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代:春秋漢北魏在費縣城西北10公里處的上冶鎮(zhèn)南,浚河西岸,有一座古城遺址,便是鄪國故城。故城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公里,周長6公里,面積約234平方公里。故城南半部土地平坦,是當年王府和市井所在地。隨處可見一些古代瓦礫、陶片和磚塊等。當地群眾稱此處為季王城。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厘公元年,以汶陽……[詳細] |
![]() | 包括:突圍舊址、紀念碑亭、紀念廣場、程克烈士犧牲地。大青山勝利突圍舊址,位于大青山主峰西麓山凹處的李行溝和梧桐溝,這里是突圍的主戰(zhàn)場。1941年11月30日,我方被圍機關和后勤人員,在抗大一分校校長周純全等校領導的指揮下,用劣質的武器,同裝備精良有備而來的一萬多日偽軍,展開了英勇頑強的殊死拼殺,最終撕開敵人的包圍圈;抗……[詳細] |
![]() | 費縣天蒙旅游區(qū),層巒迭嶂,逶迤起伏,,被譽稱“岱宗之亞”,綿延數百里,跨平邑、費縣、蒙陰、沂南、臨沂五縣市。而天蒙旅游區(qū)位于整個蒙山的中部核心位置,是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山東省風景名勝區(qū)。園內自然景觀綺麗迷人,海拔1073米的蒙山第二高峰“玉柱峰”(掛心橛子)拔地通天,尖尖的峰頂象一把利刃刺入云端,海拔10……[詳細] |
![]() | 沂蒙云瀑洞天旅游區(qū)AAAA 指動石位于蒙山天蒙景區(qū)塔山腳下,自然天成,長7米,寬5米,重達百噸,人站石下,以一指之力,可使之上下顫動,故名“指動石”。游客在此可體驗“四兩撥千斤”之玄妙。沂蒙云瀑洞天景區(qū)依山傍水,山間巨石林立,其間最著名的便是那塊一指可動的百噸奇石了,它長7米,寬5米,重達百噸,而如此龐然大物,卻可憑游人一指之力,上下顫動。面對如……[詳細] |
![]() | 顏真卿祖籍瑯琊孝悌里(費縣方城鎮(zhèn)諸滿六村),顏真卿故居修復包括兩部分工程,一是在費縣縣城中心樹立身高四米的顏真卿大型漢白玉大理石雕像,在費縣沿河公園重塑了“唐魯郡顏文忠公新廟記”碑。二是在顏真卿祖籍(方城鎮(zhèn)諸滿六村)修復了“孝悌里”牌坊和雙忠橋等古跡。在顏真卿祖墳地重修顏真卿墓。1997年9月23日至25日,在費縣召開……[詳細] |
![]() | 叢柏庵重建于明朝嘉靖39年,以側柏密集而得名,是臨沂市唯一的一處尼姑庵。庵門牌匾上的題字出自全國四大名僧之一、山東佛教協(xié)會會長沙門能闡手筆。庵內有千年銀杏、響水泉、連理柏與古藤、碑廊、三圣殿等景點。銀杏樹是隋唐時期的,距今1300多年了,樹高45米,周長8米,需要5個成年人摟抱過來,更奇的是這棵樹上有一株古藤,叫“古樹……[詳細] |
![]() | 八卦連環(huán)洞位于費縣玉環(huán)山西側,上至玉皇頂,下至玉環(huán)莊,南連仙水洞,北接南天門,方圓約千畝。這里山清水秀,空氣易人,松柏茂密,奇松怪石,有藏寶洞、雙門洞等八洞之多,既有天然形成的大石佛,又有令人稱奇的石仙;有華山似的步云梯,又有陡峭的仙人洞,還有形象逼真的壽星石,是尋幽控險、怡情抒志、度假休閑的極好風景區(qū)。……[詳細] |
![]() | 天景湖又名許家崖水庫,建于1959年9月,是山東省第四大水庫,可謂“截斷溫涼河,高峽出平湖。青山環(huán)碧水,天塹成通途。”大壩長1209米,高32.2米,是灌溉和人畜用水的重要源泉,“一庫鎖住千山水,萬頃旱地變良田”,下游可灌溉耕地20萬畝,有近30萬人受益。在水庫建設期間,時任山東省省委-的舒同同志來這里視察,并揮毫題寫……[詳細] |
![]() | 大青山向西北不遠的鵝頭嶺東側,有原0山東分局所屬姊妹劇團團長辛銳烈士墓舊址。辛銳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曾任0中央山東分局所屬“姊妹劇團”團長。1941年11月30日,她隨部隊反“掃蕩”,在大青山以北的貓頭山受重傷,不能行走,被轉移到駐地火紅峪村的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二衛(wèi)生所醫(yī)治。17天后,敵人前來搜查。辛銳拋擲手榴彈掩護二所的同……[詳細] |
![]() | 大青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其前身為國有大青山林場,于1959年建場,總場座落在薛莊鎮(zhèn)大良村。2001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區(qū)內植物資源豐富,植被覆蓋率達96%以上,有木本植物62科138屬294種;草本植物50余種;中草藥719種;苔蘚植物110余種。其中屬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7種,省級重點保護植物有黃檀……[詳細] |
![]() | 白石屋位于蒙山天蒙景區(qū)海樓東南麓,分上白石屋、下白石屋兩個自然村?谷諔(zhàn)爭時期,這一帶曾是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和后勤機關經;顒印Ⅰv扎的地方?勾笠环中、《大眾日報》印刷所都曾長期駐扎在這里,至今遺址猶存!兑拭缮叫≌{》誕生于抗戰(zhàn)時期的1940年。當時抗大一分校由蒙陰縣的垛莊一帶遷駐費北,該校的文工團就住在下白石屋村。為……[詳細] |
![]() | 在天蒙旅游區(qū)蓮花山南部有一山坡,以石擊之,則發(fā)出咚咚的鼓聲,即使在一里路外的馬路上,仍清晰可聞。這就是天鼓。天鼓東南20米處,有一巨石懸空,呈東北西南方向,長6.5米,寬5米,石重約百噸,人以一指頂其南端可上下搖動,故名指動石。關于它們的由來,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據說這里的山崖,原來是敲不響的。楚漢時期,楚霸王項羽不認……[詳細] |
![]() | 費縣石林AAA 沂蒙石林旅游區(qū)——費縣石林。費縣園林石主要產于費縣城北鐘羅山后1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產園林石玲瓏剔透,佝僂皺曲,集“瘦、漏、透、皺、丑”于一體,天釀地造,鬼斧神功,可稱天下一絕。有的象猛虎下山,有的象蟠龍臥海,有的象雄鷹展翅,有的象猴子爬山,還有的象仙女下凡……,千姿百態(tài),形神兼?zhèn),可謂一塊奇石一個故事,一塊奇石一……[詳細] |
![]() | 玉泉觀位于費縣城北17.5公里,上冶東嶺西側,紫荊河東岸,依嶺傍水,清幽雅然。清流自地下石隙中涌出,如沸水翻滾,噴雪濺玉;汽泡由水底吐露,晶似珍珠,久旱不涸。此泉歷史悠久,到明代才定名“玉泉”,為全縣29處名泉之冠;也列沂蒙山區(qū)八大名勝之一。過去不少文人騷客,在此題字賦詩,屬文記勝。 據《費邑古跡考》記載:“觀……[詳細] |
![]() | 費縣石林梨鄉(xiāng)旅游區(qū)是國家AA級旅游區(qū),自1999年向社會及海內外游客正式開放以來,以優(yōu)美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吸引了大批海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 費縣石林梨鄉(xiāng)旅游區(qū)位于山東省費縣城南十公里處,蒙臺公路縱貫景區(qū)南北,南接臨濟公路,北接327國道,交通便利。這里山丘溝谷,到處分布著……[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