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牌坊,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敕建。東面“母子節(jié)孝坊”為旌表戚繼光祖母閻氏貞節(jié)、父親戚景通孝廉而建,西面“父子總督坊”為旌表戚繼光父子功績而建。兩座牌坊為蓬萊市僅存的石雕坊,也是明代石雕藝術(shù)的重要實例。1996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稠墅牌坊群位于歙縣富揭鄉(xiāng)稠墅村。四座四柱三間三樓縱列在稠墅村口,一座為明天啟年間所造,其余三座為清代所建。其中“褒榮坊”為施表徽商汪廷漳一族三人。汪廷漳先世遷揚州,經(jīng)營鹽業(yè),富至千萬,人稱“鐵門限”。汪氏清乾隆初期在稠墅村建有“修園”,清詩人袁枚等曾會飲于此。四座牌坊自西向東依次為:吳氏節(jié)孝坊:乾隆十五年(1750)建;旌表汪祖暉妻汪社24歲守寡未育而扶養(yǎng)繼子38年;褒榮三世坊:乾隆二十七年建,背…[詳細]
肖田鄉(xiāng)朗際村中·清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建。四柱三間石坊,面闊5.7米,通高7.7米,占地4.56平方米。有“旌表儒童肖行三之妻黃氏坊”銘。梁坊柱問榫卯連接。底設(shè)石門檻。坊頂有脊,龍首吻飾,中央飾怪面獸,兩端有懸魚,坊浮雕花卉![詳細]
東方文化園仿古牌坊按清《營造側(cè)例》法式建造,高33.8米,寬37米,同“春江”、“明月”樓組成了仿古建筑群,雄偉壯觀,古色古香。建筑面積近3000平方米,總投資高達2820萬元。中國著名書法家啟功在游覽東方文化園時,觀此景后潑墨寫下了“天下無雙”四個大字![詳細]
浦江世澤牌坊 位于中山市中山港區(qū)濠頭村。建于明崇禎九年(1636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牌坊為四柱三間三樓,以花崗石雕鑿構(gòu)筑。樓為歇山頂,三樓頂用石雕斗栱承托,高約9米,柱下鑲抱鼓石。坊額正面陰刻“浦江世澤”,背面陰刻“昭世褒崇”,現(xiàn)保存完好![詳細]
瓦窯頭節(jié)孝牌坊位于蒼南縣龍港鎮(zhèn)瓦窯頭村,建于清光緒五年(1879)。青石仿木結(jié)構(gòu),面北而立。四柱三間,面闊6.7米,高6.0米。明間額坊上刻有“節(jié)孝”兩字,清光緒五年“為方師皋妻董氏立”。柱端各置蹲獅,梁、坊額上雕飾歷史人物及花草、麒麟、鹿等圖案![詳細]
湘陰縣城東湖邊有條狀元橋街。街不長,百十來米,也不寬,三五米而已。雖只是條逼仄的小街巷,“狀元”的牌子卻甚是了得。世居于這條街上的人家,不見得都懂“子曰詩云”,“之乎者也”。但至少也有一兩戶書香門第吧?不過,今天的狀元橋街,從街頭走到街尾,滿街幾乎都是販糧賣油、擺攤設(shè)店的商家,車馬喧鬧,市聲嘈雜,嗅不到丁點兒書香。當然,這是近些年的景象,至于它的過去,乃至近百年間,行走在這條街上的大都是出入湘陰文…[詳細]
新鋪雙牌坊(涪城區(qū))1.唐陳氏節(jié)孝坊保護范圍:以牌坊外緣為基線外延2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2.唐曾氏節(jié)孝坊保護范圍:以牌坊外緣為基線外延2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詳細]
“佛山”石牌坊位于越秀公園“古之楚庭”牌坊下方。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于清光緒三年(1877年)重修,為四柱三間一樓的花崗石結(jié)構(gòu)。明永樂三年(1405年)此山頂上建有觀音閣,后改為佛寺,此牌坊上的“佛山”兩字,當與次梵剎有關(guān)![詳細]
牌坊峰海拔1500米,不在72峰之列。因峰狀如一座巨石牌坊,拔地而起,故名。近旁有“仙人曬靴”、“武松打虎”等景觀。交通進入西海景區(qū),西海門左群峰中,排云亭前方![詳細]
千佛山牌坊建筑群位于濟南市歷下區(qū)千佛山街道,年代為清。2015年6月23日,千佛山牌坊建筑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蔡氏貞節(jié)牌坊為清代古建筑,位于衡水市桃城區(qū)麻森鄉(xiāng)耿家村。 2008年10月20日蔡氏貞節(jié)牌坊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雞公山百雞牌坊聳立在雞公山下107國道 進山入口處,整座牌坊乃用巨石所雕,加之上面雕有百只各具姿態(tài)、形象逼真的雄雞,因而稱曰:“百雞牌坊”![詳細]
賒店永慶街木牌坊位于山陜會館東墻外,高13米,木牌坊雕龍頭,卷草等構(gòu)思巧妙,刀法精細,具有明暗透徹,層次清晰,線條均勻的國畫風(fēng)格![詳細]
盧氏節(jié)孝牌坊位于臨海市杜橋鎮(zhèn),年代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詩書世澤牌坊位于番禺市沙灣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內(nèi),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6年),為八柱三門磚木石構(gòu)牌坊,作宗祠儀門。寬11.10米,深3.90米。由前后各四條方形白石柱,分出三個門口,在六級階石的底座上建成。左右橫枋間鑲紅白二石云紋鳥獸透雕,中間橫枋較高,上承六組木構(gòu)如意斗栱,層層飄出,四面檐牙高挑。坊頂為歇山頂灰脊。正樓灰脊塑出迴龍一條,頭東回首西顧,尾西上翹東彎,形制獨特。正面坊額刻“詩書…[詳細]
昔日,封建統(tǒng)治者,為了愚昧婦女,嚴格要求婦女堅守貞節(jié),力盡婦人之孝道。在封建社會里的許多年青婦女,一旦丈夫死去,便作寡居,不思再嫁,以博取堅守貞節(jié),盡守婦道之孝芳名。當時,這樣盡孝守節(jié)的年青寡婦為數(shù)不少,社會上為穩(wěn)住這些寡婦的芳心不思再嫁,便樹立了一座“節(jié)孝流芳”的石碑坊以為寡婦樹碑立傳。這樣做法,雖屬愚昧,但卻可使不少年青寡婦得以安慰而求心理上的平衡。貞壽牌坊座落于德慶縣官圩鎮(zhèn)江村,距今170多…[詳細]
睢王廟門樓暨節(jié)孝牌坊位于邵武市大埠崗尾街,時代為清代。睢王廟門樓暨節(jié)孝牌坊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