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墩窯址位于舊縣鄉(xiāng)六墩村李源自然村北側約300米葫蘆山山坡上,松溪至慶元公路西側。元代,該山大體呈南北走向長條形山崗,南北長約70米、東西寬約30米,面積約2000平方米,其產品以燒青瓷為主,器形有碗、盤、碟、杯、盅等,屬龍泉窯系。保護范圍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六墩窯址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安口楊家溝瓷窯址 位于華亭縣安口鎮(zhèn)楊家溝村西側。面積約1萬平方米,遺址長150、寬70米。未發(fā)掘窯爐形制不詳。采集有圓錐形七孔匣缽、墊片。另有明清時大量施弦紋、劃紋的斂口缽、碗、碟等。瓷質較粗,胎呈青黃,釉多黑、黃、綠等色。窯址保存較好,對研究瓷器燒制技術和隴東手工業(yè)發(fā)展狀況及社會經濟情況有重要價值。…[詳細]
閔口古瓷窯址,位于樂平市北35公里的涌山鎮(zhèn)閔口村五幛廟山,1982年發(fā)現,屬宋代影青瓷窯,窯址面積約1800平方米,瓷片堆積達1.5米。窯址未經發(fā)掘,從揀選的遺物標本分析,器物以碗、盤、碟、盞為大宗,全屬影青瓷。胎質堅白純細,采用一器一匣的仰燒法裝燒。瓷片上均不見有任何紋飾,類似窯址在該地區(qū)尚有多處![詳細]
鹿角窯址時代為五代—宋。位于岳陽市南25公里的三籠磯、陶家咀、九馬咀、萬石湖等17處,面積約16平方公里,此窯對探討洞庭湖地區(qū)陶瓷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窯室有龍窯、圓窯兩種。龍窯大部分為南北向,窯具有匣缽和支墊等。以吉祥湖2號窯為例:窯床西低東高,通長20.5米,寬1.55米。青磚墻、楔形磚券頂、頂寬1.8米。青磚底,作龜背形橫起,其上鋪細砂。在2*1.55米的深溝0土了擂缽6件,缽3件,罐…[詳細]
立地坡窯址·宋~明·銅川市印臺區(qū)陳爐鎮(zhèn)立地坡村。保護范圍:東至坡前階地以東80米,西至寺坡坡底以西80米,南至寺坡轉彎處以南40米,北至瓦窯溝邊以北4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西外延100米,南、北外延50米。2003年,立地坡窯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桂平窯址級別:省級時代:宋代地址:位于桂平市西山鎮(zhèn)西山村境內保護范圍:北起官沖坑口,南達西山鎮(zhèn)政府,西至西山腳,東至廣場均屬窯區(qū)范圍,窯區(qū)范圍內為保護范圍。建控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為控制建設地帶。公布文件號: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委員會文件 (33)?會文字第2號…[詳細]
王北窯遺址,位于原平市東社鎮(zhèn)王北窯村南約1000米的丘陵坡地上。東西長約3000米,南北寬約500米,分布面積約150萬平方米。地面采集有龍山文化泥質紅陶和泥質灰陶殘片,紋飾有粗繩紋和細繩紋,器形有豆等。1985年,原平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容摘自(《忻州文物薈萃》![詳細]
偉揚窯址級別:縣級時代:宋代地址:位于桂平市羅秀鎮(zhèn)偉揚村下廟、馬鹿塘和赤泥嶺等一帶土嶺上。保護范圍:南起桂(平)容(縣)公路邊,北界馬鹿嶺,東韋下廟,西至赤泥嶺一帶為保護范圍。建控地帶: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相同。公布文件號:桂平市人民- 潯政布[1996]8號…[詳細]
墅元頭窯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隋、唐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位于洛舍鎮(zhèn)墅元頭村西南30米。面積約100平方米。龍窯。青瓷、黑瓷合燒。地表采集有盤口壺、雞首壺、敞口壺、硯、碗、罐等瓷片。胎質堅硬致密,呈灰色或灰黃色。釉不及底。窯具有筒形支座等。…[詳細]
白音高洛窯址位于巴林左旗東白音高洛屯,為遼代上京地區(qū)著名的窯址之一。面積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500米。地表散布大量的瓷片,品類以黑釉、茶綠釉器為主。窯室平面多呈馬蹄形,窯壁為土坯所筑。窯址中除窯室外,尚發(fā)現有選料場,堆積有10公分厚的紫色碎石料。窯具中有匣缽、支、釘、墊等![詳細]
平和是名蜚中外的明代“青花瓷”(克拉克瓷)的故鄉(xiāng),現還較完好地保存田坑窯址、華仔樓窯址、洞口陂溝窯址、大隴窯址、二隴窯址等古窯址。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縣文物工作者在南勝、五寨等地發(fā)現大規(guī)模明代古窯址群,古窯址遺存十分豐富,現古窯址已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死舜傻奶攸c是寬邊,青花瓷為多,許多瓷器有精美的花鳥蟲魚以及表示吉祥的文字,在盤、碗的口沿繪分格及圓形開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實等,其…[詳細]
轉嘴子南窯址群位于酒泉市金塔縣羊井子灣鄉(xiāng)雙古城村南6.1千米處的沙漠腹地,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10米,南北寬約50米,總面積約5500平方米,遺址范圍內共有窯址12處,地表有大量灰陶片,紋飾為繩紋,器形為壺、罐。該窯址群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fā)現,初步判斷為漢代窯址群![詳細]
歌山窯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唐—北宋 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位于歌山鎮(zhèn)象塘村南山坡至下樓村南山坡。面積約6萬平方米。地表采集唐中晚期產品以玉璧足碗為主,用墊珠間隔疊燒。北宋有碗、罐、盞托、執(zhí)壺等。碗施全釉,釉色青綠。窯具有匣缽、墊圈![詳細]
衡州窯址散布于東陽渡和金甲嶺一帶。是唐朝遺留的古窯,現已發(fā)掘30多處,出土文物有雙嘴壺、盤口壺、喇叭壺、扁壺、蓮花紋碗、菊花印紋碗、雙系缸、四系缸、碟、碾槽、網墜等。多呈米黃、豆青、胎壁偏重紫灰、鐵灰色。出土器物品種繁多,造型優(yōu)美。1974年衡州窯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社步窯址級別:縣級時代:宋代地址:位于桂平市社步鎮(zhèn)寧江村和清石村之間的土嶺上保護范圍:以窯堆為中心,以堆的邊線向外擴15米的范圍內為保護范圍。建控地帶:保護范圍外擴15米為建設控制地帶。公布文件號:桂平市人民- 潯政布[1996]8號…[詳細]
湖田古瓷窯址:湖田窯是景德鎮(zhèn)古窯,位于景德鎮(zhèn)東南竟成鄉(xiāng)湖田村。湖田窯創(chuàng)建于五代,燒制青瓷和白瓷。元代燒制的湖田窯瓷器略帶黃黑色,形式古雅,在浙江很流行。明代以民用青花瓷為主。湖田窯在明朝中葉結束,前后歷六百余年,反映了景德鎮(zhèn)近七個世紀的制瓷技藝和發(fā)展過程![詳細]
黃泥坳窯址年代為唐至宋,位于全南縣陂頭鎮(zhèn)黃塘村楊溪村小組。2018年12月4日,黃泥坳窯址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窯嶺村窯址級別:縣級時代:宋代地址:位于桂平市蒙圩鎮(zhèn)順東村窯嶺屯內 保護范圍:窯嶺村內、村東南的郁江河岸、村東頭的南蛇嶺等處所有的空堆為保護范圍。建控地帶: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相同。公布文件號:桂平市人民- 潯政布[1996]8號…[詳細]
桑園窯址·唐代·富平縣宮里鎮(zhèn)橋北村桑園組西。保護范圍:東至磚窯址以東50米,西至溝畔,南至構件窯址以南100米,北至磚窯址以北2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面外延50米。2003年,桑園窯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