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尼斯花園(俗稱花園仔)(葡文:Jardim Ramalho Eanes),是位于澳門路環(huán)島市中心恩尼斯總統(tǒng)前地的公園。恩尼斯花園是為了紀念葡萄牙總統(tǒng)恩尼斯而設立的,為路環(huán)市區(qū)的地標。公園占地僅約680平方米,而其內(nèi)的一棵巨大的龍眼樹和純歐洲風格的愛神丘比特噴水雕塑,可謂公園之最大特色。中國與葡萄牙于1979年建立邦交,并在其任內(nèi)開始有關澳門前途問題的談判。恩尼斯總統(tǒng)曾于1985年5月訪問中國,與…[詳細]
坎門驗潮所(又稱坎門驗潮站)系中國人自己修建的第一座驗潮站。歷經(jīng)八十余年的風吹雨淋,坎門驗潮站如今依舊佇立在浙江玉環(huán)坎門前臺村平臺岙咀海岸邊,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1928年5月,由中國天文與測地界的宿老曹謨先生選址。1929年6月11日,由國民政府陸地測量總局始建,并于1933年在驗潮室附近基巖上設立一等水準點(即252號驗潮基準點)。根據(jù)該站1930年5月-1934年10月潮位資料計算所得…[詳細]
澳門影匯之星摩天輪是澳門新豪天地旗下全新項目和酒店設施,登上影滙之星摩天輪高懸130米、是澳門新豪影匯打造的8字形摩天輪,澳門景致更盡收眼底。矚目地標影匯之星是比較特別的8字形摩天輪,聳立于兩座酒店大樓之間,其設計概念源自荷里活制作的震撼場景,就像兩顆熾熱行星沖擊大樓外牆,留下了一個近乎完美的「8」字,打造了影匯之星這個與別不同的標志性外觀。澳門影匯之星摩天輪是8字型摩天輪,有17個以復古科幻為主…[詳細]
目的地介紹前門箭樓建于明正統(tǒng)四年(1439年),距今已有450多年的歷史。明清兩代,箭樓曾與正陽門城樓城墻相連,組成了一個很大的甕城。民國以后,甕城被逐漸拆毀,雄威的箭樓孑然屹立在天安門廣場的南端,與正陽門樓隔街相望。幾百年來,前門箭樓飽經(jīng)歷史滄桑,成為歷史變遷、祖國榮辱的一個見證。它見證了我們舊社會的屈辱歷史;它也目睹了中國人民反對國內(nèi)外敵人統(tǒng)治壓迫的一次次英勇斗爭的壯麗場面;它也和站起來的中國…[詳細]
目的地介紹 前門全聚德烤鴨店位于崇文區(qū)西北部,前門大街32號。 烤鴨店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系百年以上老字號。1964年和1989年先后兩次在原址進行擴建。占地面積3110平方米,建筑面積9500平方米,現(xiàn)為一座紫色大理石外表的二層樓建筑。 該店素以經(jīng)營北京風味烤鴨、全鴨席、鴨珍系列等美味佳肴而聞名中外,店內(nèi)設有宮廷服務餐廳、高級餐廳、中檔餐廳、大眾餐廳、大餐廳和小餐廳等。 …[詳細]
龍門石寨位于五大連池世界地質(zhì)公園的東部。90多萬年前,在林木蒼莽的五大連池地區(qū)噴發(fā)了東西龍門山,滾滾巖漿似大河奔流,浩浩蕩蕩順坡而下,形成了景象萬千、造型奇絕的熔巖景觀。又經(jīng)多次地震和地殼變遷,在西龍門山西部的山腰平臺區(qū)形成的一片盾形熔巖臺地上,分布著一片片面積大小不等的巨石群,巖石大的直徑5米以上。當年巖漿奔流時,噴涌起許多石塊、石柱,有的如禽似獸,有的如塔似錐,而最為氣勢雄偉、景象壯觀的,就是…[詳細]
龍門村是聚集著許多上海老建筑,1935年,這塊地兒被分成53塊出售,在這里買地皮的人家,有著各種各樣的背景,所以龍門村的每一幢建筑都不一樣。走在弄堂里,左面的建筑是西班牙式樣,右面的可能是蘇格蘭式;眼里剛剛還停留著古典巴洛克風格的建筑,轉(zhuǎn)眼就到了現(xiàn)代裝飾主義的。最初即使到了解放前,龍門村的一幢房子要三根金條才買得下來?上缃褚蛱幱谏钕镏,沒能像新天地的石庫門一般發(fā)展起來。但正因如此,此地人少冷…[詳細]
扎門烏德口岸是蒙古國最大的陸路口岸,與二連市隔界相望,兩市區(qū)相距9公里。轄區(qū)面積48平方公里,市區(qū)面積9平方公里,人口約8500人,主要以喀爾喀蒙古族為主。市區(qū)內(nèi)居民主要從事商貿(mào)和服務業(yè)。市內(nèi)主要景點有中西合璧建筑風格的車站大樓、歐式風格的站前廣場、蘇和巴托紀念碑、政府辦公樓、小木樓、蒙古包群、百貨商店等。距市區(qū)3公里處有一度假村,在此可騎馬、狩獵、觀看篝火晚會,可充分領略到蒙古民俗和歌舞文化等異…[詳細]
閶門,在蘇州城兩偏北,西中市兩首。1998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初為春秋吳下闔閭命伍子胥建造都城時所辟八門之一!秴窃酱呵铩罚骸傲㈤嬮T者,以象天門通閭闔風也。”《吳地記》:“閶門,亦號破楚門,旲伐楚,大軍從此門出。”閶門內(nèi)外自古為水陸通衢,商市繁盛之區(qū),城門建筑在蘇城諸門中最稱宏壯,屢見之于題詠,晉人陸機《吳趨行》即有“閶門何峨峨,飛閣跨通波”之句。據(jù)記載,今閶門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詳細]
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定州南城門,又稱“迎泰門”,建于明洪武初年,距今已有600余年歷史。當年,定州督都平安為了加強防御北方外族入侵展筑舊城,拆寺廟,修城墻,毀寺鐘,筑兵器,修筑新城墻13公里,開東、西、南、北四門,分別建甕城、月城。城門之上各建重檐城樓作為觀敵望、指揮作戰(zhàn)之所。內(nèi)門建筑雄偉,氣勢恢宏,城高12米,城樓高8米,城墻寬22米。后明萬歷、清康熙、雍正、道光年間均有修葺。隨著歷史變遷現(xiàn)僅存部…[詳細]
橋位于今石橋鄉(xiāng)仙江村側(cè),是橫跨鐘水兩岸的天然大石橋,舊題“禹跡龍門”,為嘉禾八景之一。該橋東西向,中通一一孔,可通帆船。傳說仙人用神鞭趕來兩座石山,橫截鐘水,水阻不流,仙人用腳踢開一孔,呈上尖下寬三角形,水方暢流。橋兩端各有一對石獅俯視,兩側(cè)為石欄桿,浮雕名人古畫。西端建有石龍廟,全用浮雕火磚砌成,內(nèi)塑齊天大圣等佛像,右旁豎一石碑,表面極為光滑,人稱“石鏡”,可照出人影,靠“石鏡”右側(cè)斜看,可見仙…[詳細]
石門谷風景區(qū)石門谷風景區(qū)位于東興市馬路鎮(zhèn)平豐村內(nèi),距紅石谷2公里的上游處,距馬路鎮(zhèn)10公里,距東興市25公里.石門谷風景區(qū)由長3公里的石門谷、谷項平臺、數(shù)萬畝原始野林及橫貫南北的羅華山脈構(gòu)成。主要景點有:元嶺300多畝巨石梯田、四方湖瀑布、石門洞、蜂窩石、飛天瀑、地圖石、東山林場等。從谷底至谷頂,沿山谷往上攀登探險,大約需要3小時。石門谷險峻,氣魄非凡,氧離子極豐富,是脫離喧嘩都市人們的理想天然“…[詳細]
石崗陡門位于瑞安市塘下鎮(zhèn)石崗村。始建于北宋,為木石構(gòu)筑。至南宋紹興(1131—1162)末年,“屋閘俱壞,獨兩股岸與溝底以巨木為之,長或三丈,而厚徑尺,有屹然存者”,淳熙十二年(1184)知州李棫、知縣劉龜從等重修,“以石代木,徹舊而新之”,“上為覆屋,旁為輔梁”(陳傅良《重修石崗陡門記》),F(xiàn)存陡門由水閘與橋并列組成,俗稱“閘橋”。原有覆屋,早塌。閘門與橋均為四孔,跨度13.40米,股岸兩邊兩孔…[詳細]
位于澳門美高梅金殿酒店大堂的天幕廣場,每天黃昏時分,在巨大的天幕下,會有千變?nèi)f化的幻彩影像,投射于25米高的歐陸建筑外墻,這就是“樂映天幕”。天幕廣場是澳門美高梅的其中一個主要的賣點,位于金殿中心處的天幕廣場面積約2,320平方米,天幕最高處達25米,廣場的設計參照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里斯本車站作為建筑特式以及融合泰坦尼克號的貴賓區(qū)的設計,充份地表現(xiàn)出葡萄牙對于澳門帶來的影響及高級酒店的形象。這里…[詳細]
門孜康是藏醫(yī)醫(yī)療機構(gòu)名。在拉薩古城中心,有一家引人注目的醫(yī)院——西藏自治區(qū)藏醫(yī)院。這所醫(yī)院的前身是拉薩市藏醫(yī)院,市藏醫(yī)院的前身是舊西藏的“門孜康”。這所醫(yī)院的成長,是藏醫(yī)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生動縮影。在藏語中,門指醫(yī)藥,孜表示歷算。因此門孜康意譯為醫(yī)學歷算院。屬于噶廈政府(1959年以前,西藏地方政府又稱噶廈政府)的一個機構(gòu)。西藏地區(qū)素來重視醫(yī)學教育,五世0喇嘛阿旺羅桑嘉措時期就興辦了藥王山醫(yī)學利眾寺。…[詳細]
天門山旅游區(qū)位于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qū)的大橋鎮(zhèn)境內(nèi)。其瀕臨長江黃金通道,緊臨205國道,陸路和水路交通十分方便。天門山是中國古代著名詩人李白吟詠“望天門山”之地。其詩“天門中斷楚江天,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地意境,在這里獨佳體現(xiàn)。風景跨越時空,文化歷經(jīng)長河,歲月大浪淘沙,世代生生不息。天門山旅游區(qū)規(guī)劃基地范圍105公頃,分為長江大堤“堤外”和“堤內(nèi)”兩部分。其中,堤壩外約46…[詳細]
融和門坐落于澳門西灣填海區(qū)!叭诤烷T”設計者為葡國雕塑藝術(shù)家拉果·亨利克。由葡資的德力建筑公司承建,工程總造價2800余萬元,1993年2月動工,9月完成!叭诤烷T”是由四根高40米的支柱,兩兩一組互勾而成。支柱為鋼筋骨架,混凝土澆注;支柱表面鋪設黑色花崗巖及葡式碎石。四周裝有射燈,在晚間照亮整座建筑物,美輪美奐,吸引游客觀賞。還設有供游人休息的長椅!叭诤烷T”在西灣堤畔對開海面60米處,與陸地間…[詳細]
南京東華門 南京東華門,是現(xiàn)在南京明代宮城僅存的一座城門。東華門過去長期被南京冶金器材廠圈占,成了一個垃圾堆,一般人根本無從知道。隨著東華門遺址公園的建成,大家終于可以一睹東華門的雄姿。東華門和西安門的大小,形制相似,但和西安門最大的區(qū)別是,其須彌座都為素面,沒有卷葉紋的雕飾,使得東華門的風格顯得比較簡樸。這一點到真實的反映了當年朱元璋要求簡樸建宮殿的命令。東華門南北兩面有明顯的城墻拆斷痕跡,城樓…[詳細]
東便門角樓從明城墻遺址公園往東沿著古老的城墻一直走便到。其建于突出城墻外緣的方形臺座上。臺高12米,樓高17米,通高29米。平面呈曲尺形,重檐歇山頂,兩條大脊于轉(zhuǎn)角處相交成十字,灰筒瓦綠剪邊,四面開箭窗144個,前樓后廈。抱廈辟兩門,門上各設直欞窗3扇,樓內(nèi)立金柱20根,上下共分4層。整座樓建筑面積為793平方米。加之相連的南城墻,總占地面積約3654平方米。在與角樓相望的百米南城墻上,還保留著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