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古城”位于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qū),位于長江和青弋江的交匯處,處長江以東、青弋江以北。公元前109年,始設蕪湖縣,“蕪湖古城”的雛形初顯,直至明清時期,“蕪湖古城”因戰(zhàn)火又屢遭焚毀,多次原址重建。經過四年的封閉改造,蕪湖古城于2020年12月31日重新對外開放。蕪湖早在公元前109年就已設縣。直到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為拱衛(wèi)都城建鄴(今南京)的安全,孫權于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將蕪湖城遷至縣內的雞毛山一帶,這也是蕪湖作為“城”的最早年代,也是“蕪湖古城”的雛形。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5年),蕪湖建造了宋城。自宋以后,元、明、清至民國700余年,“蕪湖古城”因戰(zhàn)火又屢遭焚毀,多次原址重建。明神宗萬歷三年(公元1575年)重新建造了“蕪湖古城”。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在明代城基上重修,劃長街于城外。至光緒二年,蕪湖辟為通商口岸,將殘破的城垣拓為環(huán)城馬路。城內主要由花街、南正街、薪市街、儒林街和肖家巷等歷史街區(qū)構成,街兩旁店鋪林立,多為兩層磚木結構的樓房,呈徽派民居……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