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圣母大教堂由日耳曼人路易為其女兒建造于853年,是一座歸正會教堂,為瑞士歸正會在蘇黎世的34個本堂區(qū)之一,同時也是蘇黎世最知名的大教堂之一。由于歷史悠久,蘇黎世圣母大教堂的部分建筑已經(jīng)損壞,在20世紀的時候被修復,增加了彩色玻璃窗,使其煥然一新。這個宏偉的大教堂因其高高的尖塔而知名,尖塔的頂部為藍色,非常的顯著,成為蘇黎世上空最顯著的風景線。除了尖塔外,大教堂還因5塊彩色玻璃窗而聞名瑞士,這…[詳細]
圣基里安大教堂位于德國維爾茨堡,是羅馬天主教維爾茨堡教區(qū)的主教座堂,供奉圣基里安。行走于維爾茨堡,朝著兩座威風凜凜的塔樓的方向,就可以來到圣基里安大教堂。它于1040 年由布魯諾主教修建,以雙塔樓正面結(jié)構(gòu)和105米的總長度成為德國第四大羅馬式教堂,同時也是撒利安皇帝時代德國建筑藝術(shù)的杰作。圣基里安大教堂博物館展出一千年來的約300幅繪畫和雕塑作品,主要體現(xiàn)出基督教主題,包括民主德國時期的現(xiàn)當代藝術(shù)…[詳細]
圣約翰大教堂位于馬耳他首都瓦萊塔市內(nèi),始建于1573年到1578年間,是瓦萊塔最具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當?shù)氐闹糜尉包c。圣約翰大教堂由馬耳他騎士團(Knights of Malta)所建,建成以后一直是是首領(lǐng)和騎士們舉行重大宗教儀式和祭祀的主要場所。教堂整體采用巴洛克建筑風格,僅有小部分采用哥特式風格。教堂外圍是早在1565年大圍攻(Great Siege)之后就迅速建成,看起來嚴肅大方,但內(nèi)部…[詳細]
雷克雅未克大教堂是位于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市中心的一座著名教堂,以冰島著名文學家哈爾格林姆斯的名字而命名,紀念他對冰島文學的巨大貢獻。該教堂是冰島的最高建筑之一,于1940年奠基,于20世紀60年代末基本完工。由于經(jīng)費依靠教會籌集和信徒捐助,該教堂幾乎花了半個多世紀才完工。如今,由于教堂新穎的設(shè)計和管風琴結(jié)構(gòu),使得已成為了雷克雅未克市的地標性建筑。教堂主廳高30多米,可容納1200人。雷克雅未克大教…[詳細]
圣波尼法爵教堂坐落在德國威斯巴登路易斯廣場,其高達68米的雙子尖塔占據(jù)了整個廣場的視線。教堂建于1844-1849年,于1849年6月19日落成,是威斯巴登市內(nèi)最古老的教堂。該教堂由著名的建筑專家菲利普•霍夫曼(Philipp Hoffmann)負責建造,霍夫曼后來還造了內(nèi)奧山上的俄羅斯教堂和米歇爾斯貝格猶太教堂。圣波尼法爵教堂是威斯巴登主要的天主教教堂,呈哥特復興式建筑風格,教堂雄偉…[詳細]
慕尼黑圣母教堂位于德國慕尼黑市中心圣母廣場,是天主教慕尼黑-弗賴辛總教區(qū)的主教座堂。它是大多數(shù)慕尼黑的明信片上展示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是慕尼黑的重要地標和受歡迎的游覽勝地。教堂建于15世紀,但教堂的尖頂卻一直沒有竣工,直到50年后的16世紀,人們才決定完成此塔頂?shù)慕ㄖ。當時,歌德式的建筑時代已被文藝復興風格時代代替,歌德式教堂免不了也被安上了當時時髦的圓頂,人們將其稱為“浪漫國家的”帽子,它的意思也…[詳細]
圣蓋塔諾教堂又稱為“圣彌額爾與蓋塔諾教堂”,因為它修建在羅曼式圣彌額爾教堂的原址上,坐落于意大利佛羅倫薩,是佛羅倫薩這座以文藝復興建筑聞名的城市中,巴洛克建筑最重要的實例。圣蓋塔諾教堂是一座戴蒂尼修會的教堂,從佛羅倫薩的貴族家庭獲得資金,包括美第奇家族。教堂于1604年開始建造,1648年建成,獻給戴蒂尼修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蓋塔諾,但是直到1671年他-圣,教堂才正式以他的名字命名。圣蓋塔諾教堂的立面…[詳細]
簡介 1983,1984年根據(jù)文化遺產(chǎn)遴選標準C(IV)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目錄》評為遺產(chǎn)的報告: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第7屆會議報告、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第8屆會議報告在熱帶雨林的中心,有五個引人注目的耶穌會使命保留物,它們分別是:巴西的圣米格爾·杜斯米索納斯遺跡;阿根廷的圣伊格納西奧米尼、圣安娜、羅雷托圣母村及圣母瑪利亞艾爾馬約爾村遺跡。17-18世紀建于瓜拉尼人地區(qū),這些特殊的布局和不同的保留狀態(tài)表現(xiàn)了它們各…[詳細]
介 紹 是為紀念亞歷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進分子殺害而建。教堂所在地是1881年3月1日恐怖份子格涅維斯基暗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案發(fā)地點。亞歷山大二世在俄國歷史上被稱為“農(nóng)奴解救者”。由于亞歷山大二世在其26年的統(tǒng)治期間給俄羅斯帶來了許多的貢獻,所以刺殺的行動引起全國上下的不滿與指責。為了懷念這位為人民而犧牲的仁君,故在其出事地點,興建了這座具有特別歷史意義的紀念堂。 按當時的設(shè)計要求,它必須充…[詳細]
介 紹 圣心教堂位于巴黎蒙馬特高地的最高點上,從這里可以俯瞰蓬皮杜國家文化藝術(shù)中心、巴黎圣母院和榮軍院等。 教堂始建于1876年,1919年落成開始使用,由全法國捐款興建。教堂內(nèi)有許多浮雕、壁畫和鑲嵌畫。圣壇上方是巨副天頂壁畫,耶穌與天父相對而立,圣母等隨侍兩側(cè)。 它潔白的大圓頂具有羅馬式與拜占庭式相結(jié)合的別致風格,四周為四座小圓頂,中間為一座大圓頂,頗具東方情調(diào)。教堂后部有一座高84米的方…[詳細]
姆森登教堂是坐落于城堡巖懸崖附近的一座環(huán)型建筑,處于北愛爾蘭自治區(qū)西北海岸線上,俯看著美麗的大西洋。建造于公元1785年的姆森登教堂是布里斯托爾伯爵四世名下的房產(chǎn)。修建這座教堂的用意在于藏書,其建筑風格是模仿的意大利羅馬的威斯塔神殿,以此紀念赫維的侄子福萊德斯維德•姆森登。姆森登教堂四周的題字上刻著古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的名言。多年以來,由于懸崖表面不斷被侵蝕,導致姆森登教堂不斷向邊緣靠…[詳細]
長沙天主教堂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湘春巷,此為省內(nèi)歷史最久的近代教堂建筑。此教堂始建于1901年,為歐洲仿哥特式建筑,由意大利籍傳教士翁德明主持建筑,磚瓦為武漢制造。1910年因“搶米風潮”被毀,1911年重修,1980年12月又一次進行了維修。天主教堂由教堂和7層22米的方筒形鐘樓兩部分組成,與主樓神父樓連為一體,形成群體式庭院式格局,占地約9畝,總建筑面積約6000平方米。教堂建筑物…[詳細]
圣心大教堂位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本迪戈地區(qū),是天主教桑德赫斯特教區(qū)的主教座堂。它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教堂之一,最高的尖塔達87米,僅次于墨爾本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尖塔的高度,堪稱澳大利亞第二高的大教堂。在一個澳大利亞的省級城市坐落著如此一個大教堂是不多見的,大教堂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謝來自德國帕德博恩地區(qū)的神父——喬治•亨利•巴克豪斯(George Henry Backhaus)…[詳細]
圣瑪利亞教堂坐落于波蘭濱海省的格但斯克,是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為天主教格但斯克總教區(qū)的共主教座堂。這座宏偉的大教堂為世界最大的磚砌教堂,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磚砌哥特式建筑之一。圣瑪利亞教堂1343年舉行奠基典禮,1379年開始興建今日教堂的工程,到1447年完成了教堂的東部,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也是波蘭最好的哥特式教堂之一?上У氖墙烫迷诙(zhàn)中教堂受到了嚴重的損壞,木制屋頂和窗戶被徹底燒毀,大部分天…[詳細]
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崗比(Kamppi)區(qū)納林卡(Narinkka)廣場上,有一座造型最為獨特、最為醒目、最不像教堂建筑而恰恰是教堂的現(xiàn)代建筑——靜默教堂。2008年,建筑設(shè)計事務(wù)所K2S贏得了城市規(guī)劃局發(fā)起的建造位于崗比的教堂的設(shè)計競賽,建設(shè)工作于2011年開始!敖ㄖ脑妇盎诎矊幍闹黝}”,其建筑師之一——米高•蘇馬寧(Mikko Summanen)說,“我們不希望教堂受到外部世界的…[詳細]
弗賴堡大教堂為天主教弗賴堡總教區(qū)的主教座堂,位于德國西南部城市弗賴堡。大教堂最初由撒冷根(Zähringen)伯爵下令建造于約1200年,呈羅馬式建筑風格,后來在1230年又將其改建成了哥特式建筑風格,從1827年起開始成為天主教弗賴堡總教區(qū)的主教座堂。弗賴堡大教堂最漂亮的建筑部分當屬高達116米的鐘樓,建于1330年,底部正方形,上面是八角形和錐形,這是德國唯一保存至今的中世紀哥特式教…[詳細]
西貝尼克的圣詹姆斯大教堂(1431年至1535年)位于達爾馬提亞海岸(Dalmatian coast),它見證了15和16世紀意大利北部、達爾馬提亞與托斯卡納之間建筑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大規(guī)模交流。弗蘭切斯科迪•賈科莫(Francesco di Giacomo)、佐治鳩斯•馬賽•達爾馬提庫斯(Georgius Mathei Dalmaticus)和尼科絡(luò)•帝&…[詳細]
圣巴弗教堂是這座城市的心臟,這是一座荷蘭歸正會教堂,建于15世紀的天主教堂,哥特式風格,位于荷蘭城市哈勒姆市中心的哈勒姆大廣場,為該市的重要地標,統(tǒng)治該市的天際線已有數(shù)個世紀。哈勒姆另有一座圣巴夫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Saint Bavo),建于19世紀,是天主教哈勒姆-阿姆斯特丹教區(qū)的主教座堂。在15世紀,圣巴弗教堂擴建后顯著超過圣約翰教堂(Janskerk),成為哈勒姆最大的教堂…[詳細]
海達勒德木板教堂坐落于瑞典西部的西約塔蘭省,布羅斯和阿靈索斯的交界位置,為瑞典唯一遺留的中世紀木板教堂,非常值得細細品味。很長時間以來,人們認為海達勒德木板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中世紀早期,在20世紀早期,考古學家和建筑歷史學家埃米爾•伊克夫(Emil Ekhoff)發(fā)現(xiàn)該教堂的建造年代晚于哥得蘭島的木板教堂。這是一座規(guī)模較小的木板教堂,內(nèi)部僅僅35平方米,在建造之初沒有窗戶,之后被修建…[詳細]
圣約瑟夫教堂是位于法國勒阿弗爾地區(qū)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951年,完工于1957年。勒阿弗爾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幾乎全部被摧毀,作為五千平民在沖突中而喪生的紀念物,圣約瑟夫教堂是其戰(zhàn)后重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圣約瑟夫教堂由持重建勒阿弗爾城的法國著名建筑師——奧古斯特•佩雷設(shè)計建造。作為勒阿弗爾市中心的燈塔,圣約瑟夫教堂因其高達107米的八角形燈籠塔而成為了勒阿弗爾最著名的的標志之一。燈籠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