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黄色成人,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丁香六月天婷婷,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成人在线第一页,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張掖市旅游

張掖市旅游景點介紹

甘州古塔
  《甘州府志》載:“一城山光,半城塔影,連片葦溪,遍地古剎”,這是張掖的特有風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塔,干姿百態(tài),煞是壯觀。張掖是絲綢之路的重鎮(zhèn)。佛教傳入我國后,很快興盛起來。佛寺林立,佛徒眾多,晨鐘暮鼓,香煙燎繞,頗引一些虔誠僧眾來此觀光求法;其中西土僧人來者不少,隨之建塔這種形式也就流傳開了。佛教傳播得越來越廣,塔的數(shù)量也越來越多。在張掖見到的塔是中國塔和印度塔的融合體。塔的構(gòu)造可分實心塔和樓閣式塔兩種。實心塔又分為阿育王塔,密檐塔,-塔,金剛寶塔;樓閣式塔分為密檐樓閣式,磚石樓閣式,磚木混合式。建筑材料主要有木、磚、石、琉璃和鐵五種。塔的外形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和圓形等。塔的層數(shù)取奇數(shù)。在“半城塔影”中,比較著名的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塔,F(xiàn)存的只有木塔和土塔了……[詳細]
艾黎與何克陵園
  艾黎與何克陵園位于山丹縣城南門外,仿西式建筑。陵園南北寬43米、東西長64米。主要為照壁、綜合碑、墓、紀念碑等。正前面為大理石帖面的照壁,面外嵌有楚圖南書寫的艾黎與何克陵園園名,里面鑲嵌了-題寫的偉大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永垂不朽13個鎦金字。路易.艾黎和喬治。何克墓坐落在平臺中軸線上。墓后矗立著象征友誼的紀念碑,正立面呈桃形,下部圓龕內(nèi)樹有甘肅省人民政府敬獻、上鑲國際主義精神永放光芒字樣的石碑。喬治.何克1945年7月在該校任職期間不幸以身殉職,葬于山丹河北岸的培校校辦工廠院內(nèi),始為何克墓。1979年、1985年,曾根據(jù)有關(guān)精神兩度擴建修繕,成為現(xiàn)在規(guī)模。1987年12月路易.艾黎逝世后,其骨灰即安放于此,故名艾黎與何克陵園![詳細]
山丹長城文物陳列館
  山丹長城文物陳列館座落在絲路重鎮(zhèn)--山丹縣城東南十八公里處的312國道和漢明長城交匯處的明長城腳下。始建于1993年,1998年又進行了舊館改造。改造后的長城文物陳列館為仿古四合院古建筑,占地面積四千六百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館內(nèi)展出山丹境內(nèi)漢明長城、關(guān)隘要塞的圖片和有關(guān)資料200余件,內(nèi)容涵蓋山丹長城歷史、交通、人文環(huán)境及長城沿線的經(jīng)濟文化變化與發(fā)展等。其中極為罕見的明代官宦女性木乃伊,記載詳細、保存完整,雖歷經(jīng)四百多年,仍不失其特征。另有山丹境內(nèi)出土的銅器、石器、玉器等珍貴文物及工藝美術(shù)品。展出具有一定的學術(shù)價值和觀賞價值。長城陳列館同時還擔負著境內(nèi)98.3公里漢明長城的保護任務(wù)。歡迎國內(nèi)外游人參觀![詳細]
104、峽口古城
峽口古城
  古硤口歷代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從漢代開始,在此屯兵設(shè)防,明清兩代擴大防守,屬山丹衛(wèi)管轄范圍,軍事地位相當顯要。且古硤口肩負軍糧供給、軍信傳遞、通郵通商的職能,軍需和商貿(mào)往來十分繁華。現(xiàn)存的古烽火臺有10余處,古營盤練兵場遺址方能清晰可辯。硤口古城堡位于石硤口西2公里處,城堡始建于明代,為磚石土混合建筑結(jié)構(gòu),十分堅固,城內(nèi)西城門洞和過街樓至今還保存完好。漢明長城穿城而過,在這一帶保存完整,因此開發(fā)硤口古城對于挖掘硤口文化和歷史,考就絲綢古道軍事和商貿(mào)歷史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古硤口人文自然較為豐富。有明朝嘉慶年間刑部給事(郞中)奉敕西巡在石硤巨石上鐫刻的“鎖控金川”四個大字,反映了此處扼甘涼咽喉險要的地理位置。有“天現(xiàn)鹿羊”和當年匈奴人、羌族牧人用腰刀在石壁上雕刻的……[詳細]
漢·明長城
  山丹縣新河驛長城旅游景區(qū)位于山丹縣城東20公里的312國道2646里程碑處。是以古長城景觀和黃土高坡自然風景為依托的旅游區(qū)。作為景區(qū)依托的山丹古長城段,主要由建于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漢長城和建于明隆慶六年(1572)、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明長城組成。漢長城,漢代稱為“塞”。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前筑成黃河以西至酒泉的邊塞工程。從永昌、山丹邊界始,經(jīng)繡花廟穿峽口谷北上金山子,向西北經(jīng)截腰、新河、卅里堡、十里堡,從山丹城以北2公里處經(jīng)過,由城北、拾號、北灣、靜安、小寨北緣過,至西屯北折抵山口過煙洞溝入甘州區(qū)境。凡經(jīng)過平川、戈壁的長城,一般都由壕溝、壕棱(在南側(cè))、棱上筑烽燧、烽燧與亭障相連構(gòu)成。山丹現(xiàn)存壕溝長59.95公里,深0.8米~3米,壕口寬5米~8米……[詳細]
106、山丹大佛寺 AAAA
山丹大佛寺
  山丹大佛寺舊名土佛寺,始建于北魏(公元425年),距今1500多年。明英宗朱祁鎮(zhèn)為該寺題寫匾額“土佛”,土佛寺由此得名。正統(tǒng)五年,高僧智瑩住持該寺,開展佛事活動,因寺宇樸陋,請求山丹衛(wèi)守備都指揮楊斌,倡導(dǎo)募集,儲材陶瓷,予以重修。依山塑高一十三丈坐佛一尊,建成殿宇、山門、法堂,廓宇、廚亭等附屬建筑多處。景泰六年,山丹守備都督指揮張熊捐資維修寺院,彩繪塑像,寺院面貌煥然一新。山東濱州訓導(dǎo)陳敏謫戍河西時,曾以《重修土佛寺碑記》記其事,河南汝南人吳同春為官甘肅時,賦《山丹土佛》一詩,詩前小序云:“山丹西十里堡,有土佛坐倚山,高十三丈,耳可容人,指甲闊尺余,以五級閣衛(wèi)之,亦偉矣。余過此題其額曰‘虛無法象’,字徑二尺。因為言記其事”。萬歷九年(1581年),甘肅巡撫候東萊巡視山丹時,又捐資修繕。萬歷二……[詳細]
磚包墩漢墓群
  磚包墩墓群位于李寨鄉(xiāng)菊花地村北約10公里處,與國道227線旁的石崗墩呈東西一線,圇有烽煌磚包墩而得名。磚包墩烽庭原本外包青磚,但因歷經(jīng)二千多年的風雨侵蝕而坍塌,磚又被人拾走不得維修,因此現(xiàn)存烽隧已殘破不堪。盡管如此,但在石崗墩附近的國道線駐足向西一望,仍隱約可見。磚包墩墓群面積2萬平方米,有大小墓象80多個,殘高0.2一1.5米其中有磚室墓、木室墓、上室墓。該墓群屬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群出土器物有陶罐、銅鼎、銅鏡等。有凡個磚室墓所用的磚都是子母磚,磚磚相抱,十分堅固。因此,該墓群屬于典型的漢墓。這一墓群不同于八卦營漢墓群,多為單室墓,固此可以斷定起人為沒有攜帶親眷的戍邊將士之墓;脑瓱o言,漠風無情,似乎只有頑強的駱駝刺在輕輕地低訴著那段遙遠的烽火狼煙、-的征戰(zhàn)故事![詳細]
青龍寺·娘娘墳
  車出海潮壩,沿祁連山麓穿村越寨,山村景致應(yīng)接不暇,不久便到了青龍古寺。青龍寺背依娘娘峰,盤繞青龍嶺,面對千里河西走廊,其主體大殿置于-突兀的龍頭之上,甚為壯觀。殿前庭院內(nèi)有百年老揚兩棵,其形似龍,恰似二龍戲珠,甚為神奇。登高遠眺,境界十分闊大。其后娘娘峰神話優(yōu)美、流傳久遠。相傳山下居住一家五口,一天,老父親到東面遠處去取水,遭遇不測,至晚未歸,0親便使三個姑娘登嶺現(xiàn)望等待。三個姑娘等了一天又一天,終沒等回父親,于是化作了三塊巨石。后來,嶺慢慢上升為峰,三姑娘的化身便矗立到今,F(xiàn)在遙遙所見并排而立的那三個尖峰,即為三個姑娘的化身,也是父女至愛、人間親情的象征![詳細]
太和魁星樓
  從童子寺石窟沿河下行約十五公里,便到了-太和村。公路盡頭,遙遙便望見一座飛檐攢頂?shù)娜龑痈邩,這便是魁星樓。魁星樓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光緒二十年、民國十年和19知年及1998年分別進行了維修。底座以上石筑起,外表砌磚,飾以花紋。樓身為三層六角,高三丈六尺,全用木料建成,造型美觀。每個翹角都鑲有青磚雕刻的龍頭,翹脊上裝飾著感磷、獅子等陶瓷獸物。各翹角下都懸掛風鈴,微風吹動,音響清遠。三層樓壁,都飾有壁畫,形象生動。頂層乓壁繪有魁星之像,赤發(fā)藍面,立于鰲頭之上,左手提斗,右手執(zhí)筆,意為筆定科舉中試。樓頂藻井之上,書有“筆點清池”四個道勁大字,與樓門口對聯(lián)“出門試看三級浪,動人更上一層樓”相映咸趣。攢尖上安有寶瓶,瓶上有“大啟文明”四字,意為文運臨幾,人才輩出。太和村素以武術(shù)著稱。明末時,李自咸部下的……[詳細]
童子寺石窟及翟寨子水庫
  童子寺石窟座落在民樂縣城東面約十公里的童子壩河的中游。石窟穿鑿于河水沖刷而咸的一段礫石崖面上,有大小石窟凡十個,窟與窟之間有暗洞相連。窟內(nèi)壁畫清晰可見,多受-教影響。而最南窟1號洞所畫的《西游記》故事,最為生動逼真。畫面有猴子出世、悟空拜師、八戒受戒、溪邊飲馬,柴門問路,穿越荒漠等,皆栩栩如生。而悟空之尖嘴瘦腮之相,八戒長嘴腆肚之形,更趨于自然之猴、豬,與《西游記》電視劇之形象似象非象,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不由人不大為驚嘆我國古代繪畫大師豐富的想象和高超的繪畫拔藝。3號洞壁畫有五層構(gòu)成,畫有密宗佛象、千手千眼觀音,喜歡佛,菩薩等,是研究歷代壁畫的珍貴資料。登臨項窟,則一望空曠,長河落日,遠村含煙,令人心曠神怕。童子寺石窟始建于魏晉年代,而后多次遭到毀壞。近年來,廣大僧俗群眾募資投勞,修建大殿……[詳細]
永固古域及八卦漢墓群
  座落在童子壩河邊的永固城,據(jù)說曾是月氏族的都城。漢初曾是匈奴單于王的避暑勝地,故又叫單于王城。那時這里地勢遼闊,湖水蕩漾,牧草異常豐美。就是今日,也依然湖光映著塔影。為了打通西域之路,霍去病率軍橫出扁都峽后,直奔永固,一舉搗毀單于王老巢,拉開了河西戰(zhàn)役的序幕,在遼闊的草原上放養(yǎng)軍馬,以備戰(zhàn)用。自此以后,歷朝各代把這里當作皇家馬場看待。據(jù)《甘州府志》記載,東晉永和年間,前涼張祚于其地始置漢陽縣,隋為赤烏鎮(zhèn),唐為大斗城,宋時曾是甘州回鵲臨時成都,清時康熙帝取永遠鞏固之意,刺名永固,定名永固城。原城南北長1600米,東西寬1320米,近方形,面積2.1平方公里,城垣夯筑而咸,墻基厚8一10米,高達9米,墻外有深壕溝。城內(nèi)偏北筑有東西向的土垣一道,把城分為南北兩城,當?shù)厝罕娨云湫螤钊缢惚P便稱為“算盤……[詳細]
112、土牛城遺址
土牛城遺址
  地處民樂縣扁都口的土牛城遺址是漢朝時期為防匈奴入侵而修筑的一座重要烽燧,也是漢朝時期為確保絲綢之路南線暢通無阻的一個重要驛站。該遺址雄居:“人不能雙肩,馬不能雙轡”的半山腰,是扼守扁都口的一個重要軍事屏障。如今,民樂縣重視對遺址的保護,并加大了旅游開發(fā)力度,吸引了省內(nèi)外大批游客前來觀光![詳細]
海潮壩森林公園
  海潮壩森林公園位于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距甘肅民樂縣城10公里。1998年被省林業(yè)廳批準為省級A級森林公園,2000年被省旅游局列為省A級自然風光旅游區(qū)。整個旅游區(qū)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2公里,總面積30平方公里,海拔3100米,海潮壩垴高5027米,海拔4800米以上的犁鏵山北坡終年積雪,人們稱之為雪地,半山冰川懸垂,高達20多米,群眾稱之為黃水崖或水鐘。海潮壩是游覽度假的好去處,有山水景觀游覽區(qū),水上游樂區(qū),沙溝度假村及海潮壩云杉林、雪原、冰川游覽區(qū),野生動物馴養(yǎng)狩獵場,干石河原始林探幽區(qū),犁鏵山北坡冰川景觀瀏覽區(qū)及人文景觀青龍寺景區(qū)等。公園獨特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豐富的生物資源和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吸引了眾多的游客消遣觀光。。娘娘山(海拔3522米),終年多霧、變化莫測,潔白如絮的……[詳細]
童子寺石窟
  在河西絲綢古道上,距民樂縣城10公里的-鄉(xiāng)童子壩水庫北岸,有一座建于北魏時期的名聞遐邇的古寺——童子寺及童子寺石窟群。今日所見童子寺磚木結(jié)構(gòu)的三間大殿、觀音殿、念佛殿、廂房、寮房等建筑,為釋覺塵及四方信眾募資于1994年重建,古樸莊嚴,與寺后山體上的石窟形成一完整的佛教勝跡。童子寺石窟約建于北魏時期,有大小石窟洞40余孔,窟洞內(nèi)有塑像和壁畫?叨捶种行闹纯、大佛殿洞窟、菩提洞、羅漢洞等窟室,洞內(nèi)壁畫分北魏、隋、唐、元、明、清各代的均有,保存完好的為明、清時期的作品。其中菩提洞和天洞子內(nèi)有密宗內(nèi)容的壁畫,塑有六大觀音、五大明王、千手千眼觀音等像,在敦煌千佛洞也難得一見,對研究河西石窟極有參考價值。2017年11月8日,入選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童子寺石窟入選第八……[詳細]
民樂公園
  位于縣城西端大河東岸旁的民樂公園,“園不大而奇巧,景袖珍而典雅;精工設(shè)計,獨具匠心。有江南之秀麗,有北國之雄風!闭麄公園因勢造景,自然布局。公園景區(qū)分為人口區(qū)、曲橋湖景區(qū)、兒童游樂區(qū)、休閑娛樂區(qū)四大部分。其中入口區(qū)由仿古大門、影壁等組成,配以反映民樂歷史重大事件的浮雕,用彩燈噴泉、坡面綠化裝飾烘托,并由此造成隔斷,形成欲看不能、引人入勝的效果。遠看公園,雄獅對峙,翹角沖天,雕梁畫棟的門樓氣勢軒敞。門樓之后寬大的影壁,幾幅鮮活的畫面,濃縮了民樂的歷史與現(xiàn)實,并且昭示了美好的未來。影壁之后是如茵的草坪,爭艷的花圃。曲橋湖景區(qū)為全園的主體,面積1.3公頃的人工湖端居中央,與亭、臺、橋、島相得益彰。龜砰、水謝、花架、音樂茶室、臨水雕塑寺環(huán)湖而寇,花木扶疏,綠地如茵,與彩繪長廊相互映襯,形威風光禱能……[詳細]
扁都口風光旅游區(qū)(祁連山扁渡都口大峽谷)
  甘肅省民樂縣的扁都口風光旅游區(qū)位于祁連山中段,民樂縣城以南30公里處。旅游區(qū)內(nèi)最著名的旅游景觀是扁都峽谷、黑風洞、石佛爺、諸葛碑及碧云天、黃花地等。扁都峽谷出民樂縣城沿國道227線南行約30公里,高大險峻的祁連山被南北長約30公里的峽谷東西劈開,形成了著名的扁都峽,歷史上稱作大斗拔谷。但見兩山夾峙、峭壁摩天,一水中流、波浪洶涌。此峽不僅有峭壁湍流,還有連天的牧草、芬芳的野花、肥壯的牛羊、悠揚的牧歌,更有野兔、雪雞、鹿、獐、狼、豹等野禽野獸。歷史上,此峽是南通河湟、北達甘涼的險關(guān)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黑風洞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數(shù)萬之眾逢山開路,遇水建橋,直搗單于老巢,向居住在焉支山、祁連山的匈奴發(fā)起了空前的決戰(zhàn),迫使匈奴或遠走西域或隱于漠北,遂置河西四郡,移民屯田,開……[詳細]
金田生態(tài)園
  金田生態(tài)園:地處縣城以西1公里312國道旁,地埋位置優(yōu)越,生態(tài)環(huán)境幽雅,設(shè)施檔次高貴,服務(wù)質(zhì)量一流,是集餐飲、茶藝、KTV娛樂為一體的大型餐飲娛樂會所。該園始終奉行“人以自然靚,花因生態(tài)美,味尚綠色真,休閑氛圍濃”的經(jīng)營理念,現(xiàn)已建成營業(yè)面積達1500平方米舒適、綠色、健康、衛(wèi)生的就餐、休閑娛樂環(huán)境,其中:有11間包廂雅座和2間大廳,一次可容納200人就餐;1間茶藝廳和6間KTV豪華包箱,可供90人休閑娛樂。……[詳細]
七彩丹霞度假村
  七彩丹霞度假村:四星級農(nóng)家樂,地處縣城以南20公里倪家營鄉(xiāng)南臺村,是集餐飲、娛樂休閑、住宿于一體的度假村,環(huán)境幽雅,設(shè)施一流,獨具特色。營業(yè)面積3000平方米,設(shè)有5間豪華包箱,3間休息室,一次性可容納150人就餐、娛樂;另有4間標準間,可供8人住宿![詳細]
119、綠色家園
綠色家園
  綠色家園“農(nóng)家樂”:地處縣城以西小康路“農(nóng)家樂”一條街,內(nèi)設(shè)6間包箱雅座,可供60人餐飲、娛樂休閑。本著體驗農(nóng)家生活、感受農(nóng)家氛圍的理念,推出了紅燒驢肉、啤酒鴨、農(nóng)家一鍋香、鱔段粉皮、辣子雞、鄉(xiāng)村魚、撥魚燒肥腸、爆炒野兔等特色菜肴供游客品嘗![詳細]
峽谷奇觀
  “峽谷奇觀”是位于板橋鎮(zhèn)紅溝村以北五公里處的小口子山中的奇特景觀。小口子是進入合黎山的通道之一,因兩面環(huán)山,中間道口狹窄而取名。明代長城、烽燧及奇特的山石、艷麗的色彩構(gòu)成了其獨特的峽谷景觀帶。景區(qū)內(nèi)山峰矗立,曲徑通幽,山石奇特,高低起伏,色彩艷麗,奇特山石,造型似彌勒佛、孫悟空、黃河母親、駝群、恐龍、獅子、老虎或觀天或狩獵,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仿佛進入天然畫廊。這里既是山溝,也是道路。進入小口子,左右兩側(cè)山峰矗立,仿佛進入幽谷之中,山石奇特,高低起伏,錯落有序。山體為紅色沙巖石,色彩艷麗,可與丹霞景光媲美。沿山勢而行,展現(xiàn)在眼前的山石奇特萬千,有的象宮殿、有的象瀑布、有的象寶塔,巧奪天工!進入小口子約100米處,只見一塊巨大的石頭矗立于道路中間,當村民給它取名“石丫頭”。在游人看來,“石丫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