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靈”之區(qū)別:靈巖、靈峰兩大景區(qū)境內(nèi)奇峰、異石、怪洞眾多,奇特險峻、風景如畫。審美風格上,靈峰峭刻瑰麗,靈巖雄壯渾龐;靈峰景區(qū)以靈峰夜景為特色,一步換景,變幻多資;靈巖則以靈巖飛渡聞名遐邇,樂趣無窮。介紹靈峰是雁蕩山最華美的樂章之一,是雁蕩精華,與靈巖、大龍湫并稱“雁蕩三絕”。景區(qū)東至蒲溪,南志白溪,北至馬家?guī)X,范圍46平方公里,為雁蕩山的東大門。以奇峰異洞為主要特色,尤以合掌峰、雙筍峰、犀牛峰…[詳細]
位于靈峰景區(qū)。又名蠟燭峰,在塔頭嶺內(nèi)側(cè),兩峰拔地而起,高七八十米,形長圓而尖,象雙筍并立這就是“瑤筍千年生一芽”的雙筍峰。夜幕降臨,在渡船巖向里面?zhèn)瓤矗窒蟆袄仙涂汀。在臨碧亭看,又象老婆婆轉(zhuǎn)首向外;再向前幾步看,卻變成了須眉畢備的老公公。靈峰著名夜景之一![詳細]
厄瓜多爾欽博拉索峰位于安地斯山脈西科迪勒拉山(Cordillera Occidental),海拔6310公尺,是全國最高峰。欽博拉索為休眠火山,有許多火山口,山頂多冰川。英國人溫伯爾(Edward Whymper)是首位攀達峰頂?shù)娜恕km然欽博拉索峰沒有珠穆朗瑪峰高,但欽博拉索山是距離地心最遠的高峰。從地心到山峰峰頂為6384.1公里,為世界最厚之地。以它距離地心最遠的特殊性,足以使它位列世界最著名…[詳細]
又稱蓮花臺,有青壁石峰如同刀斧劈開,上有一方臺,臺旁石筍聳立,高數(shù)丈,五石分峙,各自高撐,狀如蓮花。傳說元代高峰和尚為降伏睡魔,坐禪峰上三晝夜,疲憊下墜,山峰倒轉(zhuǎn),托住和尚。此峰由此得名。方臺上,古有“西方庵”,后建“穿云亭”![詳細]
伊斯梅爾•薩馬尼峰原名共產(chǎn)主義峰,是塔吉克斯坦最高峰,海拔7495米,屬于帕米爾高原一部分。它位于塔吉克斯坦戈爾諾-巴達赫尚自治州(Gorno-Badakhshan)與加爾姆州(Garm)交界處,是帕米爾高原西北部科學院山脈的一個山峰。山坡上大部分覆蓋厚層冰雪,周圍為許多巨大的冰川所圍繞,包括71.2千米長帕米爾高原上最長冰河的費振科冰川(Fedchenko Glacier)。以高度而…[詳細]
簡介 南美安第斯山脈是由花崗巖組成的火山鏈,上面覆蓋著一層板巖。在有些地方,大塊的地下花崗巖因地寒風運動被抬升,突破地殼表面以后呈石柱狀。后經(jīng)冰川侵蝕,柱頂變成了曲面,兩側(cè)面卻相陡峭,有些簡直是直立的。 智利南部的帕伊內(nèi)角峰就是這樣形成的。它們是兩個帶粉紅色的灰色花崗巖峰,頂部為黑色板巖,高高聳立在起伏的草原、長著紅黃綠三地毯般苔蘚的沼澤以及平靜清澈的湖面之上。 每個山峰的高度大約僅2545…[詳細]
清德堂位于磐安縣雙峰鄉(xiāng)皿四村,建于清代,占地1153.7平方米。坐東朝西,由圍墻、第一天井、前廳、第二天井、后堂及南北廂房組成,共有二十四間,規(guī)模較大。前廳建筑結(jié)構(gòu)為抬梁式,后堂及廂房為穿斗式。民居內(nèi)的牛腿、門窗、雀替等構(gòu)件雕有牡丹金雞鳳凰等圖案,雕刻精細、造形獨特、形狀優(yōu)美。清德堂的門罩、磚雕上有較多的文字題刻,為我們研究當?shù)氐拿袼酌耧L和文化內(nèi)涵有重要的價值。2011年1月7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超峰”題刻位于塘棲鎮(zhèn)超山風景名勝區(qū)超山之巔。年代為1961年,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09年,“超峰”題刻被公布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玉喜寺整體范圍,總面積為1228平方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東、南、北至230米等高線,西至250米等高線,總面積為8839平方米。…[詳細]
立峰村革命洋樓位于福安市溪柄鎮(zhèn)立峰村,年代為1953年,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該房子位于溪柄鎮(zhèn)立峰村(原名叫馬厝)寶源路42號。始建于1953年,坐東南向西北,單體合院式土木結(jié)構(gòu)房子,通面闊13.86米,通進深14.81米,占地面積205.28平方米。主屋懸山頂,兩層,高約為6.3米,平面成四方形。房子面闊三間13.86米,進深四柱13.36米,中間以中腰壁分前后廳,次間兩側(cè)與二樓均設(shè)置房間。明間前設(shè)一天井,使整個廳堂采光明亮。大門開在東北向。馬立峰是閩東革命著名領(lǐng)導人,被反對動派殺害,全國革命勝利后,政府為閩東革命烈士建了新房子,稱為革命洋樓。目前福安市政府正籌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百歲坊”位于青原區(qū)東固畬族鄉(xiāng)東北的羅豐村口,建于清代道光十一年(1832年),花崗巖條石結(jié)構(gòu),三門四柱。雖經(jīng)近200年風雨侵蝕仍完好無損,圖案清晰,巍然聳立。這座“百歲坊”坐西南向東北,高寬各5.5米。頂端覆蓋線條優(yōu)美的石瓦,四面翹角飾有玲瓏精巧、寓意天降祥瑞的麒麟。上首花格欄中央鑲嵌著刻有“圣旨”二字的花板;ò逑碌氖艺婵逃邪纪贵w“昇平人瑞”四字,背面刻有凸體“七葉衍慶”,均注明“御賜”二字。匾下石梁正面鐫刻人物花卉,背面鐫刻旗鑼涼傘簇擁狀元郎衣錦還鄉(xiāng),家人躬身相迎的熱鬧場景。梁下又有一匾,正面凸刻“百歲坊”,背面凹刻“五世同堂”。大門門楣正面兩側(cè)是“麟吐玉書”浮雕,中間是“蟾宮摘桂”…[詳細]
雪峰枯木庵在福建閩侯縣雪峰寺東南。相傳為義存祖師初入山時棲止的地方。庵內(nèi)枯本一株,己無枝梢,高3.32米,圍7.13米,樹腹早朽空。其表層厚約7厘米,南向開一門孔,腹中可容十余人。腹壁刻行左讀的文字,正書,字徑12厘米文曰:“維唐天祐乙丑歲(按為公元905年),造庵子及作水池,約伍阡馀功,于時廉主王大王。”用筆挺拔遒健,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shù)水平。樹壁刻碑已歷一千余年,金石家稱為“樹腹碑”。惟碑的下半段有七字已在一百年前被火灼燒,枯木腹內(nèi)外原有宋、元、明題刻二十多段,現(xiàn)存甚少。庵為保護枯木而建,歷代屢有更迭![詳細]
合川文峰塔位于合川市合陽鎮(zhèn)南津街,時代為清。重慶市合川區(qū)文峰塔位于合川城區(qū)南津街街道,因塔身呈灰白色,俗稱白塔。據(jù)《合州志》及塔內(nèi)題刻記載,文峰塔又名振興塔,由合州知州董淳始建于清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共9層。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知州李宗沆又增建4層,共為13層,通高62.2米。文峰塔為八角形密檐式砌磚結(jié)構(gòu),底層內(nèi)空直徑4米多,頂層內(nèi)空直徑不足2米。塔呈錐體狀,塔心為實體錐柱。從底層沿石級螺旋而上,直達第十一層。每層均刻有圓雕神像供人祀祭,頂層原有木刻魁星點斗立像,現(xiàn)為泥塑。塔外每層洞門上方有額楣,題詞用青花瓷片鑲嵌,分別以欲窮千里、更上一層、欲罷不能、俯瞰嘉涪、扶搖直上、…[詳細]
銀河文峰塔位于桂陽縣銀河鄉(xiāng)塘池村,時代為清。2012年,銀河文峰塔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塔基為起點,四向各至50米處。建設(shè)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80處。…[詳細]
在東陽渡鄉(xiāng)坪田村境內(nèi)。據(jù)《清泉縣志》載:“云起,繞山盤旋如鷲”,故名云鷲峰。峰下有云鷲潭,水極深。潭邊有石拱洞,洞內(nèi)怪石嶙峋,作各種形狀,大旱枯水時,人可人內(nèi)。峰頂有泉井一眼,水質(zhì)清洌,常年不竭。原有云鷲寺,香火頗盛,今已不存![詳細]
萬里茶道鶴峰段。(1)連三坡古茶道(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五里鄉(xiāng)南村村四組)。保護范圍:茶道周圍50米范圍內(nèi)。建設(shè)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向周圍山地延伸80米。(2)紅茅尖摩崖石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燕子鎮(zhèn)桃山村六組)。保護范圍:北面以石壁為界,東、南、西面各向外延伸3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50米![詳細]
六盤水市市區(qū)四周!疤煜旅胶纹涠,惟有此處成峰林”。這峰兀立,巍峨挺拔,懌石崢嶸,形態(tài)萬千;山峰之間,河湖水靜,秀峰倒影;山多奇洞,洞內(nèi)石筍、石柱、石花等沉積物組成各種景觀琳瑯滿目,堪稱為人間“龍鳳地宮”。 峰林地貌,也稱錐狀喀斯特山地景觀。在漫長的地質(zhì)年代里,六盤水地區(qū)的碳酸鹽巖地層由于流水溶蝕、風雨剝蝕和地殼變動,形成了由錐狀山(丘)峰及多邊形溶洼峰林山地組合成的喀斯特山地景觀![詳細]
塔子山文峰塔位于江北區(qū)寸灘,時代為清。塔子山文峰塔,別名白塔,位于重慶市江北區(qū)溉瀾溪長江邊的塔子山上,磚石結(jié)構(gòu),七級樓閣式,塔高26.64米,修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據(jù)文峰塔石壁上《重修文峰塔記》記載,塔子山文峰塔是在數(shù)百年前的廢塔基上重新修建。從古至今,塔子山文峰塔在重慶風光景點上一直占有一定位置!督睆d志》、《江北縣志稿》均將其列為“渝州一景”的“文筆摩霄”之名。以前,行船走水的船幫們望見江北塔子山上的文峰塔時,心中便豁然開朗!翱匆娢姆逅椭莱扉T已經(jīng)遙遙在望。塔子山文峰塔也因此成為了一座“航標”,看見它,便知到了重慶。塔子山文峰塔,坐北向南,塔為磚石結(jié)構(gòu),七級樓閣式。塔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