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羅鄧氏祠”位于萬崇鎮(zhèn)上羅村小學旁。為上羅鄧氏后裔紀念其開基始祖鄧君民而建。上羅村鄧氏原本姓李,屬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元宗李璟(916-961年8月12日)的后裔。北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征伐楊州,賜封李璟第八子李從鎰(yi)為鄧王,鎮(zhèn)守宣楊。978年,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宗趙炅賜酒毒死,李氏官員受到通輯誅殺,李從鎰遂攜家提眷,操舟夜發(fā)宛陵(安徽),隱居洪州、宜黃、樂安等地。宋微宗崇寧二年(1103),…[詳細]
嘉禾縣歐氏宗祠位于嘉禾縣蓮荷鄉(xiāng)平世村。乾隆三十五年(1770),歐氏后裔將宗義、以瑞、以將、以玄祠堂移建于現(xiàn)在位置,更名為“青龍祠”,即歐氏宗祠。并先后在嘉慶十年(1806)、民國三年(1914)、民國三十年(1941)和公元2003年進行過維修。歐氏宗祠坐西南朝東北,占地面積400多平方米,為磚石木結構,前后二進,由戲臺、露天坪、兩側廂房和神堂組成。歐氏宗祠門屋為五開間,設一中門和兩條側門,青瓦…[詳細]
介紹毛氏宗祠是韶山毛氏家族的總祠堂,始建于1758年,1763年建成。建筑系磚木結構,青磚青瓦,建筑面積約700平方米。宗祠大門天頭有毛氏宗祠四字。大門外兩邊各立一石鼓。祠堂房屋分為三進。第一進為戲樓。樓閣中部為戲臺,可容納數(shù)十人登臺演慶。樓兩側為化妝室。樓下中部為一小廳。兩側各一廂房,左為庖廚地,右為酒飯舍。第二進為中廳。右廊懸鐘,左廊懸鼓。是全族辦公、講約、祭祀和擺酒設宴的地方。第三進是敦本堂…[詳細]
微子祠位于河南省商丘古城西南十二公里的青崗寺村。宋氏祠祀源出于商殷王朝的大廟。周建宋國后,其祠廟在都城之外的皇林中,以沿襲商殷祭祀的各項制度。唐代文人賈至,來到宋州居官,在他的《微子廟碑頌》中寫道:“皇帝(唐玄宗)二十有一載,予作吏于宋,思其先圣遺事,求于故老與人,則得君廟存焉。盛衰紛綸,年紀超忽,喬木老矣,靈異儼然……”明代倪岳《重修微子廟碑》云:“舊歸德儒學東偏,故有祠一所,自宋、元以來,祀殷…[詳細]
武陟安氏宗祠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小巖村。武陟安氏宗祠座落于武陟縣城東五公里處,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群,東西兩院并列。西院為舊祠,始建于大清乾隆二十八年,占地三畝有余,西大殿飛檐重疊,雕梁畫棟,五脊六獸。東西廊下各鑲嵌有磚雕、人物花卉,栩栩如生,實屬古建磚雕中的上乘之作。于大清光緒二十一年,用四年時間在舊祠東鄰修建新祠,占地約九畝有余。新建的安氏宗祠無論在規(guī)模和工藝上都遠遠高于舊祠。山門面闊三間、…[詳細]
蟬林祠位于古田縣杉洋鎮(zhèn)西北3公里的獅巖山麓。該祠坐北向南,木構建筑,占地1321.8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大門,華表門亭、下游廊、前天井、中在廳、后天井、祖祠廳。祠前為百余平方米的旗桿坪,左右豎立著數(shù)十副歷代科名旗桿石碣。祠門兩旁對聯(lián)為:“獅嶂鐘靈持厚,蟬林流澤孔長”。大門內有華表門亭,門上有如意斗拱,層層出挑以承托屋檐,中間掛一豎匾“狀元及第”,坊亭匾額為“蟬林祠文物館”,文物館共有館藏文物3…[詳細]
江蘇常州蔣氏宗祠位置浦前蔣氏宗祠位于常州市浦前老街189號。概況宗祠堂屋坐東朝西,硬山式磚木結構,前后共4進。第一進門廳5間,進深6楹,第二進大廳5間,進深5楹(原為6楹),第三進5間,進深5楹,為祖先牌位供奉處的享堂,第四進為二層樓3間,進深底層8楹,樓上朝東面縮進一楹。該樓南北封火墻仍保留,木雕掛落垂柱仍完好。該祠屋的第一進至第三進在一條中軸線上,而第四進樓房略偏于第三進的南面,從而樓前形成一…[詳細]
趙南星祠堂位于城關鎮(zhèn)東關村趙家街,原名趙氏宗祠,后為紀念吏部尚書趙南星而改稱今名。始建于明洪武末年,原系平頂建筑,清嘉慶元年改建為硬山布瓦頂。有正殿三間,正門過廳一間,門西側各有耳房一間,正殿和門樓兩側有磚砌高墻相連,中間成長方形小院。一九八二年石家莊地區(qū)文化局曾撥?钚蘅槨,F(xiàn)在高邑縣城還保留著趙南星的祠堂,高邑有條路被命名為“南星路”,以紀念這位高邑名人。趙南星祠堂,又稱趙忠毅公祠堂,屬河北省重…[詳細]
馬氏宗祠坐落龍尾古城內中丞街下段,現(xiàn)中丞街18號,占地約二畝左右。原有宗祠已倒坍,僅遺存大門、圍墻內是散落的瓦礫。1937年族人馬崇六出資重建,建成后規(guī)模是出檐大門,門上面橫匾書刻馬氏宗祠,是時任玉龍書院校長的族人馬明遠書并刻制的老匾。大門兩邊為二層土木結構,建有明、清式民居鋪面各一間,后面小天井,正面照壁,中間寫有“扶風世澤”四字,是時任玉龍小學校長的族人馬德御所書,照壁兩邊有小月宮門。入內北面…[詳細]
升庵祠坐落在昆明西山山麓、滇池之濱的高峣村。是明萬歷年間人們?yōu)榧o念楊升庵,將其舊居“碧峣精舍”改建為祠,供奉其塑像。這是一座三院三殿的中式庭院,背靠西山,面臨滇池,旁有清泉,花木繁盛,幽雅秀麗。祠內古木參天,樓臺亭閣巍然肅立,祠堂靜謐。1987年公布為云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升庵祠原為鄉(xiāng)紳毛玉的庭園,當時毛玉任吏部給事中,與楊慎友情篤深,在“議大禮”的政治斗爭中,被逮下獄,廷杖創(chuàng)發(fā)至死;“碧峣精舍”是…[詳細]
進大門,左右兩側分別有唐碑和明碑。濃蔭叢中,矗立著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價值,被稱為“三絕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書法家柳公綽書寫,名匠魯建刻字。都很精湛,因此被稱為三絕碑。 碑文對諸葛亮短暫而悲壯的一生,作了重點褒評;竭力贊頌諸葛亮的高風亮節(jié),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勵唐代的執(zhí)政者。進去之后是二門,有清人吳英立手書“明良千古”的牌匾。過二門,可以見到…[詳細]
趙抃,浙江衢州人,字閱道,號知非子,謚號清獻公。生于公元1008年,卒于1084年,享年76周歲。二十七歲中進士,經歷了北宋中期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先后出任河南彰德,福建崇安,安徽泗縣,四川成都、益州、茂州,江西贛州,浙江杭州、紹興、淳安等處的地方官員,后累官至殿中御史、參知政事(副宰相)、太子少保。趙抃墓地處衢江區(qū)蓮花鎮(zhèn)原東山邊村。2010年當?shù)匦姓䥇^(qū)劃調整,東山邊村與樟樹山村合并,取“清廉”…[詳細]
忠烈祠忠烈祠在小姑山北端“忠孝祠”(元末浚州知州王士元及其子祠)之左。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建。次年勒石記其事。明末,李自成舉義,勢若燎原烈火。農民軍委馬世聰為?h知縣,治理浚地。李化桂“驚聞煤山之音,縞素痛哭,誓誅兇逆”,與劉尚信、劉偉施、王化遠、王元禎謀刺馬世聰,與義軍對抗。事泄,李化桂等被處死。國之蒲等為昭其“大義”,乃建祠、勒石,“欲令忠臣之節(jié)與天地同垂不朽”。附:忠烈祠碑記天地…[詳細]
福清葉氏宗祠是一處建于明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屬于葉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位于福清市港頭鎮(zhèn)后葉村,系明內閣首輔葉向高的祖祠。其坐北朝南,由戲臺、天井、殿堂等組成。有資料記載,該祠為葉向高親自卜地興建的,但缺乏史料依據。該祠坐北朝南,二重門刻有明天啟皇帝欽賜的寫有“元輔鄉(xiāng)”三字的牌匾。祠堂始建時為三進八扇一后院,規(guī)模較大,寬23米,深43.8米,占地1008平方米;外墻…[詳細]
石楠塘徐氏宗祠位于金華市婺城區(qū)雅畈鎮(zhèn)石楠塘村南的武義江畔,為明代宗祠建筑。照壁前為武義江,有小碼頭可供舟船停泊。整個建筑坐北朝南,由照壁、門廳、正廳、后堂組成,五開間,三進兩天井,呈方形布局。面積近1047平方米。石楠塘徐氏宗祠,照壁前為武義江,有小碼頭可供舟船停泊。整個建筑坐北朝南,由照壁、門廳、正廳、后堂組成,五開間,三進兩天井,呈方形布局。面積近1047平方米。照壁的上部和門樓的一部分已經被…[詳細]
東安頭翰林祠位于湖南寧遠縣灣井鎮(zhèn)東安頭村,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為紀念為紀念村人、明景泰三年(1452)進士李敷而建。是九嶷山的一大景區(qū)。東安頭翰林祠是一處集崇祀先祖、紀念名人和公益活動于一身的民居建筑,全盛時期,門匾、堂匾、楹聯(lián)遍布祠內外。它們與祠前的月臺、池塘、文塔形成一個蔚為壯觀的人文建筑景觀,是江南地方民居的一大特色。東安頭翰林祠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782.2平方米。起源與…[詳細]
樟木林葉氏宗祠樟木林葉氏宗祠,位于樟木圩邊的樟木根,座西北,向東南,背靠林木蔥郁的阿婆背兒抱孫石山,面朝重巒疊嶂的狀元山峰,祠前有一四季不枯的池塘,池邊還有一條自東向西延伸接桂梧高速公路的賀州至潮江二級公路,此即葉氏82世祖夢蕃公祠,慣稱樟木根總祠,葉公夢蕃字郁,生于北宋年間,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縣,微宗、欽宗年間登科探花,曾任山西學政,因進諫宋皇抗擊金兵,反被昏君貶為廣東南雄府太守,然而其為國家…[詳細]
諸葛武侯祠位于姚安縣煙蘿山,是諸葛亮南征駐地,故壘遺址。武侯祠始建于唐朝,明嘉靖丁已三十六年。2010年諸葛武侯祠開始重修。諸葛武候祠主體建筑群由大殿、四廂及兩院組成,總占地面積為70畝,座東南朝西北,整座建筑莊嚴古樸、氣勢磅礴。大殿內正前方這一尊銅像是諸葛亮坐相,青銅澆鑄,3.6米高。諸葛亮手拿鵝毛扇,穿長袍、慈眉、慧眼,頭戴飾玉官帽,喻示著“有求必應”,在諸葛亮兩側,兩個銅鑄侍童陪伴,一尊抱著…[詳細]
黃氏祠堂(俗稱黃家家廟),座落于寧陽縣蔣集鎮(zhèn)添福莊西南村老街東段路北,建于1851年,距今已有150余年歷史。南北長30.6米,東西寬18.9米,占地面積580平方米。黃氏祠堂為二進院落,門開八字,左右各一門墻成扇形敞開。中為七層臺階,臺階兩側,各有一長條形石臺,與門墻平行。石臺與門墻外首,東西各一尊石獅,雄壯威武。拾階而上,便是祠堂大門。大門的上方有一橫匾,上 書-“黃氏宗祠”四個大字,為清朝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