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黄色成人,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丁香六月天婷婷,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成人在线第一页,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寧波市 > 北侖區(qū)旅游

北侖區(qū)旅游景點

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
   中國港口博物館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春曉濱海新城,建筑面積40978平方米,于2014年10月建成開館。中國港口博物館定位以港口文化為主題,集展示、教育、收藏、科研、旅游、國際交流等功能于一體,體現(xiàn)國際性、專業(yè)性、互動性的我國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大型港口專題博物館,成為挖掘港口歷史、傳承港口文化、傳播海洋文明的重要基地,成為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文化支點。中國港口博物館將承載“港通天下”的文化內涵,為國內外研究中國港口歷史、探求港口未來的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為參觀者了解中國港口發(fā)展過程、掌握港口知識提供深入學習環(huán)境;為廣大青少年科學感知港口的發(fā)展、培育對港口的興趣提供直觀形象和互動氛圍;為……[詳細]
北侖九峰山
   九峰山旅游區(qū)位于北侖大契鎮(zhèn)和柴橋鎮(zhèn)之間,九峰山地處江南大陸架的最東端,屬天臺山脈太白山支脈,疊峰連岡,奇峰挺九,因此得名。九峰山方圓數十里,南托太白山,北瀕東海,大有山海之經可念,可謂人間仙景。曾有詩贊道:遠眺參差九點峰,青山削出翠芙蓉。不久九峰山將變成寧波美麗的后花園。九峰山旅游區(qū)面積共34平方公里,由五部分也就是五組景區(qū)組成,即網岙景區(qū)、瑞巖景區(qū)、烏巖下青少年野營區(qū)、城灣水庫和九峰運動谷。這里山水、森林、峽谷、湖泊各具特色,人們可觀光、可禮佛、或體驗民俗、或娛樂休閑,各取所需,其樂融融。地址:寧波市北侖區(qū)大碶鎮(zhèn)和柴橋鎮(zhèn)之間類型:峽谷森林山湖泊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開放時間:8:00-16……[詳細]
九峰山網岙
   網岙景區(qū)由一條長達2600余米的峽谷貫穿,游步道兩旁奇峰俊石、修竹茂林、溪水潺潺。平緩處或山澗嬉水、或溪谷賞花,或與親朋好友體驗燒烤場的休閑生活,一同感受龍王廣場的熱鬧非凡;陡峭處賞銀流飛瀑,觀綠意深譚,于鬼斧神工的山崖之間領略九峰之顛,勝攬網岙。網岙景區(qū)包括秀山麗景(入口景觀區(qū))、花溪漫游區(qū)、休閑活動區(qū)、龍?zhí)镀钣陞^(qū)、石門飛虹區(qū)等眾多景點。地址:寧波市北侖區(qū)大契街道城聯(lián)村九峰山類型:山等級:AAAA游玩時間:建議3小時電話:0574-86897625開放時間:08:00-16:00![詳細]
寧波鳳凰山主題樂園
   鳳凰山主題樂園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由美國頂尖游樂設計公司JRA設計,采用目前世界上最新的設計理念,規(guī)劃出世界廣場、魔幻村莊、鳳凰城堡、探險旅程四個主題園區(qū),營造出歡樂、時尚、驚喜、刺激的游樂氛圍。樂園分別從德國、瑞士、美國和意大利等國家引進多項大型現(xiàn)代化游樂設施,其中大舟沖浪為目前國內唯一的-道沖水項目,激流勇進為目前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漂流項目,飛天鳳凰為目前亞洲環(huán)數最多、世界第二的八回轉過山車,還有自由落體、互動式射擊小飛機、活蹦亂跳、旋轉氣球、瘋狂小巴士、扭轉乾坤、海盜船、醉酒桶、四維影院、兒童F1、兒童攀爬、森林吉普車、泡球戰(zhàn)城等豐富多彩、老少皆宜的游樂項目。交通指南1、搭乘火車:至寧波……[詳細]
小浹江碶閘群
   東崗碶:東崗碶位于寧波市北侖區(qū)小港街道東崗碶村東崗碶自然村北側。西北、東南向跨小浹江,占地82平方米。全長28米,13孔,每孔孔距2.1米,寬2.8米。以三石柱并列為墩,西南側呈分水形,條石為梁,每孔安閘,雙重石門,上游砌左右翼墻!秾幉ǜ墓(jié)略》載:“東崗碶……橫截江流,內蓄淡水,外阻咸潮,鄞定豐邑,田地全賴,蓄泄灌溉,為得甚溥”。 據民國《鎮(zhèn)?h志》記載,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建東崗老碶,5孔,灌溉農田1.3萬余畝。萬歷年間,在東崗老碶西百步處,筑8孔東崗新碶。萬歷三十一年(1603),增筑新碶為13孔,F(xiàn)存東崗碶系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清嘉慶十三年(1808)三月,下游燕山碶……[詳細]
宏遠炮臺
   宏遠炮臺宏遠炮臺是北侖區(qū)現(xiàn)存的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炮臺,位于甬江南岸笠山上,是甬江口的屏障。笠山高30余米,巨大的三合土炮臺和鋼筋混凝土炮臺融為一體,氣勢極為恢宏?绮教ど险麧崒挻蟮氖,可直通山頂炮臺。炮臺建于中法戰(zhàn)爭后的光緒十三年(1887年),由寧紹臺道薛福成創(chuàng)建,同知杜冠英督造,為雙環(huán)層半圓型環(huán)山炮臺,它的視角線達180度,甬江口外數公里海域都在它的射程之內。炮臺由石灰、黃泥、沙礫、糯米飯汁混合搗砌而成,用巨大青石壘疊作基礎,有“以柔克剛”之效,置克鹿卜二十四生十寸口徑的后膛鋼炮二尊,重20噸;二十一生的八寸口徑后膛鋼炮一尊,射程有5公里以上,俗稱“炮王”。在山巔還建有營房五所,彈藥庫一所。……[詳細]
北侖博物館
   北侖博物館地處寧波市北侖區(qū)新碶街道中河路37號,坐落在海晨公園東側。占地面積35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1996年3月12日建成開館。該館1996年4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2004年4月1日開始免費向全社會開放。2008年4月開始實施新形象工程,對館舍進行部分翻新和裝修,并對基本陳列進行全面改陳,F(xiàn)有展廳面積450平方米,全封閉,采用聲、光、電等現(xiàn)代手段和傳統(tǒng)陳列相結合,共展出各類文物展品700余件。一樓有序廳,二樓為古代北侖、近代北侖、現(xiàn)代北侖展廳,三樓有北侖民俗文物陳列廳(兼臨時展廳)。古代北侖部分通過文明的曙光、聚族的繁榮、濱海的開拓等內容,運用出土文物展現(xiàn)北侖區(qū)域悠久的歷史文化……[詳細]
蔚斗小學舊址
   蔚斗小學舊址位于寧波市北侖區(qū)小港街道直街45號,1990年被區(qū)人民政府公布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蔚斗小學由唐愛陸創(chuàng)建于1927年,后成為培養(yǎng)愛國主義思想的啟蒙小學,素有矗立蛟門的“紅色堡壘”之譽。該小學1931年遷校后,逐步建立起一支以共產黨員為核心的教師隊伍,對學生特別重視愛國主義與革命理想教育。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蔚斗小學教師在大革命時期的共產黨員周鳴宇、閻季平、吳沛寧等領導下,舉行校外抗日演講會。學生放學沿街高喊抗日口號,并發(fā)動募捐,支援十九路軍浴血抗戰(zhàn)。1936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前夕,蔚斗小學師生全面抗日救亡宣傳活動達到高潮。4月,因蔚斗小學編印以“反對內戰(zhàn)、……[詳細]
北侖麗盛玫瑰莊園
   寧波北侖麗盛玫瑰莊園地處北侖現(xiàn)代農業(yè)園區(qū),老鷹山山麓,三面環(huán)山,鳥語花香,空氣清新,自然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美。莊園成立于2010年,占地面積100余畝,著力打造成為浙江地區(qū)最大的集玫瑰科研科普、栽培繁育、加工銷售及婚紗攝影、餐飲住宿、會務接待、自助采摘、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生態(tài)旅游基地。 麗盛玫瑰莊園現(xiàn)有玫瑰花360余種,數十萬株,是寧波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玫瑰栽培基地。園內各色玫瑰一年四季競相綻放,其中5-11月為最佳觀賞期,各類品種的玫瑰花花型繁多、色彩繽紛,展現(xiàn)出玫瑰莊園獨有的風姿。園內建筑、景觀以歐式風格為主,巧妙結合玫瑰花營造出浪漫、清新、自然的環(huán)境氛圍,同時以玫瑰文化為特色,為游客打造一……[詳細]
總臺山烽火臺
   總臺山烽火臺總臺山烽火臺位于北侖區(qū)東南部的郭巨,西接阿育王山脈,北負穿山,南瀕東海,是浙東的重要軍事基地之一。明朝初年就在此設立了千戶所,構筑郭巨城,建造郭巨總臺山烽火臺石屋。郭巨總臺山烽火臺石屋位于北侖區(qū)白峰鎮(zhèn)北郊外的總臺山山頂?偱_山又名三塔山,海拔309.2米,是穿山半島東端最高的山峰,同舟山群島的朱家尖隔海對峙,山頂上能清楚地俯瞰北侖港口碼頭雄姿,梅山港、螺頭水道和峙頭洋水面的點點航帆。烽火臺石屋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當時按郭巨城構筑,稱為三塔山臺,清明沿用。升總臺,下轄高山、土澤、觀山、梅山等五個烽火臺。郭巨總臺山烽火臺石屋建筑結構獨特,臺基用沙土夯成,其上建石屋。臺基……[詳細]
戚家山營壘
   戚家山營壘金雞山向南而下,越過峽谷的沙蟹嶺,就是戚家山了。戚家山山高不足50米,靜靜地橫臥在大地上,四周松柏環(huán)抱,環(huán)境幽雅寧靜,過去,她曾是清軍重要駐地,如今,是一處絕佳的旅游勝地。戚家山古時稱“七家山”,是這里七座山頭上最后的一座山。浙江提督歐陽利見為抵御法軍入侵,鼓勵將士在作戰(zhàn)時象戚繼不戚家軍一樣英勇善戰(zhàn),把“七家山”改為“戚家山”。戚家山原是雜草叢生之地,但形勢極為險要,前有金雞山作屏障,后有廣闊平原山丘,從側面又可窺視山海形勢,既隱蔽,又安全。當戰(zhàn)爭發(fā)生時,能快速地進行伏擊,及時調集士兵,是一處得天獨厚藏龍臥虎之地。歐陽利見在作戰(zhàn)前,親自指揮將士平整土地,在山頂開路、鑿石,花近半年時間……[詳細]
張人亞故居
   張人亞故居位于寧波市北侖區(qū)霞浦街道,霞南村霞南東路19號,當地人稱“祠堂后”。據房主介紹該房建于清中期,為三合院式建筑。1898至1914年間張人亞生活于斯,院內現(xiàn)有正房一進,東西廂房各一座。院落四周院墻圍攏,朝南開門,在南墻中段有墻門一座。墻門以條石為框,上承磚作仿硬山頂門樓。正房一進,坐北朝南,為一硬山頂平屋,計有三間兩弄,并兩頭出厙,各有厙房三間。正房梁架為穿斗式七柱七檁。東西廂房皆為兩層重檐樓房,各有三間一弄,并與厙房相連而排成一列。廂房山墻檐角上翹形成三面坡。廂房屋面為懸山頂,梁架為穿斗式五柱五檁。東西廂房一層皆向后建有披屋。院內建筑皆以條石為基,并用塊石鋪地。其中西廂房南山墻拆除馬……[詳細]
三代經師堂
   黃式三、黃以周父子系晚清公認的重要學者,《清史稿》有傳。父親黃式三被宗族子弟稱為“明經公”,清光緒十六年(1890)被敕封為征士郎、內閣中書。子黃以周曾擔任江陰南菁書院院長15年,欽賜內閣中書銜,在晚清與俞樾、孫詒讓并稱為“浙江三先生”。黃家岱是黃以周第二子,為浙東經學家。他與父親、祖父三人被并稱為“三代經師”。原系定海廳紫微鄉(xiāng)(現(xiàn)為舟山市定海區(qū)雙橋鎮(zhèn))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軍侵占定海后,徙居原鎮(zhèn)?h海晏鄉(xiāng)黃家橋(今北侖區(qū)柴橋街道前鄭村)。三代經師堂位于寧波市北侖區(qū)柴橋街道前鄭村前鄭231、239號,據當地村民介紹,建于清代晚期。占地395平方米,原有前、中、后三進以及東南側酒房,均為……[詳細]
曹莘耕故居
   曹莘耕(1889~1976),北侖區(qū)柴橋街道四合村魁斗橋自然村人,近代“寧波幫”企業(yè)家,新華薄荷廠創(chuàng)辦人?姑涝瘯r,捐獻飛機一架。公私合營時,將企業(yè)全部交給政府。他熱心家鄉(xiāng)公益事業(yè),20世紀20年代曾在柴橋創(chuàng)辦美豐雜糧行,以盈利接濟鄉(xiāng)鄰。逢災則進行平糶、施藥、舍棺。1933年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致德小學,抗戰(zhàn)勝利后出資重建柴橋小學。解放初,募資建設柴橋,開辦昭明電廠,修建蘆瀆小學,為興辦柴橋中學,賣掉在上海長樂路上的一座花園洋房。故居位于寧波市北侖區(qū)柴橋街道蘆南社區(qū)馬家弄11號、13號、15號、24號、26號,據當地村民介紹,建于民國時期。坐西北朝東南,占地2200平方米,硬山頂,馬頭墻。原有前、中、……[詳細]
古阿育王寺遺址
   古阿育王寺始建于西晉太康三年(282年),原名阿育王塔寺,俗稱“老育王”、“小育王”,據《阿育王寺新志》載:西晉太康三年,山西并州離石人劉薩訶,即僧慧達,求舍利塔,至會稽鄮山,結茅于烏石岙,有舍利寶塔,自地涌出,遂于其地結廬守護,是為寺之創(chuàng)始。古阿育王寺遺址位于北侖區(qū)大碶街道嘉溪村烏石岙內。目前,古阿育王寺遺址內還存有慧達大師骨塔、塔亭、瑞應亭、涌見巖碑等,占地150平方米,據石刻銘文記載,均為民國十年(1921)重建;圻_大師骨塔、塔亭坐南朝北。骨塔石欄磚槨式,并列六穴。住持宗亮、監(jiān)院源岌重建。塔碑上有曾熙題“西晉開山祖師利賓菩薩之塔”,利賓菩薩即阿育王寺開山之祖慧達。塔后石亭,面闊一間,二……[詳細]
劉慈孚故居
   劉慈孚(1844~1903),一名德崇,號午亭,又號云閑子。世居昆亭(今屬北侖區(qū)春曉鎮(zhèn))。博學多才,對詩詞歌賦、經史典籍、戲曲音韻、裨史雜言、繪畫等均有造詣,時人譽為蛟川后起之秀。他的詩詞追求自然和諧、純樸善真,倡導一種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倫理態(tài)度,倡導一種拜自然為師、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態(tài)度。其為人剛正,鄉(xiāng)人有糾葛常請斷之;為人慈善,鄉(xiāng)人貧苦常救濟之,深得鄉(xiāng)民贊譽。著有詩歌《云閑詩草》四卷(現(xiàn)存放于天一閣)、《耆舊詩拾遺》數卷。光緒六年與虞琴合編《四明人鑒》,慈孚撰文,虞琴作畫,圖文并茂,數年乃成。1940年,重雕再版,名噪一時。故居位于北侖區(qū)春曉鎮(zhèn)昆亭村上劉東112號。坐西北朝東南,占地131……[詳細]
山安堂
   山安堂民居位于寧波市北侖區(qū)柴橋街道老曹村金興路13、14、15號,俗稱曹貞房,據當地村民介紹,由柴橋曹姓始祖曹鳳后裔建于清代中期至晚期。該民居坐西北朝東南,占地4543平方米,由建于清代中期的老屋和建于清代晚期的新屋二部分組成,均為穿斗結構、硬山頂,馬頭山墻。老屋共有正屋前、后二進,左右?guī)扛饕贿M,東北、西南側屋各一進,西南側屋后余屋一進。正屋前進為穿堂,后進為祖堂,均為面闊三間二弄平屋;梁架均為明間和次間內側縫八柱九檁、前雙步,其余各縫九柱九檁。左右通長廂房均為面闊各十二間二弄、前后重檐樓屋;五柱七檁,中柱跟前、后金柱間設對稱雙步。東北側屋為面闊十間四弄、前后重檐樓屋;五柱七檁,中柱跟前、后……[詳細]
福泉山烽火臺
   福泉山烽火臺位于北侖區(qū)春曉鎮(zhèn)昆亭村東北側海拔481.8米的福泉山山頂。福泉山之名,民國《鎮(zhèn)?h志》卷首《嘉靖志縣境圖》中已有明確標注,但在《籌海圖編》、《兩浙海防類考續(xù)編》以及相關的地方志中,都未見該烽火臺的相關記載,故其歷史命名暫無定論。從構筑類型和特點考察,該烽火臺應始建于明代,清代沿用,轄于郭巨所(清時為汛)。其所在位置的視野十分遼闊,不僅可俯瞰《籌海圖編•浙江沿海山沙圖》中所示的太平岙巡檢司、馬婆隘、上皇(王)隘、三山隘、崑(昆)亭隘,亦可遠眺穿山半島上的穿山、蝦臘等多處烽火臺,以及梅山港和佛渡水道水面,軍情傳遞通暢,戰(zhàn)略地位重要。該烽火臺遺址現(xiàn)殘存主副三臺。主臺為瞭望臺,……[詳細]
梅山島
   梅山島是寧波市北侖區(qū)境內東南部海中唯一一個海島鄉(xiāng),東臨峙頭洋,南瀕汀嘴港,與舟山市佛渡島、六橫島隔海相望,北靠寧波港四期碼頭,距北侖中心區(qū)28km,寧波中心區(qū)45km,寧波櫟社機場80km,是北侖區(qū)唯一一塊尚未開發(fā)的土地。梅山島鑲嵌在東海之中,猶如海上花園,與海天佛國普陀山比鄰相望。梅山四面環(huán)海,以“銀涂”(海涂、鹽田)和“三花”(鹽花、梅花、魚花)聞名,被專家稱為“花花世界”。廣闊的海涂盛產各種珍稀海產,無垠的鹽田孕育了悠久的鹽文化。梅山號稱“民間文藝之鄉(xiāng)”、“體育之鄉(xiāng)”、“武術之鄉(xiāng)”,武術、獅舞、龍舞、高蹺、造趺、馬燈舞、船燈、萬鳳燈等民俗文化五彩繽紛,從古代流傳至今,造就了梅山迷人的漁家……[詳細]
寧波春曉洋沙山
   洋沙山面積128公頃,主要由暗礁相連的4座小島組成,有4大特色景觀:紅巖赤礁、母親島、海上長城、銀光海灘。4座小島的山體呈鮮紅色,山基部分長期受海潮侵蝕,逐漸演變成暗紅色或赤色。紅巖石質疏松易被風化或侵蝕,所以小島的紅巖赤礁千姿百態(tài)、風情萬種。站上漁民祭海的平臺,遙望東海,遠處仰躺著一座小島,形如一位年輕母親渾圓、堅挺的胸乳,那就是母親島。它像是在提醒祭海的漁民:大海是哺育人類的母親。洋沙山的兩側,是人們?yōu)榱讼虼蠛R恋囟没炷翝仓那Ю锖5蹋瑘鼍笆謮延^。只是看了后令人不禁深思:八達嶺長城最終都沒能擋住強敵入侵,這“海上長城”就能抵擋得了臺風海嘯么?東海的海水有點“混”,就是這“混”水沉淀……[詳細]
全部北侖區(qū)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