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黄色成人,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丁香六月天婷婷,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成人在线第一页,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玉溪市旅游

玉溪市旅游景點介紹

玉溪大河
  “玉溪”因河得名。玉溪大河“形似玉帶,溪水清澈如碧玉”。作為玉溪人民的母親河,玉溪大河哺育了玉溪人民,現(xiàn)在既是城市防御洪水的水利工程,同時也為中心城區(qū)生態(tài)城市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詳細]
聶耳文化廣場(聶耳音樂廣場)
  聶耳文化廣場是一個獨具特色的主題廣場,為紀念國歌曲作者聶耳而建。在聶耳的故鄉(xiāng)建聶耳文化廣場,不僅具有紀念意義,還提升了玉溪的城市品味和文化內涵,是聶耳故鄉(xiāng)的標志性文化基礎設施。聶耳音樂廣場,是整個聶耳文化廣場的核心,音樂廣場區(qū)可容納2萬多人,音樂舞臺區(qū)可容納1.2萬人,為市民提供了一個新穎別致而又富于文化內涵的生態(tài)休閑娛樂場所,也是聶耳故鄉(xiāng)人民繼承聶耳愛國主義精神、開展經(jīng)常性文化活動的一個公共平臺。由高處俯瞰,聶耳音樂廣場的造型是一把巨大的小提琴。廣場由一湖、兩線、一橋、四區(qū)組成。山頂景觀是廣場的最高點,立有聶耳演奏小提琴的銅像,銅像下面有前國務院副總理-親筆題寫的聶耳音樂廣場六個大字,是玉溪市的地標式景觀之一。地址:玉溪市紅塔區(qū)棋陽路延長線類型:廣場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交……[詳細]
玉溪博物館
  玉溪博物館集中展現(xiàn)了玉溪的歷史文化,是玉溪文化的精華所在。有活靈活現(xiàn)的古生物展廳、精美的青銅博物館展廳及聶耳文化展廳、玉溪歷史演繹歷程展廳等多個展廳,記錄著玉溪過去和今天的點點滴滴。景點位置中國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紅塔大道30號景區(qū)開放時間:9:00—17:00門票:免費開放交通行程:①火車站方向:9路公交到區(qū)電力中心服務站下,步行400米左右至紅塔大道交叉路口即到。②客運站方向:4路公交到石油公司站下,下站后往回走200米左右即到。博物館位于市內主干道,打出租車、私家車也很方便,價格6元起價。玩點:①陶瓷展館:以中國元明時期生產青花瓷器的重要窯口--玉溪窯為化表的云南青花瓷器精品,主要有虎鈕堆貼人物青罐、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和漁藻紋玉壺春瓶等,算是整個博物館內最豐富的展館。②海洋生物館:遠古時期……[詳細]
巡檢司城遺址
  巡檢司城遺址在今大龍?zhí)多l(xiāng)司城村,明朝成化年間開始在這里筑城設巡檢司,至清代乾隆五十九年裁撤,該地因而得名司城,后由于天災-,現(xiàn)此城絕大部分已經(jīng)倒毀。舊城建于一險要的山梁上,南北兩側均是不易攀登的懸崖,故僅開有東西二門。按現(xiàn)存的殘基破墻計算,城的東西長l98米,南北寬93?7米,城墻高5米,厚1米,東門已毀,西城門━─福仙門尚存。福仙門系面闊三間的平頂樓房,下層明間即是城門通道,“福仙門”三個陰刻大字在城門上方。在福仙門內,有一塊立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的石碑,正中豎行文字是“臨安府嶍峨縣興農鄉(xiāng)鎮(zhèn)彝司胡老爺考思碑”。兩旁較小的豎行文字,已有三分之一難以辨認,其內容記載了胡子榮(杭州府錢塘縣人)的生平及他于康熙年問到這里做官的功績。原巡檢司衙門,就在城中間大場東側,今已全毀![詳細]
185、赤字巖
赤字巖
  赤字巖位于峨山城西約7公里的通濟橋南側山腰,上有明朝游擊將軍鄧子龍題寫的“威震遐荒”4字。鄧子龍系江西豐城人,明萬歷年間長期鎮(zhèn)守云南。后來有人順著字跡用鏨子勾了輪廓,故至今仍清晰可見。又因為字呈暗紅色,所以稱題字巖為“赤字巖”。……[詳細]
  老龍洞遺址位于塔甸街北面300余米山腰上,洞口朝北,高10余米,寬20余米,深10余米,1991年2月共出土了敲砸、刮削、錐鉆等舊石器及角鏟等10余件,以及犋貘、中國犀、黑熊、大象、馬鹿、獼猴、獐、鹿等13件珍稀動物的牙化石。其中,犋貘和中國犀已在地球上消失了一萬多年,故可以推斷,此老龍洞已是一二萬年前人類居住過的遺址。老龍洞遺址的發(fā)現(xiàn),不但把該縣的歷史,從兩千多年推到了一萬多年(或許是兩三萬年),還填補滇中南過去屬于舊石器時代的空白,不僅為云南和全國對舊石器時代的研究增加了新材料,且對人類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從出土的動物化石及石器分析,老龍洞的主人過著以擰獵為主兼采集的生活,老龍洞人喜好敲吃骨髓,有較高的狩獵技術。動物化石的種類反映了老龍洞主人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森林湖沼地區(qū)![詳細]
高香萬畝生態(tài)茶文化園(云茶山莊)
  云茶山莊位于昆洛線l50公里以北7公里處,距縣城27公里,海拔2000米。這里青山環(huán)抱、古樹參天、森林茂密、泉水清澈見底,常年川流不息,山間處處有花,四季都在開放。在這自然環(huán)境保護區(qū)內,建有別具風格的“云茶山莊別墅”,內有網(wǎng)球場、卡拉OK舞廳、臺球室、麻將室等文化娛樂設施,能為旅客提供配套服務,承接各種會議。住宿部設有中、低檔標準間床位,餐廳部能為來賓提供各種菜肴。云茶山莊盛產茶葉,是云南省重要紅、綠茶出口基地之一。茶葉以葉肉肥碩,芽頭顯露,湯色黃綠明亮,味醇香濃回甜而馳名中外。連續(xù)多次在省內同行業(yè)評比中獲得總分第一,產品多次獲部優(yōu)、省優(yōu)稱號,遠銷亞洲、歐洲、美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以優(yōu)質茶葉產品被載入《中國重要出口商品及生產企業(yè)大辭典》一書中。云茶山莊環(huán)境優(yōu)美,生態(tài)優(yōu)越,無公害、無污染,是理……[詳細]
188、大魚洞
  大魚洞位小街鎮(zhèn)東約8公里的猊江之濱,這里群山崢嶸,谷深浪急,草木蒼翠,百鳥嚶嚶,是峨山境內風光旖旎的天然畫屏。從大魚洞風景區(qū)的起點──小石橋,順山間小徑逶迤走去,約1公里許,有一石巖,此巖高數(shù)十丈,寬三丈余,上突下空,形狀怪異,并呈赤紅色,人稱“大紅石巖”,是此地的奇觀之一。緊挨大紅石巖之下,即是小紅石巖,此巖雖不甚高,但比大紅石巖寬闊,巖頂如一突伸的廈檐,蓋住下邊凹陷進去的巖身,細細一看,恰似一個把頭伏在朝前盤起的雙臂上的醉漢。巖前一道清澈蜿蜒的山泉?邕^巖前小溪,往東走百余米,便是“仙人洞”。再往里是僅夠一人爬行的“蛇道”,蛇道后即是一開闊的溶洞,這里上剌下垂的乳石,有的像仙女游春,有的似魚龍戲珠,也有的如石梁玉柱,更有的若銀牛銅馬,真是千姿百態(tài),無奇不有,清涼的泉水,從奶頭般的石尖上涓……[詳細]
  小黑達是新化鄉(xiāng)一個古老的彝族村寨,緊靠莽莽古州野林距鄉(xiāng)集鎮(zhèn)2公里,距縣城27公里。村內有3棵巨大的百年老樹和不少石碑、匾額,刻下古州文化的印跡,記載著古州的歷史與滄桑。小黑達民風古樸,熱情好客。全村有80戶人家,房子緊密相連,不歇氣即可串遍全寨。村里的彝族青年都身著聶蘇服飾,進村就見古樹下、土掌房上彝族姑娘正三五成群的在刺繡,小伙子們趁閑暇之時彈奏著弦子,吟唱著“石榴開花葉子青,要學要耍趁年輕……”。夕陽西下,月亮升起,歌聲、弦子聲在這月明之夜,隨著晚風飄蕩! 〈謇镉小巴蚴钡膫髡f。有一對恩愛的神仙夫妻路過小黑達村歇腳,趕路時,妻子發(fā)現(xiàn)洗鍋刷忘在小黑達村,轉身去取時,公雞打鳴,天已放亮,妻子化為一塊大石頭。傷心的妻子落下的淚水化成道道溪流滋潤梯田,烏發(fā)化成陣陣紫煙,籠罩了山梁。更令人驚奇……[詳細]
  滇中第一壩,靜靜地躺在黛綠的磨盤山北麓他拉河頭,距縣城大約15公里,20分鐘即可到達滇中第一壩,是一座漿砌石拱壩,2004年建成使用。大壩構料采用當?shù)靥赜械娜樯胺綁K巖石支砌而成,壩高40.3米,庫容量110萬立方米,壩面呈扇形,壩壁陡峭,氣勢壯觀雄奇。石壩水面開闊,水質清撤純凈,遠觀近睹皆如明鏡。設在壩頂中央的溢洪道,碧水四季飛花碎玉般飄灑而下,浙漸瀝瀝地落在壩底巨大的平臺上,儼然一道瀑布。在石壩下方約500米處,是一座建于20世紀70年代的土壩,景色宜人,與石壩成為孿生姐妹。庫容150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3萬余畝。平坦的河床上可休憩納涼,讀山讀水,捉魚摸蝦,野炊作樂,韻味獨具![詳細]
富春街傳統(tǒng)民居建筑群
  富春街民居,坐落在縣城中心正北方的富春街3號,總面積647平方米。建于解放前夕,原是地主普朝富私人住宅,現(xiàn)為縣一幼辦公、教學用房。中式土木結構,一樓一底的瓦房,共24間。建筑結構嚴密,內部結構保護完好,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走馬串0”民居。大門氣勢雄偉,兩側石基巧奪天工,是新平縣具有特色的住宅建筑物。2001年,被列為玉溪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順城街民居建于解放前夕,位于縣城中心正北方的順城街1號。占地面積1020平方米,為正房、后花園兩進院房屋一樓一底,建筑面積612平方米。其中,正房占地339平方米,花園占地671平方米。順城街民居原是地主楊立安私人住宅,解放后,縣人民政府作縣-用房。該房屋為中式土木結構,一樓一底的瓦樓房,共有35間,建筑結構為“四合五天井、走馬串0”。內部結構保存完好,外……[詳細]
  縣城桂山鎮(zhèn)中街18號民居,解放前是李潤之名冠迤方的商號富昌隆。富昌隆,建成于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占地面積278平方米,建筑面積650平方米,由大小房23間構成。富昌隆為兩進院,第一院坐西向東,一樓一底三開間,三鋪面,用以經(jīng)商。穿過第一院是寬敞明亮的第二院,二院坐北面南,兩樓一底六開間,是李潤之在縣城的宅居。整座建筑均為土木結構,青瓦頂,顯眼的位置飾以少許水泥(當時稱紅毛泥)! ±顫欀,名李有富(1886-1950年),隴西世族莊園世襲土司巖旺土把總李顯智末代傳人。民國初年,李潤之依仗0威勢,抓住云南軍閥混戰(zhàn)時機,招兵買馬,親率武裝人員千余人,投靠龍云擊敗其政敵。龍云擔任云南省主席后,委任李潤之為云南省陸軍第五獨立團少將團長,新平、鎮(zhèn)沉、景東、墨江、雙柏五縣聯(lián)防總指揮。于是在縣城大興……[詳細]
  今藏于龍泉公園藏碑亭的鳴鼓營碑,是明代名將鄧子龍的行營碑,也是新平縣的建縣標志碑在新平現(xiàn)存的碑褐中,是一塊重要的碑石! ▲Q鼓營碑用料為沙石,高1.4米,寬0.7米,厚0.10米,四周紋飾清晰,文字為楷書陰刻,碑額角落已部分損壞,上題鳴鼓營三字,碑文計13行210字,一段為復制原文,段為重修跋文! 椭圃氖牵骸傍Q鼓營(碑額)。破敵軍山,平核桃等,焚白改寨,掃麻栗灣,擒斬力計。萬歷辛卯季冬二十三日也,欽命掛印副總兵,豐城鄧子龍立”! ≈匦薨衔氖牵骸坝啻純,聞鄧將軍名,朝臣內外,莫不尊親?滴跷迨辏喾詈喿粜。凡份內巨細事務,靡不竭力替襄。間有廢當修,墜當葺者,尤勉焉公余搜古羅今,意將前之仁心著政,土俗民風,編為則以珍。譜續(xù)渴舊治帝君廟,有斷碑伏地,扶視之,乃鄧將軍當年行營碑記也、嗚……[詳細]
194、誥封碑
  距縣城5公里的城北牛肩頭坡頂丫口的古官道上,至今還矗立著一座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誥封碑。這是新平縣土縣丞楊宗周的第三代世襲傳孫楊昌祚之后裔所立。誥封碑為石瓦頂、石基、石墻、石楹框建筑,碑亭高4.46米,寬2.06米,楹框內碑高1.67米,寬0.83米。外楹框對聯(lián)為:“屢世殊勛萬里君恩深似海,寸衷難酬一腔臣節(jié)重如山”,內對聯(lián)為:“北網(wǎng)恩光大,南都氣象新”。誥封碑內文為:“龍章寵錫。龍飛乾隆三十三年春二月吉旦立石,皇清誥授修職即云南新平縣世襲土縣承楊公諱昌祚神道碑,壬申恩科進士家眷世侄李云魁拜”! ∫私庹a封碑的寥寥文字,須得從新平縣的土司制說起。明代魯魁、魯克所居的魯奎(魁)山,山圍二百里,跨新平、元江、石屏、峨山之間,龜樞河繞北、東、南三面,上為四十八寨,彝人所居,他們-了迤……[詳細]
  石頭村,位于縣城北面新峨公路35公里處,全村113戶、419人。據(jù)史料記載,早在公元1385年,這里就有人居住,至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石頭村,因石頭多而得名。石頭村分大小寨,相距約10米,村后山勢峻峭雄偉,山體多為風化巖,樹木以云南松為主,夾雜著一些闊葉林。這里古樹參天,遮天蔽日,常年青翠碧綠,林間古藤纏綿,千姿百態(tài),典雅幽靜。村前一漢碧水,就是白鶴池塘,池塘周圍景致,“四時之景皆不同”,波光粼粼的秀水,把彝家村寨點綴得更加迷人。在這湖光山色里,有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以前,石頭村連年干早,村里的男人很笨,女人卻個個心靈手巧。女人們終年辛勤勞作,無奈自然條件惡劣,生活一直很貧窮。為了祈求龍王多降雨,村里的姑娘不但日日供奉龍王香火,而且常常跳起彝家的歌舞來祭拜龍王。天長日久,感動了龍王……[詳細]
196、接仙橋
  接仙橋,是舊時新平從古官道上省城路過的第二座橋,出了城邑東關廂的回龍橋,便要過接仙橋。接仙橋坐落在桂山公園東北300多米的馬家箐,為單孔石拱橋,橋長8.5米,寬3.5米,高3.4米,橋東北沿數(shù)級石階而上接古上省官道。石階正北面生長著一棵古木萬年青樹,樹根腳用石頭砌著圓形圍臺,樹干得4個成年人排手相圍。樹干下部還長著一個能容納兩個兒童的樹洞,萬年青樹華蓋常年青黛,橋兩旁的山箐修竹低垂,古橋、古樹、修竹相映,形成一片幽古奇觀。  接仙橋修建于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年)。據(jù)傳,當時從土官箐方向下來的馬家大箐雨大常發(fā)洪水,對從官道上來往的官宦商旅造成通行困難,于是便動議建此橋。但是在建造中,每砌起座基還沒有翻拱時,就被驟發(fā)的洪水沖垮,橋始終建不起來。有人說:“這座橋怕是要神仙才能建起來”。負責建橋……[詳細]
197、李家大缸
  縣城北郊的太平村他扒寨,停放著一口巨大的石缸,稱做李家大缸。大石缸長2.4米,寬1.20米,高0.75米,壁厚9厘米,實屬稀罕之物。因缸體太大,現(xiàn)今的收藏者無法抬進門內,遂將大缸放在屋外大路旁! (jù)傳,李家大缸打造于清光緒年代,原是新平縣城郊大營村李家大廟的鎮(zhèn)廟寶物。李家大缸的打造,還要從兩個李氏窮后生說起呢。飯余茶后,人們在村前坪場曬太陽吸水煙筒。一個略會點木活和泥水活的后生夸?谡f:“我們李氏家族要爭氣,我以后要為我們家族建蓋一所李家大廟。”另一個略會點石匠活計的窮后生聽了,便取笑說:“如果你蓋得起一所李家大廟,我就打一口曠世無雙的大石缸來給你供在廟里,作為鎮(zhèn)廟寶物!彼旒磧扇瞬粴g而散。泥木匠后生悶了一股氣,丟下泥木活計給人家趕馬幫,由于勤奮成為馬鍋頭,有了銀兩。他履行諾言,于清光緒年……[詳細]
  米尺莫粗榧珍稀植物生長群落,坐落在新化鄉(xiāng)米尺莫村西北方一個叫仙人洞的山箐里,有林區(qū)道路可通到仙人洞南方崖頭。山崖中段有流泉從崖頭迭落,形成百米瀑布,景致獨特優(yōu)美,其附近地氣潮濕,米尺莫粗榧高低錯落有致地生長在靠崖一方,許多粗榧甚至貼著崖壁生長。懸崖附近還生長著連片的竹林巨大的樹包石奇觀及石門,是難得一見的勝景! 〈珠,是國家二級保護的三尖杉科珍稀瀕危植物,也是2000年國家林業(yè)部重點規(guī)劃普查的新世紀90種珍稀瀕危植物之一。粗榧木質優(yōu)良,樹形優(yōu)美,其類似水杉的枝葉如孔雀羽下垂,可作為綠化觀賞樹,同其它的三尖杉科植物一樣,其樹皮和枝葉中,可提取抗癌藥物,是一種珍貴的藥物資源! ≡诿壮吣扇硕创珠忌L群落地段,還相間生長著其它一些珍稀瀕危植物。如國家二級保護珍稀瀕危植物翠柏生長群落,國家二級![詳細]
哀牢山茶馬古道
  新化古州茶馬古道,位于新化鄉(xiāng)鸚哥坡,距祿緙蛟�12公里,東面下王石匠坡從昌沅直抵新平城邑,南面從海味、蒿枝地、戛灑直達迤方,西面從魯尺拉河、小鋪子可通古南安州,北面通過迤阻山主峰和新化古州野林相連。鸚哥坡,新平縣年紀稍長的人們無人不知,舊時的馬幫商旅無人不曉。傳說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率軍南征至此,兵士們到坡上口渴無耐,實在走不動路了。諸葛亮即用拐杖在巖棧上杵了杵說:“天不亡我也即此出水!”頓時巖棧下涌出一股泉人,即當今鸚哥坡上的小水井。兵士們喝了清涼的水,士氣飽滿地進行南征了。為此,諸葛亮在鸚哥坡上立“諸葛孔明鎮(zhèn)山碑”以示紀念。此碑至今尚存,實為一簡易毛條石上刻著“山神土地,天下太平”八字而已。以前的新化古州茶馬古道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馬隊,搖曳著悠揚的馱鈴,絡繹不絕地行走,常![詳細]
200、香泉
  香泉,又稱山頂香泉、白沙井,位于新化鄉(xiāng)集鎮(zhèn)后坡約2公里的古州野林里傳說是諸葛亮南征時挖掘的,因泉水獨特的香甜味而得名。香泉突出展示了云南“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點,有三處泉眼,每處約一平方米大小,其中有兩處較為顯眼。泉邊,山草從生,花枝低垂,令人心醉! ∵h在道光《新平縣志》中,香泉就已列為新平縣八景之一,清人韓紹雍留下兩首寫香泉的詩:  其一:  細草藏泉脈,  回沙搶水痕。  一泓如許潔,  習習腋風清! ∑涠骸 『趴翱洌 〔饺肷綆p興轉奢。  一種清香塵外賞,  攜來帶月共烹茶! ∮H臨香泉,才能領略到“一種清香塵外賞”的佳境。香泉水果然有一縷清香,絲甜味,據(jù)說用它烹茶煮飯,茶香飯也香。這香泉,以景迷人,以香誘人,以甜醉人,以情動人,只有到了香泉,痛飲香泉水,你才會相信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