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玉泉寺景區(qū)位于泰山北麓。玉泉寺由北魏僧意所創(chuàng)建,金代又有僧善寧重建,元代僧普謹增建七佛閣,后屢興屢廢。今遺址內(nèi)存碑碣10塊,周圍有千年古栗樹20余株。形成了以玉泉寺為中心,以佛教、民俗文化為主題的人文景觀,被稱為岱陰佛域。玉泉寺該寺名稱繁多,因南有谷山、東有玉泉,故名谷山寺、玉泉寺,亦名谷山玉泉寺,俗又稱佛爺寺。它位于岱頂北,直線距離6.3公里,山徑盤旋20余公里。南北朝時由北魏高僧意師創(chuàng)建,后屢建屢廢,1993年在舊址上重建大雄寶殿及院墻。大雄寶殿建于層層高臺之上,抬頭方瞻。殿內(nèi)祀釋迦牟尼和十八羅漢泥塑像。寺院內(nèi)有唐植銀杏三株,參天蔽日。樹下有元代杜仁杰撰、嚴忠范書《重修谷山寺記》碑及明代《田園記》碑。環(huán)望院內(nèi),大殿高聳,古樹挺拔,碑碣肅立,一派古剎風貌。寺后山崗有一古松,樹冠如棚,蔽……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