共產黨早期的農-動領袖。民國17年(1928年)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同年11月,彭湃經汕頭赴港轉滬,擔任中央農-動委員會書記,兼中央軍委委員。民國18年2月,中央決定改組江蘇省委,調彭湃兼任省委常委、省委軍委書記。省委軍委即租用公共租界西區(qū)新閘路經遠里內一幢石庫門房屋的二樓作為機關,經常在這里召開省委軍委會議,由當時省委軍委秘書白鑫夫婦住在這里。8月24日下午,彭湃在經遠里召開省委軍委會議,由于白鑫叛變告密,租界武裝巡捕和公安局的中國包探,包圍了經遠里,彭湃不幸被捕。同時被捕的還有中共中央……[詳細]
150、五龍禪寺
五龍禪寺
  五龍禪寺原名五龍廟,在上海市金山區(qū)金張公路,緊傍五龍港。廟里供奉宋朝武將施鍔(字伯成、封號靖江王鎮(zhèn)海侯)。五龍廟創(chuàng)建年代不祥。據《金山縣志》記載:“五龍廟乃為祭祀宋朝施伯成而建”。從院內一棵銀杏樹分析,樹齡在460年左右,南首還有一棵銀杏樹,樹齡150年左右,可見建廟年代當在明代嘉靖年間。清朝同治、光緒年代重修。原五龍廟墻旁有石碑兩塊,一為道光十五年(1835年)立,一為同治年間立,均系“禁地丐糾眾強討”事,后被毀壞。每年農歷八月初八施老爺生日,五龍廟舉行廟會,俗稱“老爺出會”。廟會之日,將裝扮一新的施老爺像從廟里請出,巡游各處,家家戶戶供奉香燭、糕點、祭品。還愿者接踵陪隨,用硬牌“肅靜”、“回避”、幢幡等,明鑼開道,彩旗招展,鑼鼓喧天。仙樂班(即清音班)、提香爐、娘娘隨從等,組成一支上百人……[詳細]
寶山烈士陵園
  位于區(qū)陸境東部,友誼街道境內,寶楊路友誼支路交叉口。占地1.6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62平方米。1956年3月始建。當時為石牌坊式公墓大門,上題“寶山縣烈士公墓”。兩側刻有青“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主塔高10.20米,塔上有上海市第一任市長陳毅親筆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底座正面嵌有銅質的“解放軍渡江紀念章”浮雕。1976年墓地等建筑物進行改建。擴建后大門分東、西進出口,正門中央為鎦金“寶山烈士墓”5個大字。東門內右首為墓地辦公樓、烈士紀念館,西門內左首為職工生活區(qū)。大門內有條筆直通道,兩排松柏挺立于兩側。主塔改建成15米高,頂端有顆紅五角星,塔后有一幅長25米“百萬雄師下江南”渡江紀念浮雕照壁。塔前為廣場,兩側潔白墻體上鏤刻陳毅元帥名詩:“壯哉身殉國,遺愛萬人懷,新生千百萬,浩蕩慰忠魂![詳細]
152、玉佛禪寺
玉佛禪寺
  玉佛禪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區(qū)的安遠路、江寧路口。原址在江灣鎮(zhèn),清光緒八年(1882年),普陀山慧根法師經五臺,歷峨眉,入西藏,到印度,禮佛后過緬甸,在當地華僑的贊助下,開山取玉,雕琢了五尊玉佛,并攜返普陀山。玉佛禪寺不僅是滬上名剎,也是聞名于海內外的佛教寺院,作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點之一,它雖地處繁華的市區(qū),卻又鬧中取靜,被喻為鬧市中的一片凈土,玉佛禪寺創(chuàng)始至今已有120年的歷史,前后有十一任住持。首任住持慧根法師于清光緒八年(1882)從緬甸請回大小玉佛5尊,留下兩尊供滬上信眾瞻禮。先在上海張華浜建茅蓬,后于滬郊江灣車站附近建寺,供奉玉佛;鄹◣焾A寂后,有本照、-法師先后繼任住持。-法師圓寂后,有可成法師繼任住持。他于1918年起,在檳榔路(今安遠路)建新寺,10年方成,即今天的玉佛禪寺南院所……[詳細]
上海院士風采館
  上海院士風采館是全國首家以集中展示兩院院士風采為主題的專門展館。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為院士館題詞“弘揚愛國精神,登攀科技高峰”。原中國工程院院長-為院士館題寫?zhàn)^名。上海院士風采館風格莊重、精致、典雅,整個建筑猶如一本翻開的書,由著名視覺藝術大師陳逸飛先生設計。全館展示面積達2000平方米,以翔實豐富的展品為載體,融合了多媒體展示方式,全面豐富地展示了在上海工作、生活的220余位院士的科學人生及其科研成就。展館劃分為序廳、“奮斗與輝煌”、“夢想與追求”、“使命與榮耀”、“開拓與創(chuàng)新”、尾廳六個部分、四大展區(qū),輔以報告廳、會議室、貴賓室等設施,是院士與市民接觸、交流的平臺,是弘揚愛國精神、傳承科技薪火、展示“人才強國戰(zhàn)略和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示范基地。上海院士風采館先后被授予……[詳細]
154、金鰲山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鰲山
  位于上海侯家鎮(zhèn)鰲山村,與壽安寺比鄰而居。既有古剎之神韻,又有園林之秀麗,堪為崇明休閑之勝地。走近山門,就見明清特色的門樓上周谷城題“金鰲山”幾個蒼勁的大字,下面則是明清人物風情圖,頗有古意。沿著壽安寺西墻根往里走,就來到了金鰲山最著名的景點鎮(zhèn)海塔,據介紹,鎮(zhèn)海塔始建于光緒19年(1893年)。由本縣大戶捐建,位于康熙七年(1668年)所筑的金鰲山之高峰,這里原有觀音閣,后改為滄海閣,清乾隆時為“鰲山八景”之一的“鰲峰遠眺”,此塔于1986年重建。塔內有九層,順木梯拾級而上,發(fā)現(xiàn)每層供奉著六尊小菩薩。越往上空間越小,最后僅夠一人容身。登至塔頂,極目遠眺,遠近萬象盡收眼底。天氣極晴好時,你甚至可以遙望見海灘,這大約就是“鰲峰遠眺”的由來吧。金鰲山也頗具江南園林之韻,清遠堂,觀音閣、翰墨林、醉花軒……[詳細]
上?偣谒霓k事處舊址
  1924年9月成立的滬西工友俱樂部,為避開帝國主義的破壞,于1925年2月從租界區(qū)檳榔路(今安遠路)德昌里遷址到蘇州河北華界潭子灣三德里。共產黨通過俱樂部組織領導滬西、滬東日商紗廠二月-取得了勝利,迫使日本資本家第一次與工人簽訂了“不準打工人,準許建立工會”等條款的協(xié)議。同年5月,顧正紅被日本大班-殺,滬西工友俱樂部組織日商紗廠工人-,-日本資本家的暴行,同時派出工人代表控訴日本資本家剝削、壓迫中國工人的罪行。5月24日,滬西工友俱樂部主任孫良惠主持召開上海各界萬人追悼顧正紅烈士大會。顧正紅的犧牲和全市的聲討大會,成為5月30日爆發(fā)的“五卅”反帝-的導火線。上?偣烟蹲訛车脑瓬鞴び丫銟凡扛拿麨樯峡偟谒霓k事處,主任劉華,副主任陶靜軒,領導滬西工人參加五卅-,潭子灣成了上海工人反帝-的主要……[詳細]
上海解放紀念館
  上海解放紀念館位于寶山烈士陵園內東側,館名由-上將題寫,于2006年5月26日正式開放。展館面積約1500平方米,由序廳、主展廳和大型多媒體主題情景劇場組成。展館陳列以上海戰(zhàn)役實施“鉗擊吳淞、解放上!钡膽(zhàn)役決策為主線,重點展示解放軍將國民黨守軍主力吸引到郊區(qū)并將其殲滅,從而保全上海市區(qū)的主要史跡。序廳由解放軍鉗形攻勢、沖鋒前進的裝置藝術場景,主題雕塑和功勛柱三大藝術形象組成,寓意解放軍前仆后繼、浴血奮戰(zhàn),取得上海戰(zhàn)役的偉大勝利,廣大人民將永遠銘記這一歷史。主展廳除有近200幅圖片和100余件實物外,還有用聲光電先進技術制作的動態(tài)-,再現(xiàn)戰(zhàn)斗場面的場景復原,多媒體幻影成像和影視短片,國民黨軍防御工事碉堡及深水壕溝的復原場景,以及描繪解放軍指戰(zhàn)員英勇形象的油畫、雕塑等藝術作品。“鉗擊吳淞、解放……[詳細]
157、姚光故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姚光故居
  姚光故居位于張堰鎮(zhèn)新華路139號,姚光故居建于清光緒十七年(1891)以前,是典型的清末民國初年建筑風格,為一條中軸線左右對稱的院落布局。故居是南社第二任主任姚光的故居,也是當時南社人士通訊聯(lián)絡及會晤交流的場所。無論是在建筑的歷史、藝術方面,還是作為南社重要成員姚光活動足跡的歷史記錄方面,姚光故居都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姚光(1891~1945),一名后超,字鳳石,號石子,又號復廬。張堰人,為高燮之甥。7歲入私塾,11歲即能文,15歲入秦山實枚學堂,17歲(1907年)入上海震旦學校,未數月即因大病輟學,遂鄉(xiāng)居自學。讀書、藏書、著書。幾乎每年都有所作,至老不衰。每有所作,輒就正于其舅,故他與高燮兼具師生之誼,感情特深。姚光故居是江南大戶人家,從前埭到后院共四進,4幢5開間二層樓,另加廂房及平房……[詳細]
上海大學遺址
  上海大學遺址位于青云路309號—317弄處。上海大學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合作創(chuàng)辦的培養(yǎng)革命干部的一所高等院校。1922年10月,原私立上海東南師范?茖W校發(fā)生-,進步學生決議更名為“上海大學”,力邀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出任校長,中共黨員邵力子出任副校長,擇靜安(原閘北)青云里(今青云路309號—317弄處)為最初的校舍。上海大學創(chuàng)辦時,正值國共兩黨醞釀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一大批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的理論家和社會活動家,如瞿秋白、鄧中夏、蔡和森、陳望道、惲代英、蕭楚女、張?zhí)椎认群笤诖巳温毴谓。他們嘔心瀝血,銳意改革校務,使之成為一所新穎的革命大學。上海大學校址曾歷經多次搬遷,1924年2月,校舍遷西摩路132號和同路時應里522~526號,同年6月被公共租界當局查封。同年秋,學校又遷原閘北青云……[詳細]
滬江大學歷史建筑建筑群--思晏堂
  思晏堂是1906年8月,校董事會在莫干山會議上議決先筑的一幢樓、外國教員住宅四所、兩層八間之中國式房二所、膳廳一所。1907年春,開始建造校園建筑,由于所購灘地低洼,土質松軟,漲潮時常被淹沒費時八個月打好思晏堂(YatesHall)的地基。是年,北堂(NorthHall)先建成。同年9月,四川北路神學院移入新建之北堂。1908年1月21日,美南浸信會主席和美國南北浸會第一屆聯(lián)席主席E.W.斯蒂芬斯(E.W.Stephens)為思晏堂(YatesHall)奠基。1909年2月10日,大學開學,滬江大學第一座大建筑物思晏堂(YatesHall)啟用。建筑費墨洋4萬元,合2.13萬美元(以下均按當年匯率折算為美元)。堂名思晏,取紀念浸會最初來華的傳教士晏馬太氏(MatthewT.Yates)之意![詳細]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1950年4月,在當年淞滬警備司令部的刑場之一,今龍華路2501弄1號,經鎮(zhèn)民提供的線索,挖掘出18具完整的遺骸和數具頭骨、身骨及肢骨不全的遺骸。有些骨殖上還套著-、腳鐐。同時,還挖出一些銅元和銀角子等烈士遺物。其中有一件尚未腐爛的毛線背心,經多方辨認,認定是“左聯(lián)”五作家之一馮鏗的遺物,從而確認所挖出的是二十四烈士的遺骸。遺骸、遺物分分別安葬和陳列在上海烈士陵園。今已確知姓名的烈士為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實、柔石、胡也頻、殷夫、馮鏗(女)、龍大道、羅石冰、歐陽立安、惲雨棠、李文(女)、伍仲文(女)、王青士、蔡博真、段楠(阿剛)、彭硯耕、費達夫、劉爭、賀治平、湯士倫、湯士佺、李云卿。1981年,上海烈士陵園將二十四烈士殉難處辟為紀念地,占地4畝,同年樹立“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