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黄色成人,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丁香六月天婷婷,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成人在线第一页,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九江市 > 廬山市旅游

廬山市旅游景點介紹

141、七賢寺
七賢寺
  棲賢寺 循三峽澗北上,距觀音橋數(shù)百米,有一座響名天下的古剎,這就是被稱為廬山五大叢林之一的棲賢寺。古志記載,這座寶寺曾經是風光無限:右倚石壁,左俯流泉,狂峰怪石,翔舞于金彩之上;杉松竹箭,橫生倒植,堂祠亭閣,掩隱于蔥郁之中。南齊永明七年(489年),諮議參軍張希奏建寺,原址位于九江西部10公里處。唐寶歷初,江州刺史李渤將該寺遷置山南,由赤眼(亦曰拭眼)禪師智常任住持。相傳李渤曾在此讀書,報故名棲賢寺。在一起讀書的共有七人,又稱為七賢寺。千百年來,風刀霜劍,兵燹匪禍,棲賢寺屢有興廢,現(xiàn)在的棲賢寺為解放后重修。 棲賢寺原是一個頗具規(guī)模的古建筑群,先后建制山門、佛堂、駐節(jié)堂、愛堂、應真閣、劉西澗祠、凈成精舍、雙鏡樓、慈云庵、寒泉亭、五老亭、玉淵亭等。今均已不存,F(xiàn)錄述于下,以供玩家踏勘……[詳細]
142、歸宗寺
歸宗寺
  歸宗寺 背負金乾峰和紫霄峰,從玉簾泉西行1.5公里,便可來到這座占寺的遺址。歸宗寺為廬山五大叢林之首,距縣城12公里,位于星德公路與星蛟公路的交接處,有溪水潺潺繞寺而過。寺前地勢平遠開闊,寺后山勢回翔如鸞,古樟成蔭,翠竹叢生。在中國的禪宗史上,歸宗寺占有重要一席。 關于歸宗寺的由來,流傳有這樣一個故事。晉朝王羲之任潯陽太守時,曾在金輪峰下游覽。去職以后,遂卜居于峰下。晉咸康六年(340年),四域高僧達摩多羅(一說為佛馱耶舍,不確)來見,王羲之推重他的為人,于是舍宅為寺。據(jù)方志材料記載,歸宗寺“壯麗甲于山南諸剎”。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轍在詠歸宗寺的詩中寫道:“來聽歸宗早晚鐘,疲勞懶上紫霄峰;墨池漫壘溪中石,白塔微分嶺上松。佛宇爭雄一山甲,僧櫥坐待十方供;欲游山北東西寺,巖谷相連更幾重![詳細]
143、御書閣
  御書閣:又名圣經閣、圣旨樓。始建于南宋,現(xiàn)閣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南康知府葉謙、知縣毛德琦重修,二層正中有“御書閣”豎額。閣中先后藏有朱熹奏請宋高宗御賜《九經注疏》、《論語》、《孟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御賜《十三經注疏》、《廿一史》、《古文淵鑒》、《朱子全集》等書。閣外有柱聯(lián):“泉清堪洗硯,山秀可藏書”。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同志曾由武漢來此從事革命活動,住在御書閣。1959年8月,-主席重游白鹿洞,他指著藏經閣說:“我曾在這里住過,當時上面有不少書哩!薄[詳細]
144、獨對亭
  獨對亭 獨對亭在延賓館東南,左翼山下,這里西對五老峰,下臨圣澤泉,崖石峻峭,澗水湍急。原為北宋丞相李萬卷?睍,因此又稱為勘書臺。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提學副使邵寶為紀念朱熹,在此擇地建亭,取名獨對亭。這座小亭,聽之有山水景物之美,思之又見崇敬景仰之深蘊。邵寶《獨對亭記》云:“是五老者,天始與始,地終與終,壽孰對之?謂公獨焉何居?”又云:“寶聞諸孔子:‘仁者樂山。’山以氣凝,而理行其中,泉石土木,無所非仁。惟仁故靜,惟靜故壽,凡山皆然,而高且大者,則尤至焉。公,仁者也。純博中正,德與山協(xié),為鎮(zhèn)為岳。五老之對,固其所哉!”(明·李應異《白鹿書院志》)大意為朱文公的道德學問可與五老峰相對,天長地久,千古不磨。此后,李夢陽作《獨對亭銘并序》,王陽明書《獨對亭望五老詩》懸于明倫堂。獨對……[詳細]
  流芳橋貫道溪出峽口向東,迂回流山南折而下。山上原有六合亭,山下跨溪有流芳橋,又稱濯纓橋。朱熹知軍時所建。流芳橋面對五老峰,溪流紺潔。最初小橋無名,宋嘉定十—年(1218年)四月,南康知軍陳宓與張琚、羅思、姚鹿卿、張紹、潘柄、李燔、胡泳、繆惟一等會講洞中,歌頌朱熹之芳澤,并特別將橋名為“流芳”。陳宓在橋北刻“流芳“兩字,又在橋東石壁上刻《流芳橋志》?滴跷迨荒(1712年),流芳橋圮塌。此后,經過多次修建,F(xiàn)橋為解放后重修![詳細]
九江紫陽書院
  紫陽書院位于白鹿書院東。為進入書院大門的四個院落。主要景觀有門樓、崇德祠、行臺等。這一組院落,因朱熹別號為紫陽,故名為紫陽書院;◢弾r門樓上,由馮友蘭先生題寫“紫陽書院”四字匾額。全院由中門分為二進。前院兩側有碑廊,總稱為白鹿洞書院東碑廊。小院花圃中羅漢松、杜鵑、二度梅、梅、紫荊、柳杉、水杉、菊花、大理花以及各色盆景姿態(tài)萬千。正北面為崇德祠。穿過中門,又是一方花圃,其間紫玉蘭、桂花、小葉黃楊、冬青、柏樹、羅漢松、菊花、紅桃、碧桃、含笑、月季、茶花、大理花、麥冬等花木爭妍。正北面為行臺。紫陽書院似乎沒有祭祀的莊重、講堂的嚴毅,這里辟有號舍,當年的學子在這里下榻休憩![詳細]
147、思賢臺
  思賢臺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江西巡按曹汴在白鹿洞上筑思賢亭,并作《思賢亭記》。文中有:“仰止高山,景行先哲,安得弗思,名以思賢。”思賢臺依山而立,為全院的最高點。登臺遠眺,白鹿洞書院歷歷在目,美不勝收![詳細]
148、朱子祠
朱子祠
  朱子祠 朱子祠:朱子祠為先賢書院主要建筑之一。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應南康府教授熊士伯之請,南康知府張象文創(chuàng)建此祠專祀朱熹。祠中立朱熹自畫像石刻,左有張象文《文公朱子專祠碑記》,右有《白鹿洞書院教條》碑刻。作為朱熹紀念館,室內還陳列《朱熹生平事跡》共九部分。上懸清康熙頒賜“學達性天”金宇匾額,兩側柱聯(lián):“列嶂成垣永護考亭之遺跡”、“環(huán)溪作泮“遙通灑水之真源”。 報功祠:位于朱子祠西,原稱先賢祠、三賢祠。曾先后祀李渤、周濂溪、程頤、程灝、張橫渠、陳了前、陶靖節(jié)、劉西澗父子及其他有功于白鹿洞書院之諸先賢。作為紀念館,祠內陳列《白鹿洞書院史展覽》共五部分。 ……[詳細]
桃花源漂流
  桃花源景區(qū)位于星子縣西端,與德安、九江兩縣毗鄰,坐落在廬山最高處的漢陽峰西,名康王谷,又俗稱廬山壟,為廬山三大峽谷之一。由觀口山門、回馬石、問津堂、忘路谷、桃花溪、吳官村、康王城、谷簾泉等景點組成。從星子縣城出發(fā),沿山南公路,西行近20公里,至德安、星子交界的隘口,往北折數(shù)公里即到觀口山門。如果早晨從南昌或九江出發(fā)至星子山南旅游,則可從昌九高速公路到德安,穿城而過不久便到隘口,往北折數(shù)公里到觀口山門,這樣,桃花源景區(qū)便成了星子山南旅游的起始點。然后—路下去,溫泉、栗里、醉石、歸宗、玉簾、秀峰、玉京等,最后到達星子縣城,交通十分方便……[詳細]
廬山步紅溫泉
  廬山步紅溫泉大酒店坐落于星子縣溫泉鎮(zhèn),本酒店是按四星的標準規(guī)劃的,占地30余畝,地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廬山風景區(qū)內,南臨鄱陽湖,北往九江,西臨昌九高速,京九鐵路德安站,南去南昌,105國道經門而過,交通極為便利,東有特色飲食一條街,南有陶淵明故鄉(xiāng);該酒店配套齊全,有大型停車場、室內溫泉、酒吧、桑拿、健身房等娛樂設施,房間裝修豪華、典雅,是您度假、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酒店設備設施先進,配套齊全,有寬敞舒適的標準客房和豪華套房136間,其中一室一廳的60間,標準間76間,房間裝修豪華、典雅,配有按摩浴缸。 房間寬敞明亮,裝飾豪華。大部分房間為兩米大床房,床上布草均采用高支紗、高密度的棉織品,透氣性、柔軟度極佳,被子全部采用純羽絨材質,無論冬夏皆能給您帶來異常貼身舒適的感……[詳細]
151、古南康城
古南康城
  地處鄱陽湖西岸,廬山南麓。東與都昌縣隔湖相望,南鄰永修縣,西連九江、德安兩縣,北接廬山。南宋淳枯年間(1241—1252年),開始筑土城,東有倉步、匯澤二門;南則臨津、彭蠡、福星三門;西為建昌門;北為五老門;東南有潯陽門;西南為水門。至明正德六年(1511年),即鑿石為城。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筑,歷150年無大修,同治以后,逐漸廢去。有首五律《南康城》,描寫星子縣自然景致與民俗風情頗為真切:“一城依五老,蒼冥發(fā)空寒;古鎮(zhèn)今為郡,山癯半賣蘭?蛠砉粱鹁,人自食疏盤;塔影斜陽淡,湖光草色寬。”著實令人發(fā)思古之幽情。 縣城景區(qū)由譙樓、愛蓮池、紫陽堤、西寧老街、玉京山等景點組成。其交通干道由公路和水路組成。公路有兩條:一條從南昌出發(fā),經昌九高速公路,至德安,過隘口,達星子縣城,是謂“西……[詳細]
陶淵明故里
  詩人的故里,位于江西九江星子避暑勝地廬山的南麓。一個只有十余戶人家的小村子。這里住戶都姓陶,是詩人的后裔。據(jù)史書記載,詩人的故居原住玉京山下,第三年,他在詩中所描寫的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的住宅,便被一場大火燒毀了。后來詩人就移居栗里村。這個村子就是栗里。可能也就是他在《移居》詩中所說的南村。山環(huán)水繞,一千五百多年前使詩人流連忘返的風景依然如故。村前一條清泉,從一座小石橋下緩緩流過。這座小石橋,據(jù)說便是詩人當年帶月荷鋤歸走過的清風橋,亦名柴桑橋。橋畔大樹下,斜倚著一塊青石,上刻柴桑橋三字。順著清清的流泉,依山勢南行至一水池。池間巨石上,刻有醉仙濯纓之池字樣,人們便叫它濯纓池。相傳詩人當年在勞動之余,常在此中滌鋤洗帽。離池不遠處,有一巨石赫然橫臥在山旁的溪漳中。這便是當年詩人醉后高臥的地方,人……[詳細]
153、天合谷
天合谷
  廬山天合谷風景區(qū)緊連含鄱口, 是含鄱亭下方的一處谷地,地型呈梯形。東傍五老峰,西鄰太乙峰,漢陽峰,北依含鄱口,為廬山三大主峰環(huán)抱,正南朝向。 鄱陽湖水煙云騰起,在天合谷貯存,這里景象一日之內,起伏變化頗大。時而輕煙飄忽,時而霧滿山谷,云開時,日出東方,云霞燦爛,看郡鄱陽湖水天相連,觀天合谷幻化煙霞。 天合谷坐北朝南,冬暖皇涼,有山頂之優(yōu)勢,又避了峰顛之短處,這里松林密不透風,郁郁蒼蒼,傲立山頭,石縫中的奇松,區(qū)內成片的巨石群,屬典型的第四紀冰川地貌。在奇石峰小天梯上看云海、彩霞。因趾離較近,比之含鄱口更貼切、細致,清晰。更為難得的是李白詠吟的“銀河倒掛三石梁之瀑布”垂直而下,其勢真切的如天河傾注,磅礴而下,落差160余米,一氣呵成,慰為壯觀。令人驚嘆稱奇。天合谷是世人稱頌的……[詳細]
154、情人石
  情人石 情人石(-石),寬1米,長2,4米.傳說很久以前,山下有一村姑常到此砍柴,玉璽寺一小僧,常為好幫忙,久而久之相愛了,后他們倆經常來此處幽會,故又叫-石。 ……[詳細]
155、浴仙潭
浴仙潭
  浴仙潭 浴仙潭,彩虹飛瀑底一小潭,潭周三壁巨石矗立,夏天若坐潭旁,酷暑頓氏釋。冬天來到潭邊乃有濕氣。傳說此潭是仙女洗澡的地方。它是《天仙配》七仙女沐浴外攝景。素有“浴仙潭里洗洗手,仙女麗人伴君走”之說。 ……[詳細]
156、彩虹飛泉
  彩虹飛泉 彩虹飛瀑,是大口景區(qū)最出名景點,飛瀑落差90米、寬40米,水是含鄱嶺、大月山、五老峰東波匯聚溪流,四季源流不斷,春季最為壯觀。洪水之時儼如干雷嘯天勢若驚龍竄谷,站在彩虹飛瀑下,就象藍天開了一個小口,天河之水,抖騰削崖深澗。由于飛瀑朝東故天好上午彩虹奪目,綺麗萬分。 ……[詳細]
157、太乙村
太乙村
  太乙村景區(qū)在含鄱口西太乙峰下,座落于山南登山古道旁,相傳遠古道教宗師太乙真人在此-成仙。此處海拔在800米以上,群峰環(huán)抱、冬暖夏涼,翠竹如云、環(huán)境幽靜,可近覽群峰,遠觀鄱湖,為避暑休閑的最佳去處。 1992年,粵籍***退役將軍曾晚歸、劉一公、古層冰等七人發(fā)起在此建別墅,后聞風而來者又十幾人,至三十年代初,蔣介石、蔡廷鍇、陳誠、閻錫山及吳奇?zhèn)ァ乐、李汝倬等軍中高級長官在此建成別墅有18棟,取名為太乙村,人稱其為將軍村。村之前后有崗樓碉堡,村內石徑縱橫,樓閣掩映,十幾幢別墅風格各異而又色彩調和,且取名雅致,曰晚庵、犇舍、松莊、三柳巢、愛廬等等?涤袨椤ⅠT玉祥、胡宗南、白崇禧、李四光、蔣經國等人都曾在此留住。太乙村別墅群在抗日戰(zhàn)爭中遭日軍毀壞,太乙村所居之將軍,后有的成為抗日名將,還有的……[詳細]
廬山天地溫泉
  廬山·溫泉·天工造物“江南第一溫泉”的廬山(星子)溫泉位于廬山南麓溫泉鎮(zhèn),擁有豐富地熱(礦泉)資源、風景資源和自然歷史遺跡及人文景觀,是我國知名的礦泉療養(yǎng)地和4級旅游勝地。 天地星墅·原生態(tài)規(guī)劃 風景別墅區(qū)規(guī)劃充分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在保持原始地形地貌的基礎上,點石成金,渾然天成,以鮮明獨特風情的內涵、個性風格和典雅的環(huán)境藝術手法來詮釋溫泉別墅。滿足現(xiàn)代成功人士對時尚生活的追求,盡情享受回歸自然的本性。 隨時享受全面配套在天地星墅,全方位完善配套的交通管理系統(tǒng);安全保安配套系統(tǒng);信息網絡配套系統(tǒng);生活健康配套服務和廬山溫泉水供應系統(tǒng)。 酒店化VIP至尊服務國際知名酒店管理機構提供專業(yè)化物業(yè)管理,天地溫泉星墅的業(yè)主均成為天地溫泉大酒店VIP的會員,優(yōu)惠享用酒店提供的……[詳細]
廬山國際陽光溫泉度假村
  由九江通圣置業(yè)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廬山國際陽光溫泉度假村,坐落在廬山山南田園詩派始祖陶淵明家鄉(xiāng)星子縣溫泉鎮(zhèn),2005年被九江市確定為35個重點旅游建設項目之一,年底又晉升為九江市一百個重大外商投資建設項目之一。度假村依山而建,以疊狀生態(tài)景觀為特色,占地216畝,總投資1.5億元,其中包括體育休閑中心60余畝,總建筑面積56000平方米,由大型中心酒店、30余棟四層板式建筑精裝修溫泉公寓酒店、20多棟豪華型別墅組成。度假村共規(guī)劃三個主要功能:溫泉康復、賓館接待、餐飲美食,依據(jù)功能分工明確、相互聯(lián)系方便又不干擾的原則劃分為四個大的分區(qū):度假賓館區(qū)、酒店公寓區(qū)、別墅區(qū)和自然景觀休閑區(qū),其產權式酒店式公寓領贛北度假地產之先,共劃分為五柳居、田園居、桃源居、望湖居、悠然居、清泉居六大居住區(qū),大珠潭、小珠……[詳細]
鐵線觀音像碑
  鐵線觀音像碑 山門內,延伸出一條探幽的小徑,兩旁的冬青樹枝蔓修長,飄然交合。鐵線觀音像碑就坐落在這條石徑上,有瓦亭覆遮。畫像采用國畫中的鐵線描法,故稱鐵線觀音。相傳畫像的上半身為唐吳道子所作。元泰定二年(1325年),畫師姜月境將其續(xù)為全身坐像。整座畫像渾然一體,幾乎無法找到接續(xù)的痕跡。畫中的觀音端莊豐腴,服飾華麗,嘴角微翹。非常有趣的是,這尊觀音兩眉之間開有天日,嘴角兩旁還繪有胡須。據(jù)說,唐、宋時期,觀音大士有著丈夫身。元以后,觀音逐漸演變?yōu)槟感孕蜗螅辛擞^音娘娘、觀音0之稱。畫像在技法上描繪精細,線條流暢,疏密有致,具有典型的唐代風格。 觀音像碑采用星子特產金星石料刻制而成,刀法純熟,深淺得當。既再現(xiàn)了唐代畫家的風格,又具有中國石雕藝術的特點,是極為珍貴的藝術品。原石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