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宮三代祠位于荔城區(qū)鎮(zhèn)海街道辦事處文獻居委會步行街中間,元代將宋代白湖順濟廟遷移今址,稱文峰天后宮或文峰宮。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府宮兆麟在天后宮大殿右側建“天后三代祠”。1940年又在三代祠右建一座三層的升天樓。祠占地面積200平方米,坐東向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升天樓坐北向南,穿斗式木構架,歇山頂。祠中保存宋代木雕媽祖像1尊,元代石柱和清嘉慶年間(1796~18…[詳細]
九峰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地處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閩浙邊境革命活動的中心地帶,由“紅軍路”和九里潭、秀澗、峰文峽谷、小九曲、泗水廊橋五個景區(qū)組成!凹t軍路”為該風景名勝區(qū)的核心。目前該風景名勝區(qū)已修建了一條公路,將浙閩邊臨時省委成立舊址、紅軍挺進師紀念館、浙南特委成立舊址、紅軍山洞醫(yī)院、紅十九師整編舊址、峰文大戰(zhàn)遺址和“紅色堡壘村”連成一片,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紅色飄帶”。由于山高地遠,自然環(huán)境保護比較…[詳細]
玉壺峰位于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是天門山十六峰之一,因山體形似盛酒的玉壺而得名。曾有游客拍到云霧間頗似佛面的山峰其實就是這座玉壺峰。相傳這只玉壺是仙女麻姑給西王母獻酒祝壽之后遺留在這里的,天門山又被稱為方壺山正是得名于此峰。玉壺峰也是天門山的最佳觀景點之一,其峰東、西、南面都是絕壁,異常驚險。站在山頂放眼遠眺,北邊有朝天山,西面是天門山的巍峨絕壁,東南方有四十八座馬頭山。相傳這四十八座馬頭山是秦始…[詳細]
觀音峰也稱仙人臺,又名仙人弈棋臺。位于千山南山,是千山主峰頭之一,也是千山最高峰,海拔708.3米。峰頭似駝背,東北西南走向,長20米,寬5米。峰頭西端,突起一巨大石柱,是四棱狀,高7米,周圍約26米,向東稍北側斜,狀如鵝頭,俗稱鵝頭峰。明代初期,在鵝頭峰頂大興土木,修成臺狀,基石上面刻有棋盤,周間安放八仙和南極壽星的石雕坐像,布陣慶壽、弈棋行樂圖。東峭的佛龕上方橫刻“仙人臺”三個字,系清光緒年間…[詳細]
九天峰度假村位于南譙區(qū)施集鎮(zhèn)楊飯店村,由上海東洲集團投資興建,工程于07年8月開始建設。計劃分三期建設,預計總投資1.5元人民幣。九天峰度假村規(guī)劃區(qū)內(nèi)旅游資源集人文、地文景觀、生物景觀、遺址遺跡、青少年拓展訓練等多種因子于一體。景區(qū)內(nèi)盆地、山丘、山峰等地文景觀豐富,植被保護較好。生物景觀以滁菊為主,具有較高的游覽觀光價值。景區(qū)內(nèi)人文資源和文化氣息底蘊深厚,歐陽修、辛棄疾等文人騷客留下了大量珍詩惜詞…[詳細]
義峰蘇公祠 位于東源縣義合鎮(zhèn)蘇圍村。始建于明末。原是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后裔16世孫蘇義峰的光化堂,后改為義峰蘇公祠。祠堂為三進四合院式布局。主體建筑為硬山頂,穿斗式梁架。正門有巨石打成的石墻,門上石匾上陽刻“義峰蘇公祠”五個大字;兩邊有一副20厘米見方,石刻楹聯(lián):“眉山開奕葉,合水衍支流”。字跡剛勁有力。檐下有3條畫桁,其中左右桁雕刻有龍、獅、鳳凰、麒麟等吉祥物及梅、蘭、菊、竹等花鳥圖案,中間桁…[詳細]
介 紹 位于黃山南端,西連云門峰,與紫石峰隔湯泉溪相望,為36大峰之一,海拔1460米。此峰土質(zhì)肥沃,草木繁盛。早先峰上多桃樹,人稱“十里桃花峰”,至今仍盛開不衰。 關于峰上的桃樹為何人所栽,有個傳說:一說當年軒轅黃帝來黃山煉丹時,看到桃花峰上缺花少木,乃令眾臣遍栽桃樹。二帝在車上觀之,看出它獨臥壑外,不與眾峰相接。故有詩云:“一峰貪枕自離群,萬古山中臥白云。盛世人皆爭貢獻,汝甘壑外不人群?”安…[詳細]
烏峰鎮(zhèn)風景烏峰鎮(zhèn),鎮(zhèn)雄縣轄鎮(zhèn)?h府駐地,1950年設鳳山鎮(zhèn),1954年改城關鎮(zhèn),1958年建公社,1961年改區(qū),1962年復設鎮(zhèn),1986年更名烏峰鎮(zhèn),1988年南臺區(qū)并入。位于縣境南部,面積127.5平方公里,人口9.6萬。鎮(zhèn)(雄)二(龍關)公路、板(橋)煤(灰包)公路、鎮(zhèn)(雄)塘(房)公路過境。轄新街、西正街、東正街、白果樹、小河、氈帽營、上街、南臺、松林灣、陳貝屯、五谷、舊府、高山13個行…[詳細]
介 紹 紫石峰位于黃山南部,鄰近青鸞峰,與桃花峰隔溪相峙,為36大峰之一,海拔1122米。因整個山峰皆為紫色的花崗巖體,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fā)光,故名“紫石峰”。 峰下有湯泉溪,溪畔有溫泉浴室和溫泉游泳池,還有黃山賓館、工人療養(yǎng)院等建筑。山麓多有名貴花木,春季芳氣襲人,香飄數(shù)里;山上常有金絲猴成群結隊采集野果,或互相嬉戲,不避游人!安徽黃山市…[詳細]
玉珠峰,又稱可可賽極門峰,海拔6178米,位于青海格爾木南160公里的昆侖山口以東10公里,是昆侖山東段最高峰。玉珠峰的山形地貌對于初學者是非常理想的。其南坡路線清楚明了,對于攀登技術要求較低,但大本營的高度卻相對較高,為海拔4800米。同時玉珠峰南坡已被風化成饅頭狀山峰,坡度較緩,不存在雪崩問題。玉珠峰北坡則相對復雜,具有冰裂縫、冰塔林、冰陡坡、刃形山脊等種種地形,特別適合大部隊的登山訓練活動![詳細]
介 紹 從“友誼峰”的名字我們大約可以猜到:這是一座界山。但恐怕很少有人能想到,這是中國、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四國的交界處。 友誼峰是阿爾泰山山脈主峰,海拔4374米,在喀納斯湖邊的觀魚亭上,就可以眺望到這座白雪皚皚的山峰。位于喀納斯河源區(qū)奎屯峰、友誼峰西南坡的友誼峰冰川,是阿爾泰山最大的冰川,也是我國海拔最低的山谷冰川,冰川末端海拔2416米。氣勢磅礴的巨大現(xiàn)代冰川與古冰川強烈作用所刻蝕的各…[詳細]
導游:漢陽峰南為紫霄峰、東北有小漢陽峰。西北乃一峽谷,系張性斷層,長7~8公里,是廬山較大的山谷之一,名“康王谷”,相傳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為原型。谷的末端有一飛瀑,史載“谷簾泉”,據(jù)說諸葛亮見此瀑,大為驚嘆?袋c:漢陽峰峰巔上,有一方形石臺,名禹王臺,為大禹治水登臨處。每當晴天一碧,萬里無云,登此臺眺望,江漢倒懸,楚楚環(huán)供。介紹:漢陽峰是廬山的第一高峰,…[詳細]
神女峰位于鞍山海城鎮(zhèn)東約40公里處,總面積38.3平方公里,分為8個景區(qū)、200多個景點,有大小山峰450座。該森林公園以奇峰怪石、森林茂密而著稱。園內(nèi)的仙人洞是新石器時期古人類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神女峰植被良好,果樹繁多。二十四億年前的海底礁石和第四紀冰川巖石星羅棋布,形成了美麗的神女峰,天地造化,鬼斧神工。站在橋頭望此峰,為美女子頭像;站在城門望此峰,為美男子頭像。此外,還有觀音…[詳細]
“喬戈里”,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國外又稱K2峰! 谈昀锓逦挥跂|經(jīng)76。5度,北緯35。9度,座落在喀喇昆侖山的中段。屬中國的一 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葉城縣境內(nèi)。 喀喇昆侖山脈綿延數(shù)千公里,呈西北---東南走向,一般海拔在6000米以上。山脈上高峰密集,包括喬戈里峰在內(nèi),這里緊密相連地排列著4座8000米以上的…[詳細]
五峰山最高山峰海拔1561 米,由五個山峰組成,面積1600 公頃。1962 年,南坪人在崔電亮同志的帶領下,開始在五峰山上造林,掄撅刨坑,點播松籽,苦干20 年,五峰山全部綠化,荒山禿嶺變?yōu)橛粲舫闪,五峰山成為南太行最有名的人工林,南坪人植樹造林的?jīng)驗曾向全國推廣,南坪人曾多次接待國外貴賓和朋友,F(xiàn)在五峰山木材積蓄達上百萬立方米,林內(nèi)空氣濕潤,被譽為“太行天然氧吧”,茂密的樹林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詳細]
介 紹 云門峰位于黃山西南部,西海大峽谷西南部,石柱峰以南,與云際峰、浮丘峰相毗鄰。為36大峰之一,海拔1645米。 此峰巖壁分開如門,相對而工,高入天際,唯有云氣可從中穿梭而過,故名“云門峰”、因兩壁對峙。似一把剪刀,又名“剪刀峰”。 峰下有云門源、云門溪,水自“門”中流出,向東南而去。 安徽黃山市…[詳細]
蓮花峰旅游度假區(qū)位于林口縣蓮花鎮(zhèn)境內(nèi),距林口縣城70公里,由蓮花泡景區(qū)和蓮華寺兩部分組成。以森林、湖泊、奇峰、怪石為主體,有千年古榆、蓮花泡、妖精泡、蓮花盆、情侶盆、一線天、臥佛巖、八戒窺春、雄獅戲頑猴、字砬子、望天嶺、水上長廊、蓮華寺、等奇特瑰麗的自然景觀。其中蓮花泡中的古棧道長廊,是我省唯一的掛壁長廊。蓮花泡每到夏末秋初,泡水清澈,平靜的水面蓮花朵朵,花香襲人。傳說是七仙女游歷凡間在此沐浴,遺…[詳細]
玄石坡位于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滿都拉圖鎮(zhèn))昌圖錫力蘇木境內(nèi),在昌圖錫力蘇木鄉(xiāng)公所西北方向約3.5公里處的一個小山坡上。玄石坡,其實是刻在這里的一塊石頭上的三個字,旁邊還有一塊石頭,上面刻了“立馬峰”三個字。這兩塊石頭旁邊還有第三塊石頭,上面刻了1座香爐,4個馬蹄印,還有一段銘文,銘文解釋這組石刻是明成祖朱棣于永樂八年(1410)親征漠北時命人刻的。…[詳細]
五峰山位于大港、大路鎮(zhèn)境內(nèi)。圌山高258米,五峰山高208.7米,兩山總面積為11953.19畝。圌山風景名勝有圌山關、紹隆寺、七十二洞、圌山塔、圌山塔原名報恩塔。因位于丹徒縣圌山上,故名。建成于明崇份元年(1628年)。平面八角形,7層,每層有磚疊砌的腰檐,塔端聳立著葫蘆銅頁。附近群眾有“清明”登圌山游覽的習慣。傳說建塔時因山高路遠,建筑材料運輸困難,乃命登山者每人攜帶塔磚上山,因而又有‘萬人塔…[詳細]
雙石峰位于太平獅山觀音座蓮西北1公里處。兩石高聳聯(lián)壁而立,故稱雙石峰。兩峰東高西低,低峰約及高峰的五分之三。由北觀看,高峰如馬頭,低峰如馬鞍,似騰空奔馳的駿馬,故亦稱天馬石。低峰西南面另有兩石聳立,高30余米,中間一道石縫底寬70厘米,上寬約2米,中間橫掛一石,形如門戶,故稱一線天門。低峰三面絕壁,一線天門為登雙石峰唯一通道,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低峰崖頂西南面緊靠一線天門上方,一高數(shù)米獨石,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