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黄色成人,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丁香六月天婷婷,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成人在线第一页,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駐馬店市 > 新蔡縣旅游

新蔡縣旅游景點介紹

1、水韻天街 AAA
水韻天街
  水韻天街項目總規(guī)劃占地1200畝,總建筑面積75萬平米,總投資38億;項目是一個文商旅定位的城市休閑旅游綜合體,項目按業(yè)態(tài)劃分為七大板塊,有美食坊區(qū)、文創(chuàng)園區(qū)、國學教育園區(qū)、陸地樂園和大型水樂園區(qū)、院線娛樂區(qū)、沿湖風情休閑區(qū)、民俗客棧區(qū)等。是集文化、旅游、娛樂、休閑、商業(yè)、居住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整體建成后將是新蔡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既可以彰顯城市歷史文化脈絡,同時又能滿足商戶經(jīng)營需求、消費者消費需求的文旅天街![詳細]
蔡洪坊酒文化園
  河南蔡洪坊酒業(yè)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新蔡縣國營酒廠,始建于1950年,2010年企業(yè)完成改制。企業(yè)憑借資本實力、品牌優(yōu)勢、商業(yè)渠道和現(xiàn)代化的科學管理及營銷手段,使古老的蔡酒美名遠揚。如今,蔡洪坊酒業(yè)新廠區(qū)已經(jīng)通過相關部門審批,規(guī)劃面積260畝,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投資4.8億元,通過一系列的戰(zhàn)略投資和優(yōu)勢擴張,蔡洪坊酒業(yè)將成為駐馬店白酒行業(yè)的新標桿。蔡洪坊酒文化園共分為《紅色印記》、《蔡國酒史》、《十糧九曲》、《金色酒糧》、《調酒大師》、《蔡國酒坊》、《踏酒行歌》、《酒色酒香》、《蔡酒銀行》等九個景點,你只要在游覽廠區(qū)時,在相應的地方蓋上通關酒文,按順序找到蓋章點,集齊9個印章,即有“蔡洪坊大禮包”一個。蔡洪坊酒業(yè)現(xiàn)有員工200余人,其中技術人員30人,高級工程師5人、中級技術人員12人。有整套……[詳細]
毛城故城遺址
  毛城故城遺址位于新蔡縣余店鄉(xiāng)韓店村。年代為余店鄉(xiāng)韓店村。2016年1月22日毛城故城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郭冢遺址
  郭冢位于新蔡縣城西南4公里關津鄉(xiāng)沈莊村,高9米,占地40000平方米,呈圓形,文化層較厚。其地表分布器物較密,有鑿壯素面陶質鼎腿、細繩紋矮足底襠鬲腿、細繩紋陶壺、紅彩陶喇叭形高足杯、旋紋平底黑陶罐、黑繩紋僉口甕口沿等。還有穿孔半月石刀、石廉、素面陶紡輪鋸齒形蚌鐮、石錛、殘磨石器、骨錐以及大量蚌殼、蛤蜊、獸骨、鹿角、殘?zhí)掌取1辈慷喾植技t燒土,陶片灰陶多紅陶少。從遺址揀選的陶片判斷,遺址從新石器時期延續(xù)到春秋、戰(zhàn)國、漢代、宋代至明代。1988年8月16日,該遺址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辛亥革命烈士紀念祠
  辛亥革命烈士紀念祠位于新蔡縣城北大街路東,是老同盟會員為在辛亥革命中壯烈犧牲的烈士建立的一座帶有月臺的五間古式瓦房,1943年落成,門前一副楹聯(lián),上聯(lián)是:崇功報德告慰忠魂幸為余生償宿愿;下聯(lián)為:救亡圖存責在雙肩未敢后死易初心。2007年10月被列入“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間建筑保護名錄”。……[詳細]
  周冢遺址位于新蔡縣城西5公里黃樓村委,東南至黃樓村465米,南至小委孜村540米,西南至化莊村705米,北臨小洪河。遺址西北東南向原為一個遺址,由于水土沖刷,斷斷續(xù)續(xù)分為3節(jié)。西半部被沖斷,后人把西邊稱周冢,中間稱平冢,東南部稱黃冢。周冢高6米,東西長56米,南北長47米;平冢東西長90米,南北長182米;黃冢東西長123米,南北長203米。3處總面積為44960平方米。遺址形狀不規(guī)則,灰土、文化層較厚,文物散落較密,延續(xù)時間較長。1953年北京考古專家裴文中來此考察,鑒定為商周遺址。周冢遺址是一處商周文化等不同時期的大型文化遺址,2008年6月被公布為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7、泮池
泮池
  “泮池”是位于新蔡縣文廟內大成殿和欞星門之間的半圓形水池,是官學的標志。依古禮,天子太學中央有一座學宮,稱為“辟雍”,四周環(huán)水,而諸侯之學只能南面泮水,故稱“泮宮”。據(jù)史料載:“池岸周三丈,護以月墻,妥以石梁,梁下鑿井以受眾流,從是而地出冽泉,天降甘雨,滿而不溢,積而不腐。矧其風氣沖和,百物奠麗。翔而來者,有鳶;潛而泳者,有魚;蔚而茂者,有芹!薄般亍毙螤顬榘雸A,不盈不虧,又意為孔子提倡學無止境,學問就像這半圓的池水,永遠也不可能成為滿圓形,后來又被稱之為“學!,衍生出了“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名句。樊金鳳攝……[詳細]
劉鄧大軍渡河處
  劉鄧大軍渡河處位于新蔡縣佛閣寺鎮(zhèn)張康村。1947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戰(zhàn)略防御轉入戰(zhàn)略進攻,-、-率領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主力跨過黃河南進,蔣介石調集重兵在新蔡和正陽兩縣交界處的汝河南岸堵截,妄圖將我軍殲滅于汝河以北。8月23日下午,-發(fā)出“狹路相逢勇者勝,要不惜一切代價堅決打過去”的戰(zhàn)斗號令。我軍在當?shù)厝罕姷挠辛χг拢ハ氯旰幽习兜臉蝾^堡——大、小雷崗。至翌日下午4時,劉鄧大軍先頭部隊50000多人和200多輛軍車從新蔡縣佛閣寺鎮(zhèn)張康村強渡汝河,擺脫了后方追兵,千里躍進大別山,直逼-統(tǒng)治中心南京,加速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樊金鳳攝……[詳細]
辛亥革命烈士祠
  辛亥革命紀念祠為紀念辛亥革命烈士而建的專祠,原為辛亥革命同盟會會員閆子固和劉粹軒(同盟會河南支部長)二烈士所建,譽為二英祠,后來得知同盟會會員單希古也壯烈犧牲,故又稱三英祠,接著查出新蔡犧牲的還有許多辛亥革命烈士,因此,又更名為“烈士祠”。烈士祠,座北朝南,面闊五間,單檐硬山式重梁小瓦磚木結構,高臺基建筑,前有月臺,面闊五間,當心間闊3.65米,梢間3.9米,盡間3.9米,通進深7.20米,梁柱12根,柱圍1.15米,青石素面柱礎。祠全長21.4米,寬9.3米,墻厚0.68米,檐深0.68米,高12米,面積為203.67m2。室內陳設著烈士靈牌,門兩旁有任芝銘手書對聯(lián):上聯(lián):崇功報德告慰忠魂幸為余生償宿愿下聯(lián):-圖存貴在雙肩未敢死后而初心門首豎匾上鐫:烈士祠該祠創(chuàng)建一波三折。北伐大革命后,經(jīng)……[詳細]
新蔡宋氏祠堂
  祭祀場所。宋氏祠堂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后焚于兵。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建,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宋氏祠堂由大門、石旗桿、臥隱堂、南廂房、迎暉堂、含元樓等建筑組成,占地面積1000余平方米,祠堂座西朝東,主體建筑“迎輝堂”座西朝東,為宋氏祠堂祭祖之地。篛單檐硬山式、一斗三拱重梁磚木結構建筑,面闊五間,長18.5米,寬10米,高12米,走廊寬1.1米,墻厚0.45米,當心間3.96米,梢間3.05米,盡間3.55米;進深8米,格靈門窗20扇,柱16根,俱為青石素面柱礎。“迎輝堂”前,南有“南廂房”,座南向北,面闊三間,北有“臥隱堂”,座北向南,面闊3間,建筑形式與“迎輝堂”相仿。前有大門5間,座西向東,面臨北大街,院中立旗桿1根。后院建有“含元樓”,為三間三層樓房建筑,系宋祖半藏書……[詳細]
蔡國制幣爐遺址
  古代生產(chǎn)工作坊。春秋蔡平侯建造的制幣作坊,所制貨幣是用金塊、青銅鑄郢爰、蟻鼻等。1982夏從制幣爐遺址出土的郢爰(亦稱爰金、金爰)金質,凈重28克,厚0.4厘米,二連餅長3.1厘米,底寬1.8厘米,面寬1.4厘米,面鑄橫排篆“郢爰”二字,系戰(zhàn)國時楚國通行貨幣,國家一級文物!缎虏炭h志》載:“制幣爐遺址,位于縣城東門外北側200米處,今名爐巷。暴雨過后,常有碎金塊、片露于地面。系戰(zhàn)國時期楚國制幣爐遺址!睋(jù)傳,隨王朝末年(煬率大業(yè)七所即公元611年)多處暴發(fā)農民起義,程咬金等十八兄弟率義軍上反皇帝,下反-,殺富濟貧,深受民眾歡迎。以軍師徐茂功之計,在該地用蔡平侯的制幣爐和金庫中存放的黃金鍛碎裝制成“花筒”,在古城鬧市區(qū)趁正月十五和古廟會等盛大節(jié)日夜晚,把碎金放出,噴撒四方幾百米。程咬金意在永遠……[詳細]
新蔡娘娘墳
  娘娘墳,是大明朝末年(公元1644年)弘光太子的貴妃羅氏的墓地,俗稱“羅娘娘墳”。明朝末代皇帝崇禎17年,農民義軍圍攻北京城,滿清朝庭也欲坐朝北京,明王朝搖搖欲墜,崇貞太子弘光及家眷提前逃往南京(續(xù)建南明朝),“九門提督”李相成護送,路過李相成故鄉(xiāng),新蔡李家集鎮(zhèn)。羅娘娘隨軍日夜兼程,長途跋涉,旅途勞累,身患重病,不能前行,就留居于此,隱姓埋名,醫(yī)治病情。數(shù)月后,久醫(yī)不愈,死于非命,埋葬于集南“清涼寺西百米處”,后人稱之為“羅娘娘墳”。因羅貴妃酷愛白免、水鴨,為紀念貴妃娘娘,幾百年來,當?shù)厝罕娂壹叶囵B(yǎng)白免、水鴨。既景觀,又經(jīng)濟實惠,其名吃“紅燜免肉”、甕烤板鴨是淮西品牌兩大菜謠![詳細]
新蔡清涼寺古文化遺址
  古人類活動場所,遺址呈75米×75米正方形,高5米。黑土和少量紅燒土,文化層較厚,延用時間較長。地表到處布滿陶片、蛤蜊、獸骨和磚瓦,有殘石錛、殘?zhí)占忀、殘骨錐,劃紋紅陶板狀鼎腿,青石斧、扁錐狀紅陶殘鼎腿,灰陶繩紋短檔短足錐形尖足鬲腿,加砂紅陶繩紋柱狀平足鬲腿,灰陶繩紋扁園形平足鬲腿,紅陶指窩紋殘柱狀鼎腿,灰陶繩紋平底罐底部,紅陶附加堆紋殘片,灰陶附加堆紋殘片,敝口稍卷沿鼓腹繩紋平底罐底部,平翻沿劃紋灰陶罐殘部,灰陶水器耳等,其中灰陶水口耳造型十分奇特,單從耳部來看,是兩期制成,先用泥條制成條耳,待半干時插入耳的部位,然后用泥糊將耳加厚拋光,變?yōu)榉识,其泥條徑1.8厘米,兩點距2.3厘米,再復加泥把耳加厚加寬,豎7厘米,橫5厘米,厚3.3厘米,耳孔2.7厘米×2厘米,呈豎扁園耳孔,耳外輪寬2.……[詳細]
老沈崗古城
  楚漢故城城址。老沈崗遺址中間高四周低,呈龜背形,南北寬621米,東西長823米,略呈長方形,占地約51.1萬平方米。該遺址文化層厚3.5米,出土文物有三棱黃銅箭頭,布幣“大布黃千”、玉石筆架、黑釉瓷罐、雙層底瓷燈等。解放前,古城四方尚有橋四座。相傳,此地古為樓州城,因城內不能建獄,官衙遂遷,城漸廢。1984年文物普查組在此發(fā)現(xiàn)一個碑座和一塊隱約現(xiàn)出“邑”字的殘碑,初步認定該故城始建于楚漢。據(jù)清《新蔡縣志》載:沈崗公楚令尹沈諸良別墅。沈諸梁,字習商,春秋末楚國大夫,因封葉邑稱葉公,有“葉公好龍”的寓言故事。老沈崗故城位于新蔡縣城東南12.5公里的頓崗鄉(xiāng)沈崗行政村老沈崗村東頭![詳細]
  早商古文化遺址,遺址東南西北呈長方形。東西長335米,寬261米,高1-4米,面積72360平方米,南高北低呈斜坡狀,文化層較薄,大部為黃焦土,西北部多紅燒土。地表散布有柱形鼎腿。加砂鬲腿,灰陶罐口沿,柳葉形石箭簇甑底,陶翁口沿,紅陶搬等。紋飾多見蘭紋,附加堆紋、指紋等,灰陶多紅陶少,陶胎較厚。1985年文物普查時鑒定為商周文化遺址。位于新蔡縣城西南28公里的佛閣寺鎮(zhèn)吳崗村委前康店村西北500米處,距明臨路僅1公里,距駐馬店市95公里,距查岈山風景區(qū)120多公里,距薄山湖風景區(qū)110多公里,距銅山風景區(qū)150多公里![詳細]
壺丘故城遺址
  故城位于新蔡縣城東南14公里宋崗王里店村委。遺址北靠鄭大港港北,緊鄰新練公路,東靠王李店。東西長3公里,南北寬2公里,中部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洼溝,水漲時直通大港把城分為兩半,該城呈水壺狀故稱壺邱城。據(jù)《中國歷史地圖集》載:新蔡城東南有壺邱城!缎虏炭h志》載:春秋魯文公九年(公元前618年)夏,“楚侵陳,克壺丘”。各注俱稱壺丘,在新蔡東南!蹲髠鳌份d:在秦秋時新蔡地曾存壺丘。經(jīng)實地考察:該地表文物分布很廣,東至王里店,地上地下散布大量煉鐵碴,特別是西南部地面流散很多磚瓦碎片。據(jù)漢地群眾說過去鄭大港似條小河終年積水直通大洪河,水陸交通十分方便。故城內北部有一村莊仍叫胡莊(壺莊)。壺丘故城位于新蔡縣東南14公里的宋崗鄉(xiāng)王里店行政村胡莊,緊鄰新練公路,西距106國道4公里,距駐馬店市116公里,距查岈……[詳細]
  曲家?guī)X文化遺址。文物散落地,該冢呈圓形,文化層較厚,高9米,占地4萬平方米。遺址地表分布物較密,有鑿狀素面陶質鼎腿,細繩紋矮足低襠鬲腿,有細繩紋陶壺。紅彩陶喇叭形高足杯,旋紋平底黑陶罐,黑陶紋金口翁口沿等;還有穿孔半月形石刀、石鐮,素面陶紡輪、鋸齒形蚌鐮、石錛、殘磨石器、骨錐以及大量蚌殼、蛤蜊、獸骨、鹿角、陶片等。北部多為紅燒土、陶片灰陶多紅陶少,成品器物少,遺址未探,一九八一年,經(jīng)地區(qū)文物普查隊鑒定為新石器時代屈家?guī)X文化遺址,距今有6000年。該冢位于新蔡縣城西南4公里汝河北岸河塢大閘公路南邊的關津鄉(xiāng)郭冢村東北250米處,東距106國道4公里,北距明臨路4公里,距駐新路5公里。距駐馬店市106公里。距嵖岈山風景區(qū)130多公里,距薄山湖風景區(qū)120多公里,距銅山風景區(qū)160多公里。一九八一年……[詳細]
18、葛陵故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葛陵故城
  戰(zhàn)國時期楚國平夜君成封邑城址。保護發(fā)掘故城及遺址外的古墓葬,對研究戰(zhàn)國時期楚國在這一地區(qū)的軍事、政治、文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葛陵故城,始建于戰(zhàn)國時代,是戰(zhàn)國時期平夜君的封邑所在地,后漢時侯邑銚丹在此建都。據(jù)《后漢書》、《讀史方與記要》載:后漢建武十五年徙封銚丹為侯邑。即:后漢光武帝在建武十五年封銚期(光武帝的一元大將,后漢三杰之一)之子銚丹為侯邑,建都于葛陵城。葛陵故城位于新蔡縣城西北25公里,東接黨湖、南距洪河500米,西鄰奶奶湖,北靠葛陵,古城四面環(huán)水,呈龜背形,南北長1330米,東西寬1200米,占地面積159600平方米。古時城北葛陵水域很大,后漢大將曾在此操練水軍。據(jù)《讀史方與紀要》云:在縣西北、舊時陂方數(shù)十里,漢中平五年,鮑鴻破黃巾于葛陂。西晉永平末,古敕掠予州諸郡,臨江而……[詳細]
新蔡文廟大成殿
  文廟亦稱孔廟,是歷代封建社會對至圣先師——孔子的朝拜祭祀之處,對研究孔孟儒學及其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受到專業(yè)人士的廣泛關注,在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也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新蔡文廟大成殿是文廟的主要建筑,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自李演創(chuàng)建街北,至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朱令如復遷于古城東南隅,兩朝二百余年三易其地。大成殿為五脊單檐歇山式高臺重梁三進深,磚木結構建筑,面闊五間,高9.2米,寬18.5米,進深9.8米,重梁起架,梁柱直徑0.40米,柱礎為青石,直徑0.43米,方坐0.72×0.72;彝吒岔敿t磚砌墻,滾龍背,兩端龍頭昂伸,斗拱為一斗三升,四角外翹,鐵鐘高懸。前壁為透花木欞門,門上雕有八仙圖案,格窗。殿內后墻正中四尺高的神臺上,置精作木質神龕,正中端坐孔子青銅像(此像為……[詳細]
20、蔡平侯墓
  蔡平侯墓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蔡國第十九代國王蔡平侯的墓地,被后人稱之為盤冢,占地10余畝,高6米的大冢。墓前立碑兩通,分別為蔡平侯之墓碑和平侯簡歷碑,墓周圍有龍柏、松、楊百余棵,蒼翠環(huán)冢。據(jù)《管蔡世家》載,公子棄疾滅蔡后襲擊了楚靈王自稱楚平王,楚平王為拉攏自己勢力,復立蔡靈侯少子姬盧為平侯,蔡平侯為依附楚遷都呂地改稱新蔡,以別舊都。蔡在新三代,即平侯、悼侯、昭侯,楚昭王時逼蔡昭侯遷都吳地壽春。蔡平侯治理新蔡人口、經(jīng)濟、文化均有較大發(fā)展,于公元前522年因操勞過度病死,殯于此。蔡平侯墓為蔡氏祭祖處,國內外蔡氏宗親年年燒香祭奠,自1995年以來,先后有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新加坡、香港、臺灣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蔡氏宗親300余人次到新蔡進行尋根謁祖,其中馬來西亞蔡氏宗親會分別于1995年、200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