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樂廳位于廣州二沙島,造型奇特的外觀,富于現(xiàn)代感,尤如江邊欲飛的一只天鵝,與藍天碧水渾然一體,形成一道瑰麗的風景線。這座以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名字命名的音樂廳,占地1.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設有1500座位的交響樂演奏大廳、460座位的室內樂演奏廳,100座位的視聽欣賞室,和4800平方米的音樂文化廣場。整體建筑為雙曲拋物面鋼筋混凝土殼體,室內不吊天花板,做到建筑空間與聲學空間融為…[詳細]
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是一個位于英國倫敦西敏市區(qū)騎士橋的藝術地標,演奏廳從1871年開始啟用,是倫敦城內最古老的音樂廳。它的外觀仿造羅馬圓形大劇場的紅磚建筑,在眾多建筑中獨樹一幟;始野柌匾魳窂d本來被稱為中央藝術科學大廳(The Central Hall of Arts and Sciences),但被維多利亞女王改名為皇家阿爾伯特藝術科學大廳(Royal A…[詳細]
深圳音樂廳是深圳市文化設施中的標志性建筑,它坐落在深圳市福田中心區(qū),占地面積26,345平方米,建筑面積41,423平方米,由享譽國際建筑界的日本著名建筑大師磯崎新先生主持設計,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專為演奏音樂而設計建造的專業(yè)音樂廳。國內最先進的純自然聲音樂廳之一深圳音樂廳由演奏大廳、小劇場和其他附屬設施組成。演奏大廳是目前國內規(guī)模較大的純自然聲演奏大廳,呈峽谷梯田式,總面積2323平方米,有1680…[詳細]
作為建筑界新秀的加泰羅尼亞建筑師蒙塔奈爾對于巴塞羅那的建筑有兩項最出色的貢獻,即帕勞音樂廳和圣保羅醫(yī)院。帕勞音樂廳是加泰羅尼亞現(xiàn)代建筑的代表作,它是色彩、光線和結構的完美組合。色彩來自音樂廳從里到外光滑的馬賽克和五光十色的玻璃;光線之美在于大廳天井龐大的吊燈,它光芒四射、獨有氛圍;舞臺上方還有惟妙惟肖的奏樂天使雕塑,這是“西班牙現(xiàn)代主義建筑最完美的作品”。圣保羅醫(yī)院建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正是西…[詳細]
奧林匹亞音樂廳是法國巴黎的一個音樂廳,位于巴黎第九區(qū)嘉布遣大道28號。它成立于1888年,由紅磨坊的創(chuàng)辦人約瑟夫•歐勒建立,是巴黎最古老的音樂廳,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廳之一,它的顯著標志是一個巨大的紅色發(fā)光字母,寫著它的名字。除了音樂表演,奧林匹亞也舉行各種娛樂活動,包括馬戲、芭蕾舞和輕歌劇。從1929年至1993年的這段時間里,奧林匹亞音樂廳經(jīng)歷著不同程度的跌宕起伏,曾經(jīng)成為電影院…[詳細]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于1888年開幕,舉行了一場有120位音樂家組成的交響樂團和500人制合唱團參與的音樂會,演出了華格納、韓德爾、巴哈和貝多芬的作品,聲勢浩大。它是一個世界級的音樂廳,廣受好評,音響效果是世界上最好的,與波士頓交響樂大廳、維也納金色大廳一同被視為是世界最佳音樂廳。建造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的靈感源于萊比錫新布商大廈,華麗而又壯觀,在一片牧草地上拔地而起。音樂廳為典型的古典歐式建筑,屋檐下的…[詳細]
哈羅蓋特皇家音樂廳位于英格蘭北約克郡哈羅蓋特,是一個皇家藝術表演音樂廳和歌劇院,其所在歷史建筑已經(jīng)被列為英國二級登錄建筑。在以工程發(fā)明家薩姆森•?怂勾I的捐贈下,哈羅蓋特皇家音樂廳建成后于1903年對外開放,而最初名叫卡薩爾(Kursaal)。這棟建筑由當時最多產(chǎn)的劇院建筑師羅伯特•貝拉和弗蘭克•麥吉共同設計,建成之初并未用于舉辦藝術表演,而是用作盛大的招待會…[詳細]
魯?shù)婪颍蛱乜藸栆魳窂d位于德國北萊茵-威斯特-州比勒費爾德市,至今仍代表著這座東威斯特-大都市強大的公民精神、突出的責任心以及意義重大的文化生活傳統(tǒng)。早在1925年,厄特克爾家族就對比勒費爾德這座城市提出了一份崇高的提議:他們想出資為自己的家鄉(xiāng)籌建一個大型的音樂會建筑,以紀念公司創(chuàng)始人之子魯?shù)婪颍蛱乜藸柌┦浚―r. Rudolf Oetker)——這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于1916年逝世的音樂愛好…[詳細]
喜力音樂廳坐落于阿姆斯特丹,鄰近阿姆斯特丹球場,主要用于演唱會使用,更加側重于流行音樂演唱會,幾個知名的樂隊曾在此演出,如幻化結構樂團(Alter Bridge),此外,荷蘭的娛樂公司也會每年在此舉行幾次大型活動。喜力音樂廳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可容納5500名觀眾,而之后的慶功宴或派對則在另一個小廳舉辦,約可容納700人。由于音樂廳為流行音樂而設計,所以燈光設施和音響設備都是世界一流的,受到了…[詳細]
青島音樂廳位于青島市蘭山路1號,南與棧橋隔街相望,西與百年老街中山路相鄰,始建于1934年,建筑面積1500多平方米,是一座優(yōu)秀的現(xiàn)代歐式建筑。2006年,青島市市南區(qū)根據(jù)市委、市政府關于文化建設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全市“音樂殿堂”建設的空間布局,圍繞市文化局提出“改造要與中山路改造工程相結合,與我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能滿足舉辦全國小提琴比賽的需要,滿足奧帆賽及市民欣賞高雅音樂的需要”的改造思…[詳細]
波爾圖音樂廳也被稱之為“波多音樂廳”,是葡萄牙波爾圖市內的主要音樂廳。音樂廳由荷蘭建筑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設計,是2001年歐州文化首都計劃的一部份,由于外型特殊,已成為波多市內的重要代表建筑。波爾圖音樂廳座落于車水馬龍的市中心,設計在國際上備受贊譽,被譽為是庫哈斯設計過最美的建筑。波爾圖音樂廳相當有資格成為近一百年內最經(jīng)典的音樂廳建筑之一,代表性與地位可和畢爾包…[詳細]
音樂廳廣場坐落于慕尼黑中部,是一個大型的美麗廣場,名字源于曾經(jīng)位于此的音樂廳,音樂廳建造于1826年至1828年,在1944年的空襲中遭受到嚴重的破壞,之后作為政府辦公大樓使用。音樂廳廣場上的知名建筑物非常的多,有里奧•馮•科倫茲修建的統(tǒng)帥堂(Feldherrnhalle)、布林納街盡頭的王宮花園大門、王宮花園“巴扎大樓”、音樂廳(建于1826年至1828年,目前為巴伐利亞…[詳細]
湯姆遜音樂廳坐落于安大略省的多倫多,于1982年對外開放,由加拿大設計師阿瑟•埃里克森(Arthur Erickson)同其他兩位設計師一起設計,是加拿大多倫多交響樂團的主要演出地,經(jīng)常在此上演精彩絕倫的音樂會。湯姆遜音樂廳的名字源于加拿大媒體企業(yè)家湯姆遜(Roy Thomson),他捐助了450萬加元修建音樂大廳。音樂廳是一個矩形高層建筑,內部裝飾的金碧輝煌,可以容納2630名觀眾觀…[詳細]
阿迪庫斯音樂廳位于雅典衛(wèi)城入口的南側,建于羅馬時代,古羅馬富人阿迪庫斯為了紀念其妻子修建了這座劇場,至今保存得十分完整。最初阿迪庫斯音樂廳是可容納5000多人的戶外劇場,最新修復的觀眾席可容納6000余人,是雅典節(jié)日-的重要場所之一,現(xiàn)在還在不定時舉辦戲劇、音樂、舞蹈演出。阿迪庫斯音樂廳是三層式的建筑結構,半圓型的劇場直徑38米,在任何一點都能聽清楚舞臺上演員的臺詞及音樂席的表演。阿迪庫斯音樂廳是…[詳細]
維多利亞劇院和音樂廳是由一個公共走廊和大鐘樓連接起來的兩座白色維多利亞式建筑,左邊是維多利亞劇院,右邊是維多利亞音樂廳,于1992年被列入國家古跡,成為眾人參觀的對象。維多利亞劇院建立的比較早,以英國女王的名字命名,1901年在劇院的左邊建造了維多利亞紀念堂,于1978年改名為音樂廳。1906年開始建造兩棟建筑之間的鐘樓,鐘樓高54米,寬4米,重1000公斤,將左右兩棟建筑緊密連結。鐘樓高大巍峨但…[詳細]
臺灣音樂廳位于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右側,屬臺灣中正文化中心的一部分,是臺灣最重要的音樂表演場地之一,與臺灣戲劇院合稱為“兩廳院”。它整體采用中國傳統(tǒng)明清殿堂式建筑模式,外觀上擁有歇山式高低二層屋頂,極具活潑線條之美。臺灣音樂廳內有三層共計2074個席位,因為墻面樓座及地板都采用光滑設計,把較多的聲音反射出去,所以整個音樂廳的殘響控制在1.7至2.1秒,符合國際級標準,觀眾不論坐在哪個位子上,都可以聽到…[詳細]
廣西音樂廳是廣西民族藝術宮的核心部分,是廣西唯一專業(yè)的音樂廳,媲美上海、北京、星海等國內著名音樂廳,是弘揚中外高雅音樂文化、對外文化交流的極佳場所。廣西音樂廳在全國乃至東南亞都屬一流的音樂廳,擁有666個座位, 整體采用全實木裝修,整體建筑均參照國際先進的建筑理念,整體擴音均依靠建筑本身自然擴音,但考慮到實際情況也采用了少量擴音設備。其高雅莊重的視聽環(huán)境、最佳的聲學設計,能使聽眾在自然聲的演奏中,…[詳細]
天津音樂廳是小白樓地界內的標志性建筑,原名平安電影院,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一直從事電影放映事業(yè)。這里承載了不少老天津人的回憶。在新天津音樂廳里,能零距離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演出及各色劇目。然而,這幢全白大氣的歐式建筑也成了不錯的取景地,不少新人拍婚紗照都選擇來此。 用時參考2-3小時交通 地鐵一號線小白樓站,或乘13、826、858、860、866、953、963、觀光1路等公交車可直達。 …[詳細]
鼓浪嶼是音樂之島,所以如果你喜歡音樂,不妨去鼓浪嶼音樂廳看看。這里環(huán)境優(yōu)雅,經(jīng)常會有著名鋼琴家來此演出,已成為廈門市接待音樂演出的重要場所之一。晚上還有免費的音樂表演可看。音樂廳主體建筑掩映在古老的樟樹及榕樹下,一年中常常不定期地舉辦一些室內樂、古典音樂演奏會等。主體建筑主要包括:前廳、演出大廳(舞臺、觀眾廳)、貴賓室、化妝室、鋼琴室及聲光控制室;附屬設施主要包括:琴房樓、中央空調機房、配電室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