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成井鹽作坊遺址四川自貢市被譽稱“天府鹽都”,在古代鹽業(yè)發(fā)展史上,它譜寫過光輝篇章。它那聳入藍天的采鹵天車,是歷代蜀南人民勤勞、勇敢和富于開拓精神的標志;它在鹽業(yè)科技上的探索與創(chuàng)造性的巨大成就,為古代文明作出了貢獻。據了解,自貢兩千多年的井鹽生產歷史上,共開鑿了13000多口鹽井,在19世紀到20世紀井鹽生產鼎盛時期,自貢到處天車林立,霧氣蒸騰,場面蔚為壯觀。20世紀50年代,自貢地區(qū)保存完整的鹽井有1000多口,天車也有近千座。天車是將地底深處鹽鹵采汲上來的提鹵工具,每一口鹽井都有一座天車,可算井鹽文化最典型的象征。天車系一種木制井架,聳立井口用于采鹵、治井、淘井。據史料記載,自貢最早的天車可以追溯到東漢年間。最初天車是獨腳的,以后發(fā)展成兩腳、三腳,天車形制構造的改變,與鹽井的深度、井徑、……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