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納哥大教堂(Cathédrale de Monaco)始建于1875年,建筑風格為當時風靡一時的羅馬-拜占庭風格, 它的價值尤其體現(xiàn)在它的引人注目的一整套文藝復(fù)興之前時期的尼斯藝術(shù)家作品。摩納哥大教堂葬著摩納哥皇親國戚,也是公主王子的墓地?赡芤鸶嘞胂竦氖窃(jīng)的加冕禮,以及蘭尼埃三世和格蕾絲在這座教堂里舉行的世紀婚禮。在摩納哥大教堂游客可參觀迄今1500年的尼斯畫家布雷阿(Louis Bré…[詳細]
余慶堂黟縣屏山村建于1600年前后(明萬歷年間),占地480平方米。大門朝南,正面是水平型高墻。用水磨磚砌成的雙柱三樓大型貼墻牌坊,高約10米,磚柱寬50厘米,呈梭形。月梁磚雕細致精美,簡樸大方。兩層樓檐,層層挑起,承以斗拱,整個牌坊造型的主從、疏密,互為拱托比襯,相得益彰。高大的石庫門坊里,是方磚鋪面的厚實大門,方磚銜接處,全部用鐵皮壓縫,成斜方格形,每塊磚中央都釘有圓頭大釘,顯得宏偉莊嚴。祠堂…[詳細]
弗里德里希韋爾德教堂建造于1824年至1831年間,是德國第一座新哥特式教堂,由以設(shè)計新古典主義建筑著稱的建筑師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設(shè)計,是其最得意的建筑之一。這個紅色外觀的大教堂內(nèi)部氣勢宏偉壯觀,讓人贊嘆不已。目前,教堂是柏林國家博物館建筑群的一部分,展出老國家美術(shù)館18世紀末期至19世紀中期德國雕塑收藏。教堂內(nèi)分布的…[詳細]
介紹 圣與斯定堂是由意大利天主教與斯定教會,于1586年來澳傳教時興建的,三年后歸葡國人所有。是本澳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也是澳門首間以英語傳道的教堂! 〗烫糜1825年重修,外形壯麗雄偉,內(nèi)部裝潢寬敞闊大,以大理石建成的祭壇上有一座耶穌背十字架的雕像。教堂內(nèi)每年舉行苦難耶穌圣像巡游活動! ∮嘘P(guān)圣奧斯定教堂傳說紛紜,據(jù)說當?shù)裣癖唤烫秘撠熑耸咳⊥鹘套,它會神奇地回到圣奧斯定教堂的祭壇上。因此,…[詳細]
介 紹 為紀念美國-總統(tǒng)亞伯拉罕·林肯而建。林肯對黑奴解放作出了偉大的功勛,他在1865年4月14日被刺身亡。紀念堂于1914年破土動工,完成于1922年。 它是一座仿古希臘巴特農(nóng)神廟式的古典建筑,東西長118英尺,南北寬188英尺,高80英尺,36根古樸的白色大理石圓柱支撐著紀念堂。紀念堂正中是一座高19英尺的林肯坐像,塑像的左首墻壁上鐫刻著林肯在第二次就任總統(tǒng)時的演說辭,背后的石壁上刻著五行…[詳細]
東門劉氏祠堂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東風社區(qū),年代為清雍正年間(1723-1735),類別為古建筑。該祠堂位于城南東風社區(qū)三姓路。始建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清雍正年間(1723-1735)依明代舊制重建,民國初重修。坐西北向東南,為磚木結(jié)構(gòu)廊院式建筑,進深45.5米,面闊14.6米,占地面積664.3平方米。該祠堂依坡地之勢自低而高,層層遞增,為穿斗抬梁式梁架,青瓦雙坡頂,頂脊兩端為鵲尾翹…[詳細]
介 紹 巖石教堂是幾乎所有造訪赫爾辛基的游客的必游之地。這座聞名歐洲的教堂是從一整塊巖石中開鑿出來的,由著名設(shè)計師 Timo 和 Tuomo Suomalainen 設(shè)計,1969年完工。站在教堂外,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巖石,看不到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頂和鐘樓,只有一個直徑20多米的淡藍色銅制圓形拱頂暴露在巖石的最上面。教堂的屋頂由100條放射狀的梁柱支撐,同時鑲嵌透明玻璃,絲毫感覺不到身處…[詳細]
音樂堂建于1935年,高二層,最初是中學(xué)部禮堂,上層為禮堂,下層為辦公室、理科實驗室,后改作滬江大學(xué)音樂室。建筑為哥特式風格,整座建筑就像是一座精致的教堂。主入口處開尖拱型券門,券拱設(shè)計多層,上方為長方形券窗,套在一個尖拱型的窗套內(nèi),頂部是三角形山墻,兩側(cè)的窗戶上方開基督教玫瑰花瓣型的小窗。外立面窗間飾有簡化的扶壁,頂端凸出小錐塔。轉(zhuǎn)角處的頂端同樣是用小錐塔裝飾。建筑東南立面還設(shè)有雙跑樓梯通向二層…[詳細]
巴列塔大教堂坐落于意大利的南部城市巴列塔,建造于12世紀至14世紀,是羅馬式和哥特式建筑風格的融合體,為巴列塔最重要、最受歡迎的教堂。巴列塔大教堂建造于一座神廟的遺址上,這座神廟是專門為尼普頓(朱庇特的弟弟)而建造的。12世紀的時候教堂開始建造,在12世紀末的時候教堂又增加了高高的尖塔,之后有豎框的窗戶和圓花窗也相繼出現(xiàn)在教堂中。13世紀的時候?qū)烫眠M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部分建筑被建造成為哥特式,直…[詳細]
高州市中山紀念堂位于廣東省高州市中山路,市委大院內(nèi)。1934年,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而建。中山紀念堂采用中西結(jié)合的建筑風格,將中國民族傳統(tǒng)與西式造型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構(gòu)成一個獨具風格的紀念建筑物。該建筑是廣東省內(nèi)保存不多的紀念堂建筑,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中山紀念堂為樓房式鋼筋混凝土建筑,分前、中、后三部分組成。前樓分三層,中樓和后樓為兩層?傔M深39米,總橫面長18.6米,主樓占地面積7…[詳細]
尚志堂吳宅位于城區(qū)西北街,坐北朝南,三路四進。東為正路,現(xiàn)第二進為大廳,面闊三間13米,進深九檁13米。扁作大梁,雕有包袱錦“百蝠流云”。兩山墻細磚貼面。廳前石板鋪地,塞口墻檐下飾清水磚斗三升牌科和拋枋,南有雙面磚雕門樓。廳北為一小園,花木茂盛。第三進為三開間帶兩廂樓廳,樓下軒有包袱錦雕刻。第三、四進樓廳間也有庭園,有亭、廊等建筑。第四進為堂樓。西路現(xiàn)存樓四進和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門樓三座,…[詳細]
甲必丹哥林回教堂位于檳城喬治城的中心地帶,建立于1802年,是由印度穆斯林教徒建立,教堂原本屬方形并附設(shè)長廊及斜脊屋頂,后來經(jīng)過擴建。1926年,由回教和印度教徒捐贈及禮聘而來的建筑師將它髹上摩爾式建筑色彩。甲必丹哥林回教堂是本地區(qū)穆斯林教徒禮拜地方,是檳城最古老的回教堂,具有悠久的歷史,最開始的時候,教堂只有一層,后經(jīng)人們不斷的修改,已經(jīng)變得非常壯觀了。其高高的尖塔直入云霄,是教堂的一個象征,也…[詳細]
在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董口鎮(zhèn)董口村北的黃河堤旁。原是明代所建褒揚宋顯章夫婦孝賢德行的廟堂,因此當時稱為孝烈祠。據(jù)《濮州志》記載:宋顯章,字文光,明正德年間秀才。他很孝順,父親去世后,他守墓三年。辛未(公元1511)年,趙風子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到了董口一帶,有兵士砍伐了宋顯章祖塋地上的樹,宋顯章失聲痛哭。事情傳到趙風子那里,趙風子很是生氣,他下令殺了砍伐樹木的士兵,并曉諭部下說:這是孝子的家鄉(xiāng),誰也不能…[詳細]
黃壇三堂位于浙江省寧?h黃壇鎮(zhèn)黃壇,包括:厚詒堂、益善堂、克紹堂,因每座院內(nèi)各有一堂匾,堂由匾而得名。黃壇三堂系黃壇嚴氏坤房小四房的古民居,分別稱為:金、石、絲、竹,為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間的木構(gòu)架建筑。這里曾是我縣清代古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原有大型民居院落20余處,后因火災(zāi)等原因,目前尚存大型的民居宅院五堂二屋一樓,而全村的古民居遍布,保持著古村的風貌。黃壇三堂都集中于村的北部,形成一個古建群落。它們…[詳細]
水晶大教堂是一座屬于美國歸正會的超級教堂,位于美國加州橙縣的加登格羅夫市!八Т蠼烫谩辈⒉灰馕吨且粋嚴格意義上的駐扎主教的主教座堂,這座教堂是南加州的一個建筑地標。這座教堂由著名建筑師菲利普約翰遜設(shè)計,可容納2736人禮拜,使用了超過1萬個矩形玻璃窗格,而且這些窗格是使用硅酮膠水粘在建筑上。這些措施的目的是使建筑物承受8.0級地震,及每小時100英里的強風。教堂內(nèi)有一巨大管風琴287個鼓風管…[詳細]
巴塞爾主教座堂坐落于瑞士知名城市巴塞爾,已經(jīng)成為巴塞爾最知名的旅游勝地和宗教圣地,已被列入瑞士國家遺產(chǎn)名單,為巴塞爾這座城市最顯著的地標建筑。最開始的時候,巴塞爾主教座堂是天主教的主教座堂,今天屬于新教歸正會。教堂興建于1019-1500年,將羅曼式和哥特式建筑風格融為一體,1421年由烏爾姆主教座堂和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鐘樓的建筑師烏爾里希加以擴建,使其呈現(xiàn)出現(xiàn)在的規(guī)模。這是一座紅色砂巖建筑,由彩…[詳細]
圣馬田教堂坐落于倫敦威斯敏斯特市特拉法加廣場的東北角,是建造于19世紀的一座圣公會教堂,名字源于取自一位守護天使圣馬田,他本是一位羅馬士兵,但不忍看見當時的露宿者衣不蔽體,遂割斷自己的斗蓬,供別人所需。圣馬田教堂的使命是為了榮耀上帝,使那些開放熱切尋覓真理的人得到基督耶穌的慰藉,為倫敦最知名的教堂之一,被人們譽為“永久為人類打開大門的教堂”。教堂內(nèi)部金碧輝煌,高高懸掛的吊燈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這也…[詳細]
秦溪連氏祠堂位于福安市城陽鎮(zhèn)秦溪村,年代為始建明萬歷四十年(1612),類別為古建筑。祠堂位于城陽鎮(zhèn)秦溪洋村中。始建明萬歷四十年(1612),清嘉慶十四年(1809)重修,光緒5年乙卯年(1879)造建前座太子殿。坐南向北,為磚木結(jié)構(gòu)廊院式建筑,通面闊16.8米,通進深51.2米,占地面積666.25平方米。由木牌樓、戲樓、天井、主廳、天井、及后殿組成三進式穿斗減中柱梁架建筑。祖堂面闊五間,進深七…[詳細]
圣瑪麗和圣安妮大教堂也被稱之為“科克大教堂”、“圣瑪麗大教堂”、“北部大教堂”,坐落于愛爾蘭的科克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是科克市羅馬天主教區(qū)的主教座堂。圣瑪麗和圣安妮大教堂氣勢宏偉,大教堂于1808年祝圣,2008年在此舉辦了200周年紀念活動,為科克市最古老的宗教建筑。大教堂在1820年的時候被一場大火燒毀,之后開始了教堂的修復(fù)。1964年教堂的規(guī)模有所擴大,對其內(nèi)部進行了重新布置,并且增加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