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鼓樓位于互助縣威遠鎮(zhèn)十字街中心,始建于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共分三層,是一個具有民族風格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建筑。整個建筑物高大雄偉,飛檐翅楚,畫棟雕梁。四角懸掛風鈴,脊上飾以琉璃走獸,蔚為壯觀,現(xiàn)已成為互助縣的古老象征。1989年進行了整體修繕、描繪和油化,以嶄新的姿態(tài)屹立在土鄉(xiāng)大地上,面積比解放前擴大了20多倍,顯示了土鄉(xiāng)人民在建筑業(yè)上的卓越智慧![詳細]
深遠樓是永定客家土樓中最大的一座,直徑達80米之巨,置身其中宛如在一座城堡之中,讓人嘆為觀止。地處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古竹鄉(xiāng)井頭村,是客家土樓中最大的一座,直徑達80米之巨,置身其中宛如在一座城堡之中,讓人嘆為觀止。樓里三圈,直徑80米,周長250米,外圈四層,房子260間;中圈二層,房子60間;里圈一層,房子8間。共有房子328間,里頭住著80房500人。…[詳細]
漢口匯豐銀行大樓位于武漢市漢口沿江大道99號。英商匯豐銀行漢口分行于1866年開業(yè),其業(yè)務為儲蓄存款、信貸、匯兌、套購申匯、買賣外匯合同、買賣貨幣及發(fā)行鈔票。1950年3月停業(yè)。舊址1913年修建,為一棟四層花崗石結(jié)構(gòu)樓房,平面呈矩形。廊柱柱頭有愛奧尼式渦卷紋雕飾,檐部、墻面有裝飾浮雕。整個建筑古樸粗獷,雄偉高大,具有古希臘建筑風格。(第三批)…[詳細]
四牌樓又名望母樓,位于曲活縣城貢院街中段,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由邑人李濟沆興建,清代以來曾多交修繕,該建筑為樓閣與牌縷混合式建筑,座北朝南,三重檐十字歇山式綠琉璃物保護單位,2002年申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待批)。經(jīng)近四百年風雨侵蝕、戰(zhàn)火紛擾、方革浩劫,依然聳立于曲沃古城一隅。她即有江南樓閣玲瓏剔透、精細纖繡之美,雙有北方古建筑雄渾巍峨之壯觀,是曲沃古老文明的象征性建筑。傳說晉國時期…[詳細]
大汲店古戲樓始建于清光緒16年(1890年),位于江城鄉(xiāng)大汲店村東西大街中段北側(cè),坐南朝北,高高的戲臺,用巨型石材砌成,前明后暗,前低后高,前窄后寬,呈品字型結(jié)構(gòu)。戲樓正中高懸“盛世元音”匾額一塊,與后樓東西兩側(cè)墻壁上鑲嵌著的“古今通鑒,風雅遺音”八個大字相映生輝。古戲樓與北面坐北朝南的觀音堂組成了一個小型古建筑群,1993年被列為“保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平寨鼓樓——建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鼓樓面闊三間,是中間重檐的懸山頂形式。這是侗族鼓樓建造的最初形態(tài),是目前三江境內(nèi)保存較為古老的鼓樓之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9月,平寨動工興建新的鼓樓,它占地169平方米,高約25米,共17層檐,總造價約150萬人民幣,是一座獨柱鼓樓,比2006年建成的巖寨鼓樓還高2層,是景區(qū)里目前檐層數(shù)最多的鼓樓![詳細]
文化街28號:繡樓建于1901年初為美商雜貨店店員宿舍。日占時為私人住宅,傳說張作霖的妹妹曾被囚于此。川島芳子的住處之一,婉容也曾在此住過。1931—1941年愛國人士周文富的遺孀隋玉貞租住。1943年陳民立的工廠被日本人強行收并后,隱居于此。1945年為旅大市第一任副市長。之后繡樓被駐軍使用,先為衛(wèi)生隊的辦公場所,1971年后又成為招待所![詳細]
太谷鼓樓太谷鼓樓(第四批省保)時代:明地址:太谷縣舊城十字街中心明萬歷四十三年(1625年)修建,清康熙、乾隆年間均有修葺。鼓樓為二層三重檐樓閣式木構(gòu)建筑,高20米。建于方形的磚券臺基上,臺基高8米,開十字交叉四個門洞,可通縣城東西南北。樓身二層,面寬、進深皆三間,每層四面辟門,樓外圍以明廊。樓內(nèi)東有樓梯可達二層![詳細]
介 紹 清風樓是當時紅七軍政治部所在地,位于百色市中山一路55號。與粵東會館、百色起義紀念館一起構(gòu)成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 這是一座三層磚木結(jié)構(gòu)的建筑,建筑面積267.6平方米,建于1911年。紅七軍政治部人員就在這里草擬文件、制定標語、口號、編印政治宣傳品,出版《右江日報》。門 票/開 放 時 間 清風樓門票:30元 廣西百色市…[詳細]
“麻欄樓”是壩美村最常見的村民居住的屋子。二層桿欄式建筑,紅磚青瓦,重檐抱廂,古樸實用。底層正中間是堂屋,也是主人的日;顒又行模h事談天、紡線繡衣、吃飯等都在此進行。兩側(cè)有三間主人的臥室。二樓是木式結(jié)構(gòu),沿木梯上樓,中間是大大的倉房,糧食稻種、干魚臘肉、農(nóng)具紡車都儲藏于此,兩側(cè)同樣有三兩間臥室。 景點位置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詳細]
留莊營戲樓臺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戲樓建成于清·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該戲樓從安徽亳州取樣,設計新穎,結(jié)構(gòu)嚴謹,典雅別致、雍容華貴,雕梁畫棟、彩繪絢麗、樸質(zhì)大方、氣質(zhì)壯觀,享有河北三府樓第一之美譽,為我市古代文物建筑之珍品,對研究我國古代戲樓建筑和戲劇藝術(shù)史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位置:新鄉(xiāng)市紅旗區(qū)洪門鎮(zhèn)留莊營村內(nèi)…[詳細]
永貴樓位于朝水樓的北側(cè),建于清代光緒二年(1876年)。方形土樓,坐南朝北,占地1680平方米,建筑面積3852平方米。高3層(10.29米),面寬41米,進深39米,每層32間。內(nèi)通廊式。設4部樓梯,1個大門。基墻厚0.7米,樓大門上方鑲嵌方形樓名石刻,并有明確紀年。樓中建有“三間一堂式”祖堂,磚木結(jié)構(gòu),裝飾精美。內(nèi)院右側(cè)有1口水井,F(xiàn)住7戶,37人…[詳細]
明中都鼓樓位于安徽滁州市鳳陽縣府城鎮(zhèn)花布郎街鼓樓廣場,是中都城重要附屬建筑,和西邊的鐘樓相距六里,遙遙對峙于中都城中軸線的兩側(cè)。鳳陽明古樓是我國最大的鼓樓。它的結(jié)構(gòu)、方向與其他鼓樓不同。一般鼓樓大多是南北方向,而鳳陽鼓樓卻是東西方向。鼓樓由臺基和殿樓兩部分組成。臺基正中間開三個門洞,中門略大,中上有朱元璋親書的“萬世根本”四個楷書大字…[詳細]
白樓位于漳江鎮(zhèn)建設路桃源師范內(nèi),1912年由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家宋教仁倡議,在縣城邊街創(chuàng)建湖南省第二女子師范學校(即現(xiàn)在的桃?guī)煟,白樓建于此時,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丁玲曾在此就讀,賀龍率領的紅二、六軍團也曾在此樓設臨時指揮部。樓坐北朝南,平面呈曲尺形,長54米,寬40米,磚木結(jié)構(gòu),為仿歐洲哥特式建筑。白樓不僅建筑風格別具一格,且具有較高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意義![詳細]
吸江樓始建于宋代,原名吸江亭。清同治年間翻建為樓。樓高兩層,呈八角形,有回廊相通,八面有景。因亭內(nèi)四面有木雕佛像,遂又名四面佛亭。吸江樓位于焦山山頂(東峰絕頂處),晨觀日出,夜賞月色,目送碧空盡頭的孤帆遠影,別有一番情趣。鄭板橋登樓有感道:“吸來江水煮新茗,買盡吳山作畫屏”,與杜甫“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詩句堪稱異曲同工![詳細]
興渭樓位于饒平縣浮濱鎮(zhèn)溪樓村,建于清末民初。坐西向東,呈圓形,直徑60米,面積2827平方米。二環(huán)圍,內(nèi)環(huán)圍前平房,后二層樓房,共分26開間,中間辟有內(nèi)埕,水井1口,外圍二層樓房,共分48開間,石構(gòu)門樓、門額。門額鐫“興渭樓”,灰砂墻體,灰瓦屋面。該樓規(guī)模較大,基本結(jié)構(gòu)較好,有一定的歷史價值。2011年4月被饒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炮樓并不是戰(zhàn)爭年代留下來的,是為了拍攝《舉起手來》而建成的。炮樓建在懸崖邊上,在炮樓附近有一個觀景臺。此處是俯視山門,水磨的最佳地點,山下村莊的房屋清晰可見。山下的風景是春季山花爛漫,秋季豐姿多彩,十分怡人。在炮樓旁邊有租二戰(zhàn)戲服的,游客可以穿上服裝過一把戲癮。 交通 景區(qū)內(nèi)步行可到。 景點位置河南新鄉(xiāng)輝縣萬仙山風景區(qū)…[詳細]
道尹樓道尹樓位于州政府北側(cè),是清朝延吉邊務督辦公署遺址,建于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有青磚瓦房221間,其中古雅端莊的公署樓最為壯觀,東西長20.8米,南北寬18.6米,為青磚黛瓦、重檐飛翹的二層樓房,四周有回廊,距樓墻1.7米處有22根紅漆圓木柱。1914年改為延吉道尹公署后稱道尹樓,這是延吉市唯一保存下來的清代建筑,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詳細]
介 紹 名字取自其建造者。曾經(jīng)是納粹的地下牢房,很多猶太人和反對者遭到酷刑和殺害。墻上的文字,記述了那段令人發(fā)指的黑暗歲月。 交 通 地址:Appellhofplatz 23-25 門 票/開 放 時 間 價格:2.5歐。 開放時間:周二到周五 10:00-16:00 周六和周日 11:00-16:00德國科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