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黄色成人,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丁香六月天婷婷,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成人在线第一页,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肇慶市 > 端州區(qū)旅游

端州區(qū)旅游景點介紹

肇慶將軍山
  •將軍山是原自昆侖山脈的風水寶地,展示中國財神文化真諦,蘊藏玄妙生意商機。景點介紹將軍山景區(qū)坐落于中國旅游城市—肇慶北郊,有端州屏障之稱的北嶺山,東距廣州90公里,三茂鐵路和321國道從山前經(jīng)過。區(qū)里5000多畝蒼翠樹木、馥郁花草簇擁著壯觀的“云修臺”,是肇慶千里旅游走廊的新亮點。將軍山是原自昆侖山脈的風水寶地,云修臺位于中國十七福地之“丹田穴位”,故稱“天下名山第一臺”,又稱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財神廟。廟里供奉著文、武財神,藏傳五姓財神及福、祿、壽、喜、千手觀音等數(shù)十尊吉祥財神,展示中國財神文化真諦;蘊藏玄妙生意商機。是廣大游人謁神旺財、祈福轉(zhuǎn)運、攬奇挹爽、休閑度假、踏青健身、憑吊懷古、俯噉肇慶全景,體味高高在上、神游高遠的最佳景點。地址:肇慶市端州區(qū)北嶺將軍山類型:山游玩時間: 建……[詳細]
22、牌坊公園
牌坊公園
  •適合休閑、散步的公園,也有適合騎行的車道,二期的雕塑更增添了幾分古韻和人氣。景點介紹牌坊公園是適合休閑、散步的公園,也有適合騎行的車道,二期的雕塑更增添了幾分古韻和人氣,牌坊公園是肇慶著名的地標之一,風景優(yōu)美,晚上有著名的音樂噴泉供游人觀賞,也可以騎自行車沿綠道欣賞路兩旁的紫荊花,十分愜意。地址: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qū)蓮湖西路類型:城市公園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七星巖牌坊廣場音樂噴泉
  •音樂噴泉水型和燈光的組合,其變化多端、夢幻無盡、色彩斑斕的效果堪稱亞洲第一。景點介紹七星巖牌坊廣場音樂噴泉是廣東省肇慶市的旅游景點之一。舊的色彩音樂噴泉于1994年投入使用,當時肇慶的音樂噴泉有著中國第一之稱。2010年,政府耗資600萬把位于七星巖牌坊廣場的噴泉重新改造,幾乎所有人都對此新噴泉有著聳高的贊賞,甚至覺得比煙花更漂亮。新音樂噴泉是漂浮式湖中大型音樂噴泉,其平臺長135米,寬10米,其中主噴高108米!為弧形設計,與廣場的弧形沿岸相呼應。音樂噴泉水型和燈光的組合效果有幾百種之多!其變化多端、夢幻無盡、色彩斑斕的效果堪稱亞洲第一!地址:肇慶市端州區(qū)端州四路七星巖牌坊廣場內(nèi)類型:噴泉游玩時間:建議30分鐘電話:0758-2237662開放時間:每天19:00-19:20……[詳細]
肇慶包公祠
  肇慶包公祠位于肇慶城西,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門外,還有大殿,東、西配殿,鐘樓,鼓樓、亭、廊、井等,占地面積11500平方米,與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規(guī)模位于前列,也體現(xiàn)了嶺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風格。包公祠是為紀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慶任端州知州3年,為官清廉,大辦實事、造福端州,離任肇慶時不持一硯歸,其政績顯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來紀念這位清官,甚至還將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夠逢兇化吉。宋代名臣包拯,為官剛正廉明,不畏權(quán)貴,執(zhí)法公正,鐵面無私,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敬頌。包拯在肇慶任端州府尹三年,為端州人民挖井引水,開荒教學,留下不少歷史古跡。肇慶包公祠重光后,到肇慶包公祠朝拜的粵港澳及東南亞游人絡繹不絕。地址: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qū)廠排街22號類型:……[詳細]
肇慶巖前村
  巖前村位于七星巖景區(qū)外圍東側(cè)青蓮湖畔、環(huán)象崗分布,處于肇慶市城東新區(qū)與舊區(qū)融合處,與東門廣場和奧威斯酒店相隔,緊鄰星湖大道,交通便利,景色優(yōu)美,同時外側(cè)有肇慶環(huán)星湖綠道,區(qū)位條件極佳。巖前村下轄有聯(lián)星一、聯(lián)星二、聯(lián)星三、聯(lián)星四、新星一、新星二六個村民小組,村民1098人。地址:肇慶市端州區(qū)巖前村……[詳細]
七星巖摩崖石刻
  七星巖摩崖石刻位于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qū)內(nèi),共531題,其中唐代4題、宋代80題、元代13題、明代146題、清代117題、民國10題、當代117題、年代不詳44題,分布在石室?guī)r、閬風巖、玉屏巖、阿坡巖、石峒等諸巖壁上,其中石室洞的數(shù)量最多,占唐至清360題石刻中的290題。肇慶市地處西江中下游,扼兩廣水道咽喉,歷來是縣、郡、州、府治所。風景秀麗的七星巖又是歷代文人墨客駐足詠嘆之地。唐開元十五年(727年),文學家兼書法家李邕在石室洞口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記》。此后唐代李紳、王化清,宋代包拯、周敦頤、黃公度、郭祥正,元代楊庭璧,明代吳桂芳、俞大猷、吳國倫、陳璘,清代黎簡、馮敏昌、屈大均、陳恭尹,以及當代葉劍英、朱德、陳毅、郭沫若等大批名人在七星巖留下了題詩、題名和題記等。石刻直接或間接記載了風景……[詳細]
肇慶天主教堂
  肇慶天主教堂在端州區(qū)箭竹圍。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原有圣堂、神甫樓、廚房、花園,現(xiàn)存圣堂和神甫樓,占地面積125平方米。 圣堂高大,其后端是哥特式的建筑,豎十字架標志,樓內(nèi)共三層,中空,利用回廊上落,頂部懸掛大鐘一個,直徑0.70米,鐘繩下垂到樓下地面通道,圣堂內(nèi)還有一個彩色的耶穌塑像,放置在圣壇一側(cè)。堂內(nèi)排列木椅,供教徒誦經(jīng)和唱贊歌時應用。圣堂西側(cè)是一座兩層的神甫樓,磚木構(gòu)筑,具有鮮明的意大利建筑特色。 ……[詳細]
肇慶古炮臺
  郡崗炮臺郡崗炮臺在端州區(qū)西北郊的郡崗,建于1920年,是肇羅陽鎮(zhèn)守使林虎在肇慶所筑的七座炮臺之一。炮臺地處進入肇慶的陸路要沖,與龜頂山炮臺遙相呼應,共同控制該地段。炮臺指揮部建在崗頂西麓,以坑道連結(jié)于母堡,并以總長560米塹壕連結(jié)外圍的西、北、東面的暗堡,組成既能整體配合、各個工事又能單獨作戰(zhàn)的防御結(jié)構(gòu)。炮臺指揮部(母堡)平面圓形,直徑4.5米,高1.9米。堡內(nèi)北面有五個槍眼,南面的進出口連接堡外坑道,堡頂固反形,用鋼筋混凝土筑成。坑道分露天地段及隱蔽地段,后者平頂,用圓杉木緊密排列,杉頂再夯灰沙三合土。暗堡(子堡)兩個,在指揮部東西兩端,坑道連結(jié),半圓形,堡內(nèi)有槍眼及壁龕。外圍暗堡布局呈放射狀,共三座,分別在指揮部的西、北、東面,堡內(nèi)亦有槍眼和壁龕設置,外接坑道與塹壕。龜頂山炮臺龜頂山炮臺……[詳細]
29、高要學宮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要學宮
  高要學宮又名文廟,位于原高要縣城肇慶鎮(zhèn)(現(xiàn)為肇慶市端州區(qū))正東路42號,是我省現(xiàn)存較大的一座孔廟,屬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孔子(名丘)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創(chuàng)立了儒家學說。歷代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者都把尊孔崇儒視為鞏固政權(quán)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全國各府、州、縣普遍建有孔廟,且規(guī)模宏偉,巍峨肅穆。學宮的建筑,一般有兩部份,一是祀奉孔子的圣殿,即大成殿;一是學宮衙署。據(jù)載,高要學宮始建于北宋崇寧年初(約公元1102年),為當時郡守毛衍經(jīng)始,歷張新、林景新兩郡守建成。南宋紹興年間,郡守李麟、鄭起沃繼而擴建。元末曾加以修葺,后毀于兵戰(zhàn)。到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知府李從培主持的重新修建,天順年間(1457—1464年)學宮兩被匪賊所據(jù),毀壞嚴重,-遷至城中,到嘉靖十年(1531年)方遷原址,復加擴建……[詳細]
30、綠瓦樓
綠瓦樓
  “廬翕”,到過西門的人必定會對這座建筑物留有印象,這就是肇慶人稱的“綠瓦坑”(因為屋頂是用綠色瓦片蓋的。而肇慶人稱屋頂為“瓦坑”,所以就有有了這名字。)曾是-一級陸軍上將余漢謀的別墅。它里面有一個密室,可以連到后花園的;▓@后面是一個水塘來的,這條秘道據(jù)說就是為了方便逃走。解放以后,這座大宅收歸國家所有。文革時期,在-文攻武衛(wèi)口號盅惑下,全國武斗越演越烈規(guī)模越斗越大。兩大派都搶了槍武裝了起來,肇慶也不例外。繼六月二十五日八月十七日兩次大規(guī)模武斗后,用槍桿子武裝起來的兩派都在搶占據(jù)點控制城區(qū),綠瓦坑氣勢恢宏相對易守難攻,很快就成某派司令部。九月二日晚,某派巨頭云集綠瓦坑研究武衛(wèi)部署,消息失泄,另一派急組一支斬首突擊隊抱著畢其功于一役的心態(tài),乘坐多輛汽車,全副武裝奔襲過來,如得逞,一場更血腥更殘……[詳細]
端硯文化村
  端硯,貴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硯之首。自唐以來,便是朝廷貢品,其“呵氣成墨,滑如肌膚”的品質(zhì)堪稱絕頂,這樣的“天下奇珍”就出自于黃崗鎮(zhèn)白石村,白石村現(xiàn)名中國端硯文化村。白石村面向北嶺山,背靠西江,面積約1.2平方公里,由唐武德年間建村,全村288戶,1100多人。白石村民世代以硯為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清朝末期至解放初期,白石村制硯至為鼎盛,一大批名硯和名師應運而生,從而奠定了白石村作為“端硯第一村”的地位。白石村房屋大都依“弓”形的村道而建,家家戶戶門前的硯石堆如小山,全村半數(shù)以上人口從事制硯,F(xiàn)在,全村每年產(chǎn)硯約8萬件,總產(chǎn)值約2300萬元,人均年收入達1.2萬元。白石村特色白石村有90%以上家庭從事制硯,較大的制硯作坊超過50家,每家每戶門前都推滿了硯石,屋門前、瓜棚下、村道旁、廳……[詳細]
盤古生態(tài)文化景區(qū)
  古生態(tài)文化景區(qū),位于肇慶市北嶺山南麓盤古坑,占地約200畝。景區(qū)面向碧波蕩漾的星湖,背倚巍巍的北嶺山,地形高低錯落,委婉中野趣橫生,起伏中藏露得當,立面視覺良好,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七星巖景區(qū)融為一體,湖光山色秀美清幽。景區(qū)內(nèi)峰高谷深,森林繁茂,動植物豐富,瀑布溪潺,環(huán)境幽雅,集“奇、秀、幽”于一體,兼有山水型和城郊型公園的特點。景區(qū)內(nèi)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8度,冬暖夏涼,空氣負離子含量最高達86050個CM3,是廣東西部地區(qū)最好的天然氧吧之一,是良好的療養(yǎng)保健場所。景區(qū)保留了自然生態(tài)的地貌,按照雕塑與園林、觀賞與教育、藝術與歷史、生態(tài)與文化結(jié)合的原則進行精心規(guī)劃修造。區(qū)內(nèi)景點眾多:盤古祖殿、百家姓尋根園、民族圖騰柱、北嶺秀臺、雕塑廣場、綠籬迷宮、飛鳥樂園、開心拓展園、靈龜出洞、蝴蝶谷、陽元樹、……[詳細]
肇慶北嶺將軍山
  肇慶北嶺將軍山,因南北朝年間三國蜀將關公在此顯靈而得名。將軍山旅游風景區(qū)占地5000畝,坐落在全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廣東省肇慶市北郊,與著名景區(qū)七星巖相接。景區(qū)內(nèi)林木花草馥郁,山巒蒼翠蔚然,空氣清新甜潤,景色明麗怡人。進入景區(qū),一條長4800米的景觀公路和1000多步的林間石梯小道供您選擇。蜿蜒多姿的景觀公路,猶如一條靈動的長龍盤山飛舞,漫行其間,定會令您移步見奇,涉目成趣。上到享有“天下名山第一臺”美譽的云修臺,您就可體驗到"已窮千里目,未上一層樓"的感覺了,云修臺里面的"神龍回首神石"、“菩提圣樹”等罕見特景更會令您駐足其間,留連忘返。景區(qū)內(nèi)建筑群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財神廟坐落其間,集中供奉的文、武財神,藏傳五姓財神及福、祿、壽、喜、千手觀音等數(shù)十尊吉祥神,最大限度地為您展……[詳細]
西江日夜游
  西江日夜游,豪華游輪帶你游歷西江三峽,西起端州白沙龍母廟,東至鼎湖硯洲包公祠,全程20多公里。此間江水柔美婉約,山川雄奇險要,兩岸景色秀麗迷人,民間神話傳說多如珠璣,歷史文化底蘊積淀豐厚,F(xiàn)今西江日夜游由爛柯仙蹤、峽硯清風、桃溪夕照、包公擲硯、羚關古道、江上清風、入出山虎、望夫歸石、歸猿古洞、江堤塔影、江樓浩氣、白沙夜月、龜頂松蔭等數(shù)十處景點組成,是融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qū),“峽硯清風”更為自明朝1431年肇慶八景評選以來唯一歷屆(共6屆約百年一次)入選的景點。西江兩岸物產(chǎn)資源十分豐富,有許多地道名優(yōu)特產(chǎn):端硯、爛柯山茶、肇實、沙浦粉葛、沙清大頭菜、高要金渡草席等;有珍貴動植物:野生吊鐘花、野杜鵑、禾雀花、利是花,西江河鮮、野豬、穿山甲、猴面鷹等;而產(chǎn)自羚羊峽岸邊之老坑硯為四大……[詳細]
肇慶牌坊廣場
  七星巖牌坊始建于1958年,為肇慶市標志性建筑。牌坊廣場設計的色調(diào)是紅色、綠色、天藍色,基本格局是奔放、熱情、開朗。這種傳統(tǒng)模式的格局,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F(xiàn)今,七星巖牌坊、牌坊廣場、彩色音樂噴泉這三者的組合,由于迎合了人們懷舊、幻想和回歸自然的心理,已成為肇慶牌坊廣場文化的一大標志。七星巖牌坊兩側(cè)的建筑物拆除后,代之而起的,是對稱地建造的步級、花壇、磨菇形水簾亭和八字形九級疊式噴泉。正是這些綠色和流動的景點把紅棉樹簇擁的牌坊烘托得更為開闊、明朗、亮麗。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裝飾的霓紅燈流光逸彩,使牌坊更顯瑰麗奪目。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這里都人群如潮,或后照留念,或交流拳術;蚺c少兒嬉玩耍……真是不亦樂乎。牌坊廣場于1994年11月6日正式交付使用。由于牌坊廣場是市區(qū)與星湖的第一結(jié)合部,面……[詳細]
北嶺山砂巖石臼群
  廣東省地質(zhì)局七一九地質(zhì)大隊與肇慶市的地質(zhì)專家在肇慶市的北嶺山盤古坑進行考察時,發(fā)現(xiàn)了由50余個石臼組成的石臼群,其中最多的一組有18個。這是在肇慶首次發(fā)現(xiàn)砂巖石臼群。石臼一般在完整、平直的基巖上出現(xiàn),而北嶺山上出現(xiàn)的這些石臼,卻是在陡峭的溝壑中,較為罕見。專家推測,這些石臼是第四紀后、六七千萬年前產(chǎn)生的,是水夾帶砂石在基巖地帶的凹陷處,經(jīng)過漫長的不斷旋轉(zhuǎn)打磨形成臼。專家們介紹說,石臼群在廣東境內(nèi)極少,北嶺山特有的石臼群地質(zhì)現(xiàn)象將為地質(zhì)研究增添新的課題,石臼群奇特的景觀將為廣大地質(zhì)愛好者、旅游愛好者、探險愛好者提供一個好去處。石臼群周圍的北嶺風光更是優(yōu)美,令人陶醉。……[詳細]
鄧兆祥故居
  鄧兆祥故居在端州區(qū)廠排一街35號,為普通的磚木結(jié)構(gòu)民居,占地面積91平方米,由兩間住房和一小天井組成。鄧兆祥,1903年4月1日出生于廣東省高要縣肇慶鎮(zhèn)雙木棉村(現(xiàn)肇慶市沙街)。11歲考進黃埔海軍學校。1949年2月25日,他與愛國官兵在吳淞口舉行了震驚中外的“重慶”號起義,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行列。在中國近代海軍史上,鄧兆祥是一位有著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在海軍服役長達70余年,堪稱世界海軍之“最”;他有過駕巡洋艦起義的壯舉,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慰勉和接見;他曾擔任過基地、艦隊、海軍副司令員等要職,為人民海軍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先后擔任海軍副司令員、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等職![詳細]
漢謀圖書館
  介 紹 位于端州區(qū)寶月臺,該地為肇慶八景之一的“寶月荷香”。早在宋代,任端州知郡事的包拯便在這里建立星巖書院,漢謀圖書館的前身就是星巖書院的“眾綠廳”。清代時星巖書院改為包公祠,后又改作魁星樓,至民國初因年久失修坍毀。 1917年,新加坡華僑陳祝齡捐資重建魁星樓。1935年,肇慶籍的-高級將領余漢謀捐資改建并贈一批古籍,因此更名為“漢謀圖書館”。該樓高二層,綠琉璃瓦歇山頂,磚木結(jié)構(gòu),總面積為400平方米,樓四周設有圓柱回廊。該圖書館面對寶月湖,周圍環(huán)境清幽,是讀書的好地方。 廣東肇慶市……[詳細]
39、肇慶閱江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肇慶閱江樓
  閱江樓又名嵩臺書院。位于肇慶市正東路尾,江濱堤內(nèi)的石頭崗上。此地原建有石頭庵(年代不詳),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間(1431~1435年),將庵改建為嵩臺書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樓以及東西兩廊和號舍。崇禎十四年(1641年)命名閱江樓。明末清初之際,該樓一度塌毀。順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至此,閱江樓基本形成現(xiàn)有格局。此后曾多次修繕。民國期間,該樓屢遭日機轟炸,后樓、西樓破壞尤為嚴重,1959年按原貌重修。1971年大修,將樓面改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樓筑于高約8米的山崗上。坐北向南,為四合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其中院庭面積248平方米。樓高兩層,分南、北、東、西4座。其中北(后)樓比南(前)樓高,東、西兩樓等高。4座樓通過4座耳樓銜接通連。南北兩樓為歇山頂,屋……[詳細]
獅崗炮臺
  獅崗炮臺在端州區(qū)北郊七星巖東北的獅崗,建于1920年,是肇羅陽鎮(zhèn)守使林虎在肇慶所筑的七座炮臺之一。炮臺由三個部分組成:崗頂建指揮部,崗上另有兩個防御工事。指揮部在崗的制高點,為圓形暗堡,直徑2.35米,高l.9米,堡頂丘形,堡內(nèi)有槍眼、壁龕,南面通道口接坑道,坑道平面為曲尺形,全長24.6米,寬1.5米。崗西北有防御工事,共有暗堡兩座,各有坑道連接;崗東北的防御工事則以洼地掩體為中心,呈丁字形;三個暗堡分別在坑道的末端,暗堡的結(jié)構(gòu)與當?shù)仄渌谂_大致相同。廣東肇慶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