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黄色成人,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丁香六月天婷婷,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成人在线第一页,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寧德市 > 古田縣旅游

古田縣旅游景點介紹

21、鶴塘橋渠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鶴塘橋渠位于鶴塘鎮(zhèn)鶴塘村村頭主街道中,建于70年代未,當時是由鶴塘村全村村民出義務工用時2年完成。南北走向,橋渠全長118.8米,由378塊條石鋪砌而成,橋渠面寬3米,渠內(nèi)寬1米,深1米,橋面離地面21米,拱距33米,拱高7米。橋渠兩邊有54個石制的護欄,每個護欄長2.2米,高0.97米。橋渠主要是當?shù)卮迕裼脕砉喔绒r(nóng)田使用,也可供人行走![詳細]
羅峰摩崖石刻群
  羅峰摩崖石刻群位于城西街道辦事處羅峰村村北1公里良坑溪尾,多為清乾隆至道光年間(1736~1850年)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寶。共有石刻13處,構(gòu)成了一座小碑林,占地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既有題詞石刻,如“!、“森然”、“仙嶠浮空”等,也有題詩石刻,如“水流曲澗成三峽,竹綠松青結(jié)數(shù)林,半幅羅云封洞口,一輪璧月漾波心”等。此石刻不僅描繪了羅峰村附近的綺麗風光,而且展示了先人的書法精華,有一定的考古研究價值和觀摩欣賞價值。2018年12月公布為古田縣第八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靈龜福源橋位于古田縣鶴塘鎮(zhèn)靈龜村村東400米,據(jù)民國38年《鳳山胡氏宗譜》記載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福源橋四墩三孔,橋身長23.8米,寬2.6米,離水高度5米。橋墩船形構(gòu)造,采用疊澀法施工,邊角卷殺成弧形,層層疊澀而出。橋面由12根巨大條石橫跨連接,橋面上鐫刻著部分信士捐捨石梁為翁婆生界記錄,還有一些崇壽院和尚化緣建橋和重修記載。2018年12月公布為古田縣第八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杉洋利洋石拱廊橋位于杉洋鎮(zhèn)利洋村東南1公里處。始建年代不詳,清光緒元年(1875)六月重修。東南西北走向,單拱石拱廊屋橋,占地面積228平方米。橋身長30米,橋?qū)?.6米,拱跨3.6米,矢高2.1米。橋面用毛石鋪就,橋屋面闊七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木構(gòu)架,歇山頂,兩端加雨坡。橋上供有2座神龕,東北橋頭立有2通墓道碑。中間梁上有“光緒元年六月初十重修”題記。該橋?qū)ρ芯磕竟皹蛄航ㄖ皩Ξ數(shù)孛袼孜幕难芯坑兄欢ǖ膬r值。2018年12月公布為古田縣第八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5、聯(lián)珠祠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聯(lián)珠祠
  聯(lián)珠祠位于古田縣杉洋鎮(zhèn)杉洋村,年代為清。簡介: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為紀念清嘉慶年間臺灣掛印總兵林承昌和清道光年間抗英英雄林朝聘父子而建。坐西北向東南,由門樓、中堂、正堂和右側(cè)家塾等組成,占地面積1906平方米。正堂面闊五間,進深七柱,抬梁、穿斗構(gòu)架,硬山頂。家塾由大門、中堂、文昌閣等組成。2013年,聯(lián)珠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祠前側(cè)外延20米,后側(cè)外延10米,左、右側(cè)各外延5米![詳細]
26、林耀華故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林耀華故居
  林耀華故居位于古田縣黃田鎮(zhèn)鳳亭村,年代為民國。簡介:建于民國四年(1915),坐北朝南,占地面積703平方米,由前院門墻、前院埕、門廊、前天井及兩側(cè)雙層的子院(帶側(cè)天井)、主厝、后天井組成。主厝面闊五間,兩側(cè)設(shè)墻弄,墻弄外山墻為跌落式夯土墻。林耀華(1910-2000)是我國著名的民族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和民族教育家,他于1944年寫成的社會學名著《金翼》一書,即是對其故居及故居所在黃村社會歷史的生動記述。2018年,林耀華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圓瑛法師故居
  圓瑛法師故居位于古田縣平湖鎮(zhèn)端上村,年代為清、民國。簡介:由故居、私塾、學堂組成。故居為圓瑛法師出生和少年-的地方,私塾是法師幼年求學的地方,學堂則是法師為家鄉(xiāng)募捐興辦。故居始建于明崇禎年間(1628-1644),現(xiàn)存為清代建筑,兩層,坐北朝南,面闊五間,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穿斗式木構(gòu)架,懸山頂。私塾為二進院落,占地360平方米,由門廊、前天井及兩側(cè)雙層的子院(帶側(cè)天井)、主厝、后天井及兩側(cè)雙層披屋、后厝組成,建筑均為二層,主厝面闊三間,雙層,兩側(cè)做跌落式山墻。學堂是圓瑛于1940年代為家鄉(xiāng)募捐興辦,為上下二層土木結(jié)構(gòu),夯土墻體,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內(nèi)部面闊七間,進深三間,三角桁架結(jié)構(gòu),四坡屋面。圓瑛法師是民國時期及新中國佛教協(xié)會的主要領(lǐng)導人。2018年,圓瑛法師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詳細]
28、平湖回龍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湖回龍寺
  平湖回龍寺,據(jù)《古田縣志·名勝志》(民國版)記載:“回龍寺在十八都下墩里清同治間建!逼駥⒔200年歷史。該寺占地面積計8畝(約480平方丈),地處平湖鎮(zhèn)新舫村西南,離平湖鎮(zhèn)新開發(fā)區(qū)僅1里左右。早年,這里依山傍水,建有正殿一座,巍峨寬敞,寺后三面青山古木參天,林蔭蔽日,寺前綠水回縈,潺潺流淌,環(huán)境清幽,深邃寧靜,曾是僧侶參禪修道,前清秀才生員潛心求學,信士進香禮佛勝地,香火歷久不衰,故被收入縣志記載篇內(nèi)。抗日戰(zhàn)爭時期,閩東北人民游擊隊,也曾在這里過路駐足。百年來,經(jīng)過多次重修,不斷擴充,該寺先后續(xù)建有觀音樓、彌勒廳、大廳、僧房、香客宿舍、廚房、衛(wèi)生間各一,建筑面積共623平方米。寺內(nèi)佛祖、觀音、彌勒、十八羅漢金身璀璨,一切設(shè)備較為齊全,可供數(shù)百人同時進香、會餐。目前,由釋印銓法師住寺主持,……[詳細]
29、鳳亭村
鳳亭村
  一本書和一座房說起林耀華,或許你會聽到中國著名的民族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和民族教育家,是與費孝通齊名的一代宗師、學界泰斗等等稱謂,但在眾多的身份和光環(huán)背后,他的另一個身份卻鮮為人知———“古田的兒子”。古田縣鳳亭村是世界著名的人類學、民族學專家林耀華的故鄉(xiāng),這個村莊因為林耀華先生的名著《金翼》而被世界人類學學術(shù)界所熟知,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影響。而后,古田成立了林耀華研究會,并且組織修繕林耀華故居。去年10月,林耀華故居——金翼之家落成。作為一座鄉(xiāng)村故居博物館,這個具有我國南方富裕農(nóng)家典型建筑風格,坐擁六扇三進階梯形、二弄三層帶有炮臺的建筑物,重現(xiàn)了《金翼》書中的時代畫卷。走進金翼之家,氣勢恢宏的石牌坊、古色古味的屋檐和墻帽,青石鋪地的廳堂和天井,雕刻精致的門窗,還有林林總總、古風古……[詳細]
30、白溪草場
白溪草場
  古田白溪天然草場位于距離杉洋鎮(zhèn)10公里外的白溪村畔,海拔1000米,總面積2.4萬多畝。這里重巒疊嶂、風光旖妮,芳草連天景色秀麗。登上山崗舉目望去,群山起伏,云霧繚繞,田野、溪流、山巖、人工湖,匯成了一幅幅南國風光的秀麗佳景。在草場上抬頭遠眺,萬畝草場壯觀景色,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有“南國草原”之美譽,它以優(yōu)美獨特的自然景觀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旅游和攝影愛好者觀光采風。每年4-5月正是古田縣杉洋鎮(zhèn)白溪草場上千畝杜鵑花盛開的時節(jié),登上那郁郁蔥蔥的草場,會看到火紅火紅的杜鵑花在青山綠樹之間云蒸霞蔚,一團團一簇簇,開得那么熱烈,那么絢麗。所屬類型:露營最佳季節(jié):夏/秋特色標簽:山野/草原/鄉(xiāng)村營地設(shè)施:衛(wèi)生間/常年水源交通位置:自駕可導航“古田縣白溪村”,抵達白溪村后徒步一段路上山便可到達白溪草場……[詳細]
31、古田臨水宮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田臨水宮
  時代:明至清地址: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大橋鎮(zhèn)中村,距縣城39公里。臨水宮是一座風格別致的仿唐代宮殿建筑,始建于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后經(jīng)元明清歷代重修擴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分布國內(nèi)外各地臨水宮的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已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水宮是祀典道教女神,海內(nèi)外公認的“順天圣母”陳靖姑的宮殿。臨水宮依山建筑,紅墻綠瓦,參差錯落,氣勢恢宏;與周圍層巒疊嶂遙相映照,更加雄偉壯觀。全宮占地2000多平方米,土木結(jié)構(gòu)。正門嵌有“敕賜臨水宮”匾額,山墻上有雙龍戲珠,虎子嘗泉等浮雕。宮內(nèi)分前后左右四分殿:前殿南墻設(shè)兩重儀門,越數(shù)級臺階達大院,院內(nèi)存有古戲臺、鐘鼓樓、拜亭和正廳,以精雕細刻的廊柱、雕梁、畫棟、斗拱扶搖而上,形成大小藻井。正廳中間供奉著相傳以……[詳細]
32、獅巖
獅巖
  巖有一洞,可容數(shù)十人,洞內(nèi)涌道縱橫、石柱筆立、鐘乳懸垂,泉露滴敞。獅巖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巖前鎮(zhèn),屬石灰?guī)r溶洞地貌,因形似獅子而得名。古稱南安巖,曾列入中國名勝詞典。登獅巖,進到洞口,便是古佛殿,正中供奉三尊定先古佛。巖壁上刻有北宋丞相李綱所題的“靈洞水清仙可仿、南安木古佛洞居”。古佛殿后有一曲徑經(jīng)過“通天第一洞”,此地涼風襲人,洞內(nèi)有許多大自然造化的石獅、石象、石猴、石龜?shù),巖頂上刻有“人世篷壺”四字,相傳是乾隆皇帝所題。獅巖前方有一個天然泉水湖,名字叫“蛟湖”,清澈如鏡,“蛟潭涌月”是這里有名的夜景![詳細]
古田公園
  位于詩巫武杰立麻,由詩巫市議會與砂拉越古田公會聯(lián)合承建的古田公園,占地三依甲,環(huán)境優(yōu)美,自從兩個月前落成啟用后,不但成為市民晨運或散步的好去處,也為詩巫增添一個新的旅游景點。   公園內(nèi)擁有一個長滿荷花的人工湖,周邊草地共建了五個亭子,包括大小亭子各兩個及一座主題亭子。主題亭子取名“思源亭”,亭內(nèi)刻有中國福建古田杰出宋朝理學大師朱熹手跡“忠孝廉節(jié)”四個大字。   吉祥塔是園內(nèi)的另一個主要建筑,據(jù)說該塔是臨摹福建古田具有百多年歷史的吉祥塔而建造的,其大小尺寸和外型設(shè)計和古田吉祥塔一模一樣。   此外,公園中還豎立一座“古田無名墾荒紀念碑”,以紀念無名氏先賢對詩巫早期墾場所作出的貢獻。   公園中大樹下除了建造50張石椅子,以供游客閑坐之外,還放置石蘑菇、石竹筍、石桃、石柿子等古田特產(chǎn)。   在……[詳細]
杉洋李氏宗祠
  杉洋李氏宗祠是座古今賢杰眾文物內(nèi)涵豐富,保護完好的祠堂。它坐落在古田縣杉洋鎮(zhèn)西南鳳林山麓下,始建于唐天祐二年(905年)(如圖),是古田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杉洋李氏宗祠枕西北面東南,祠后層巒疊翠,祠前秀水回漩。祠為宮殿式建筑,三座透后,高闊敞亮,宏偉壯觀,總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三向圍以風火墻,前為檐牙風雨墻。祠埕立有32副旗桿碣,埕右下方豎著7根高7米的圓形或方形的石柱,酷似華表,為歷代科試登第碑刻者所獻,至今保護完好,堪稱一絕。祠正門兩側(cè)石鼓一對,大門上有匾額“李氏宗祠”。門聯(lián)“爼豆千秋垂廟貌,簪纓萬世仰宗風”乃民國福建省省長兼督軍李厚基撰書。祠為木結(jié)構(gòu),歇山頂。祠面檐牙風雨墻,皆為泥塑花鳥草木裝飾。進入祠門,是走廊和天井,走廊橫檻雕梁畫棟,兩側(cè)油柱漆戶;天井培植盆花,左有百年丹桂,……[詳細]
杉洋蟬林祠
  蟬林祠首建于宋景德四年(1007年),歷經(jīng)元至大年、明正統(tǒng)二年、清咸豐二年重建,前后已歷經(jīng)千年,是該縣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以來雖經(jīng)多次修繕,但因財力不足,祠內(nèi)殘破不堪。去年初,杉洋余氏家族由余蘭山牽頭,以改革發(fā)展態(tài)勢,引進外資150萬元,全面修繕該祠,重建蟬林祠文物館,充袍了從唐代到清代的瓷器、名人字畫,在祠旁修建了賓館、會議廳、游泳池、小靈通接收臺。山上山下修建了下馬亭、觀景亭、噴泉、祠后還修通千級石階直上獅巖山自然景區(qū)。從杉洋村通往蟬林祠的途中還豎立起路標宣傳牌,下馬亭至蟬林祠還飾以華燈。同時還引來水質(zhì)達礦泉水標準的清水,使得祠下800畝拋荒10多年的望天田變成良田;通過墾復,獅巖山千畝生態(tài)林得到保護。修繕一新的蟬林祠引來了縣內(nèi)外旅客! ∮捎讵{巖山自然景色絕佳,蟬林祠文化底蘊深厚,……[詳細]
36、幽巖寺
幽巖寺
  幽巖寺位于鶴塘鎮(zhèn)北五里雷鋒山下,距鎮(zhèn)區(qū)公3公里,始建于五代后晉天福五年(公元946年)幽州僧法寶建。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兵毀。二十三年僧幼海重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再建。現(xiàn)建筑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僧元積所建。門題“巖際境皆幽、云窺色相;山門燈不息,月照禪心!贝笮蹖毜顣禋v史名人聯(lián)名句:“月在上方書品靜(張說)”心持半偈萬緣空(郎士元)等寺內(nèi)原有兩座石塔,今存一座,宋元豐年(1080年)建,慶元六年(1200年)倒塌,嘉泰六年(1206年)重建。高約13米,塔基周長16米,八角九層,頂置小九層石剎。每層八面浮雕坐佛,須彌座每角刻力士。束腰壺門浮雕戲獅。形象生動。是古代勞動人民高度智慧和藝技的結(jié)晶。1991年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幽巖寺內(nèi)建于北宋元年的石塔,高13米……[詳細]
“孝友無雙”木牌坊
  “孝友無雙”木牌坊位于鶴塘鎮(zhèn)區(qū)中心位置,為節(jié)女黃九姑而立,建于明歷壬了年秋(1612年),至今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一次。198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亦已撥款重修一次。1986年,古田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木牌坊為杉木結(jié)構(gòu)樓閣式騎坊建筑。原四大桂三間三樓閣。其高約九米左右。臺基占地面積53.5平方米。中間為單檐王脊頂。下有泥塑人物,花鳥等各式木刻圖案。上層用如忌方斗托拱,層層出挑。以承托棟檐受力,次間為單檐懸山頂,脊下有彩繪。重型獨特,構(gòu)造奇異。此乃祖先巧匠大師巧奪天工之佳作![詳細]
38、沉字橋
沉字橋
  沉字橋在鶴塘鎮(zhèn)西洋村內(nèi),距鎮(zhèn)區(qū)僅3公里,建于宋德佑元年(1275年)。全長55米,寬4米,船形橋墩6座5孔,巨梁飛架,橋面植柱兩列各18根,上蓋椽瓦及遮檐板。沉字橋為宋橋建造提供了實物憑證,1986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9、齊云寺
齊云寺
  古田齊云寺被寧德市委定為革命歷史文化遺產(chǎn),列入寧德市旅游局閩東蘇區(qū)山海紅色旅游景點,2005年省委省政府決定把齊云寺作為紅色旅游景點對外開放.齊云寺已經(jīng)成為集革命文化,自然景觀,古代建筑和宗教文化于一體的閩東旅游好去處.齊云寺建于北寧三年(1066年),位于鳳埔與平湖交界,離古田新城20公里,地理條件優(yōu)越.東靠古田翠屏湖,毗連寧德三都澳;北接屏南白水洋,延伸周寧鯉魚溪,是通過古田火車站對接黃山、武夷山國家紅色旅游線路必經(jīng)之路。這座千年古剎,寺宇巍峨壯觀,殿亭布局合理。建有大雄寶殿,地藏殿,韋伏殿,觀音堂、積善堂、客堂,還有蓮池寶塔,放生池。去年又增設(shè)了紅色革命據(jù)點紀念堂。寺內(nèi)塑許多金光閃閃的佛像。寺前豎有清乾隆三十八年福州府古田縣正堂的“仁讞”石碑;寺門兩柱刻制“齊皆積享先三寶,云可霖福四方……[詳細]
長洋徐氏古民居群
  吉巷鄉(xiāng)長洋村有一群古民居,博得專家的高度贊賞,專家坦言:長洋古民居群古樸壯觀,獨具風姿,文化底蘊深厚,保存狀態(tài)良好,是福建大地上傳統(tǒng)古建筑的一朵奇葩。一位著名畫家專程來這里寫生,看到這古樸瑰麗的景觀,大為驚訝,執(zhí)意要多留幾天多畫幾幅,才意猶未盡的離開,畫家感慨萬千地贊賞:這是歷史留給后人的無價之寶。 該古民居始建于晚清年間,傳說是一位徐姓錢莊財主,在外做生意積累了大量財富,為光宗耀祖,世代顯赫,便耗巨資,大興土木,蓋了這片豪宅。 古民居分前后兩排連在一起,坐西朝東,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主人建宅選址講究避風朝陽,依山旁水。這里四周是綿綿青山,一條清泉自北而南從村前流過,非常符合中國傳統(tǒng)的風水觀。 古民居整體建筑吸取了徽派建筑的方正和氣派的特點,又廣納南方庭院建筑的靈秀與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