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韋爾德教堂建造于1824年至1831年間,是德國第一座新哥特式教堂,由以設計新古典主義建筑著稱的建筑師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設計,是其最得意的建筑之一。這個紅色外觀的大教堂內(nèi)部氣勢宏偉壯觀,讓人贊嘆不已。目前,教堂是柏林國家博物館建筑群的一部分,展出老國家美術(shù)館18世紀末期至19世紀中期德國雕塑收藏。教堂內(nèi)分布的…[詳細]
介 紹 巖石教堂是幾乎所有造訪赫爾辛基的游客的必游之地。這座聞名歐洲的教堂是從一整塊巖石中開鑿出來的,由著名設計師 Timo 和 Tuomo Suomalainen 設計,1969年完工。站在教堂外,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巖石,看不到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頂和鐘樓,只有一個直徑20多米的淡藍色銅制圓形拱頂暴露在巖石的最上面。教堂的屋頂由100條放射狀的梁柱支撐,同時鑲嵌透明玻璃,絲毫感覺不到身處…[詳細]
甲必丹哥林回教堂位于檳城喬治城的中心地帶,建立于1802年,是由印度穆斯林教徒建立,教堂原本屬方形并附設長廊及斜脊屋頂,后來經(jīng)過擴建。1926年,由回教和印度教徒捐贈及禮聘而來的建筑師將它髹上摩爾式建筑色彩。甲必丹哥林回教堂是本地區(qū)穆斯林教徒禮拜地方,是檳城最古老的回教堂,具有悠久的歷史,最開始的時候,教堂只有一層,后經(jīng)人們不斷的修改,已經(jīng)變得非常壯觀了。其高高的尖塔直入云霄,是教堂的一個象征,也…[詳細]
巴列塔大教堂坐落于意大利的南部城市巴列塔,建造于12世紀至14世紀,是羅馬式和哥特式建筑風格的融合體,為巴列塔最重要、最受歡迎的教堂。巴列塔大教堂建造于一座神廟的遺址上,這座神廟是專門為尼普頓(朱庇特的弟弟)而建造的。12世紀的時候教堂開始建造,在12世紀末的時候教堂又增加了高高的尖塔,之后有豎框的窗戶和圓花窗也相繼出現(xiàn)在教堂中。13世紀的時候?qū)烫眠M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部分建筑被建造成為哥特式,直…[詳細]
水晶大教堂是一座屬于美國歸正會的超級教堂,位于美國加州橙縣的加登格羅夫市!八Т蠼烫谩辈⒉灰馕吨且粋嚴格意義上的駐扎主教的主教座堂,這座教堂是南加州的一個建筑地標。這座教堂由著名建筑師菲利普約翰遜設計,可容納2736人禮拜,使用了超過1萬個矩形玻璃窗格,而且這些窗格是使用硅酮膠水粘在建筑上。這些措施的目的是使建筑物承受8.0級地震,及每小時100英里的強風。教堂內(nèi)有一巨大管風琴287個鼓風管…[詳細]
圣馬田教堂坐落于倫敦威斯敏斯特市特拉法加廣場的東北角,是建造于19世紀的一座圣公會教堂,名字源于取自一位守護天使圣馬田,他本是一位羅馬士兵,但不忍看見當時的露宿者衣不蔽體,遂割斷自己的斗蓬,供別人所需。圣馬田教堂的使命是為了榮耀上帝,使那些開放熱切尋覓真理的人得到基督耶穌的慰藉,為倫敦最知名的教堂之一,被人們譽為“永久為人類打開大門的教堂”。教堂內(nèi)部金碧輝煌,高高懸掛的吊燈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這也…[詳細]
襄陽路東正教堂坐落在襄陽路和新樂路交匯處。和周圍的建筑物都不同,外觀是一座很大很典型的伊斯蘭教堂建筑。襄陽路東正教堂位于鬧市區(qū),教堂建筑很美,頂部有城堡的感覺濃濃俄羅斯風情的東正教堂,藍色的圓形房頂和白色的墻體,構(gòu)成了這棟別具一格的建筑,遠看夢幻,近看莊嚴而圣潔。這個教堂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圣母大堂,頂上的十字架在陽光下熠熠生光,散發(fā)出一種神秘的感覺。東正教堂建筑是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它建…[詳細]
圣瑪麗和圣安妮大教堂也被稱之為“科克大教堂”、“圣瑪麗大教堂”、“北部大教堂”,坐落于愛爾蘭的科克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是科克市羅馬天主教區(qū)的主教座堂。圣瑪麗和圣安妮大教堂氣勢宏偉,大教堂于1808年祝圣,2008年在此舉辦了200周年紀念活動,為科克市最古老的宗教建筑。大教堂在1820年的時候被一場大火燒毀,之后開始了教堂的修復。1964年教堂的規(guī)模有所擴大,對其內(nèi)部進行了重新布置,并且增加了…[詳細]
介 紹 巴塞羅那大教堂的主體建于13-15世紀,教堂的正立面直到19世紀末才在一位銀行家的資助下建成,因此教堂的各部分呈現(xiàn)出不同的建筑風格。教堂主體以哥特式風格為主,細長的線條是主要特色,圓頂和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則顯示出新哥特風格。 大教堂回廊的各個祈禱室中供奉著各手工業(yè)行會的保護神。圣埃烏拉利婭禮拜堂中唱詩班的座椅、宗教壁畫、雕塑和各式各樣的金銀器具華美奪目。此外埃烏拉利婭圣女墓穴(她被作為“巴塞羅…[詳細]
圣馬可教堂坐落于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直轄市的圣馬可廣場,為薩格勒布老城區(qū)的教區(qū)教堂和議會教堂,為薩格勒布最知名、最重要的教堂之一。圣馬可教堂融合了后期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筑風格,最原始的建筑建造于13世紀,目前的教堂重建于14世紀,擁有悠久的歷史。在教堂的大門上有15個雕塑,約瑟夫和瑪麗的雕塑位于上方,圣馬可的雕塑位于下方,12個信徒的雕塑位于大門的兩側(cè),極其的精美,每個來此的游客都會駐足觀賞。圣馬可…[詳細]
介 紹 圣安德列大教堂位于市中心,隔著教堂前的廣場和市政廳相對。教堂建于11世紀,主殿是羅馬式樣的建筑。在英國統(tǒng)治時代,這座教堂因被認為規(guī)模小而曾擴建過。1137年,路易7世和阿莉葉諾·達基特努在這座教堂舉行過婚禮。 教堂北側(cè)建于1250年德國王之門上雕刻著被視為歌德藝術(shù)最高杰作之一的《最后的審判》。大教堂東側(cè)的是建于1440年的鐘樓,登上樓頂,可以眺望大教堂和整個城市的景觀。 門 票/開 …[詳細]
圣伊斯特埃教堂位于安道爾城教區(qū),始建于11世紀到12世紀之間,是安道爾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已經(jīng)被列入安道爾文化遺產(chǎn)名錄。圣伊斯特埃教堂在20世紀時期歷經(jīng)修復,除了東部拱點仍然保留著古羅馬式(Romanesque)的建筑風格以外,教堂的大部分建筑已經(jīng)披上了現(xiàn)代建筑風格的盛裝:它擁有寬大透明的彩色玻璃窗,當陽光射進教堂內(nèi),形成五光十色的光暈,讓人倍感舒適和溫暖,F(xiàn)在,圣伊斯特埃教堂已被開辟為一個景點,吸…[詳細]
盧布爾雅那教堂也被稱為“圣尼古拉大教堂”,坐落于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臨近盧布爾雅那中央市場和市政廳,為斯洛文尼亞最受歡迎的大教堂之一。盧布爾雅那教堂為盧布爾雅那的地標性建筑,非常的容易辨認,其綠色的圓頂和兩個鐘樓便是最大的特色,在很遠的地方便可望見。這是一座哥特式大教堂,南墻裝飾有圣母哀悼基督,還有幾塊墓石。教堂的內(nèi)部裝飾整體體現(xiàn)了巴洛克風格,壁畫繪畫于18世紀早期,祭壇天使非常具有特色,引…[詳細]
阿桑教堂的正式名稱為“內(nèi)波穆克圣若翰教堂”,坐落于德國慕尼黑,由阿桑兄弟建造于1733年到1746年,為巴伐利亞晚期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風格的融合體。教堂最開始的時候作為阿桑兄弟的私人教堂使用,之后由于人們的反對而對外開放。阿桑教堂是一個狹長的教堂,立面以巨大的內(nèi)波穆克圣若翰(St. Johann Nepomuk)雕塑為特色,并描繪波希米亞-內(nèi)波穆克圣若翰的光輝事跡。教堂的內(nèi)部金碧輝煌,華麗無比,當…[詳細]
詹美回教堂坐落于新加坡商業(yè)中心區(qū)的牛車水附近,建造于1826年,是新加坡最早的清真寺之一,由來自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穆斯林商人興建。他們來此主要是經(jīng)商和貨幣兌換,但是卻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建立起了3座教堂,詹美回教堂就是他們修建的第一座教堂。詹美回教堂由門廳、主祈禱廳、輔祈禱廳以及神殿組成,整體造型非常奇特,東西合璧,主要為折衷主義風格。教堂的入口是典型的南印度風格,門口為兩個高高矗立的八角形圓拱頂尖塔,兩…[詳細]
羅馬式建筑是指在博取羅馬建筑、拜占庭建筑和早期基督教建筑風格與技術(shù)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建筑形式。它成熟于11世紀中葉,盛行到12世紀末。羅馬式教堂以厚重堅實的墻壁、高大巍峨的塔樓和半圓形拱穹結(jié)構(gòu)的廣泛使用為主要特點。博伊谷地位于西班牙東北部加泰羅尼亞自治區(qū)的比利牛斯山區(qū),周圍被陡峭的群山環(huán)抱。在這個加泰羅尼亞人居住的山谷中,散落著博伊、陶爾等8個鄉(xiāng)村。山谷中的每一個鄉(xiāng)村都有一個羅馬式教堂,在鄉(xiāng)村周圍…[詳細]
在瀾滄江峽谷中有一個依山面水,美麗幽靜的小山村-茨中村,這里是藏傳佛教的腹地,但是茨中村卻以茨中天主教堂而聞名。茨中天主教堂為法國人所建,坐落在樹木繁茂的半山腰處,背系青山,前有座座農(nóng)舍點綴,建筑群體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別具特色。教堂建筑形式中西合璧,既有鐘樓、十字架以及拱廊撐起的禮拜堂,也有中式亭閣以及門樓的飛檐翹角。教堂坐西朝東,登上鐘樓,可以俯瞰茨中全景及四周群山。建筑四周還有大片花園、菜園…[詳細]
伯格塞爾教堂坐落于慕尼黑卡爾門內(nèi),東面緊鄰耶穌會的圣彌額爾教堂。它也被稱為“市民會館教堂”,因為自從1778年5月13日祝圣以來,這里一直非正式地稱為市民會館教堂,自1778年起,會館改為教堂使用。伯格塞爾教堂內(nèi)部分為上下教堂,上教堂(Oberkirche)相當于市民會館,只有天花板壁畫“圣母升天”(Martin Knoller)沒有修復,由于最初并非用于宗教儀式,主祭臺位于北部。下教堂(Unte…[詳細]
圣芬巴大教堂坐落于愛爾蘭的科克市,建造于1879年,由維多利亞建筑師威廉•伯吉斯(William Burges)設計,是他第一個建筑作品,為科克市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圣芬巴大教堂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游客造訪參觀,被譽為“威廉•伯吉斯最杰出的教會建筑”,教堂內(nèi)部的雕像、彩色玻璃窗和裝飾都是獨一無二并且別具特色的。走進宏偉的大教堂,就像是走進了世界上最神圣的殿堂,教堂內(nèi)部的華…[詳細]
介 紹 圣母加德大教堂是馬賽的象征,它建于150米高的一個山丘上,從這里可以俯望馬賽全城,以及眺望地中海風景,非常壯觀。大教堂主體建筑上方有一座金色的高達9.7米的鍍金圣母像,據(jù)說,幾乎在馬賽的任何角度都可看到這尊閃閃發(fā)光的圣母像,大教堂也因此成為馬賽的標志。 從教堂的大門進入,首先是僧侶的宿舍,里面約有30名僧侶。這些僧侶終身都在此修行,每天凌晨2點即展開第一次的祈禱,下午又回到宿舍進行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