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村由原解放和羅城兩村于2005年合并而成。全村現有村民組23個,農戶800余戶,在籍人口3100多人,總面積為3.4平方公里。 我村位于溫泉鎮(zhèn)南部,與天堂鎮(zhèn)毗鄰,是縣城北擴的第一站。這里交通便利,原105國道和溫泉快車道均貫穿其中;這里企業(yè)興旺,東有長寧工業(yè)園區(qū)、南有國際文化養(yǎng)生產業(yè)園區(qū)、西有鉀長石開采區(qū);這里商業(yè)繁榮,沿路兩側即是新街商業(yè)區(qū)。在其境內,還有許多企事業(yè)單位散布其中,如溫泉中心學……。 |
因1956年命名為解放高級社,沿用此名,又因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解放村村民委員會。解放初屬城西鄉(xiāng);1956年為城西高級農業(yè)社解放、興和初級社;1958年9月成立定城人民公社,設解放大隊;1961年8月劃出成立城西公社,解放大隊屬之;1962年設高橋大隊,屬城西公社;1966年城西公社更名東升公社、1971年復名城西公社,解放、高橋大隊皆隨屬之;1984年公社改鄉(xiāng)、大隊改村,設解放、高橋兩村,屬城……。 |
趙全營鎮(zhèn)解放村位于順義區(qū)西部,村域面積1.8平方公里,F有220戶,720人,其中農業(yè)人口569人,非農業(yè)人口151人。村耕地面積1848畝,其中確權土地972畝,人均確權土地1.5畝。全村除2戶村民自己耕種外,其余土地均流轉給集體,由村經濟合作社統(tǒng)一向外發(fā)包。解放村目前已經引進北京市花木公司、胖龍(北京)園藝有限公司、綠木源(北京)林木有限公司等多家農業(yè)企業(yè),經營項目主要以苗木、花卉、溫室大棚等……。 |
為紀念解放戰(zhàn)爭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故名解放村。由解放村、沖口村合并而成。1950年9月同樂由鎮(zhèn)改鄉(xiāng)后,為解放村、勝利村,屬同樂鄉(xiāng)。1958年公社化后為解放大隊、勝利大隊,屬同樂公社。1981年勝利村更名為沖口村。1984年1月鄉(xiāng)村建制恢復后為解放村、沖入村,屬同樂鄉(xiāng)。2002年12月,將解放村、沖口村合并為解放村,屬同樂鄉(xiāng)至今。2002年原解放村與原同樂鄉(xiāng)沖口村合并,亦稱解放村,下轄16個村民小組……。 |
取“勞動人民得解放”之意,得名。1952年設解放村,1958年為解放大隊,1982年復名為解放村,2002年原解放村、新建村、五星村合并為解放村,地名沿用至今。解放村……。 |
因解放村是以“翻身得解放”之意命名。永府通〔81〕5號文前原名普蓮鄉(xiāng)三大隊(四川省永川縣地名錄),1968年更名解放大隊(村),根據永府函〔2004〕51號文原金龍鄉(xiāng)解放、灣橋(紅星)村19個村民小組全部合并為解放村,同年設立解放村村民委員會,其名沿用至今。解放村……。 |
原屬城關公社管轄,1980年劃入熊山街道。1984年改為解放行政村,設立解放村村民委員會。解放村……。 |
解放村位于浦城南浦街道東側.,地處浦城縣城關,有8個村民小組,全村428戶,農戶人口1751人,全村共有黨員59名(其中女黨員12名)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發(fā)展要求,全村共農業(yè)總產業(yè)1279萬元,村集體收入10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產650萬元,村民純收入7706元,是個交通便捷的小康村。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正確領導下,全村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共同努力下,我村先后被評為南平市委政府授予“計劃生育先進……。 |
解放村,即村民為慶祝和紀念全國解放而命名。1950年解放前地名東門,屬古鏞鎮(zhèn)長安保、大同保。1950年,屬第一區(qū)公所,取名解放街。1954年至1955年冬,改名解放社、團結社,1958年冬改名城關農場解放連,1961年改為解放大隊,1965年更名為蔬菜大隊,1973年又復稱解放大隊,1984年9月改為解放村民委員會。解放村……。 |
原名紅花溝,其時整個村莊歸席姓大戶所有,解放后村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很高興,就改名為解放。民國稱紅花溝,屬開邊區(qū);1949年稱解放溝,屬開邊區(qū)解放溝鄉(xiāng)(3鄉(xiāng));1958年稱解放生產大隊,屬開邊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稱解放村,成立解放村村民委員會,屬開邊鄉(xiāng)政府管轄;2002年6月開邊鄉(xiāng)撤鄉(xiāng)改鎮(zhèn),屬開邊鎮(zhèn)政府管轄至今。解放村……。 |
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故名。1958年設解放大隊。1983年改稱解放村民委員會。2010年窯莊村并入解放村民委員會至今。解放村……。 |
以人民翻身解放之意取名。原稱深浦源村,屬全州縣。1952年并入灌陽縣第四區(qū)大龍鄉(xiāng)。1955年屬新圩區(qū)大龍鄉(xiāng)。1958年分設解放大隊,屬新圩公社。1962年并入新圩區(qū)大龍公社。1968年復置解放大隊,屬新圩公社。1984年改稱解放村民委員會,1987年改為解放村公所,1995年恢復為解放村民委員會,屬新圩鄉(xiāng)。2014年屬新圩鎮(zhèn)。2020年根據民政部基層政權的文件要求,改為解放村村民委員會至今。解放村……。 |
解放村是廣西貴港市港北區(qū)大圩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450802101214。 |
解放村位于黔西縣西北部,離縣城7公里,面積6.8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組,666戶2587人,201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5008元,解放村是全區(qū)十大鄉(xiāng)村旅游示范村,也是第六批全國農業(yè)標準化一類示范項目核心區(qū),生產的大米獲農業(yè)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按簛硎锊嘶S,秋到萬畝稻谷香;龍?zhí)陡嚼喾,玉帶回旋繞村莊”是柳岸水鄉(xiāng)解放村田園風光的真實寫照。柳岸水鄉(xiāng)解放村依托良田寬廣、水……。 |
解放村隸屬普定縣城關鎮(zhèn),坐落于城關鎮(zhèn)城內,過去以解放村和解放路為主,如今由于人口多,住房少的原因,有的村民住在塔山路、朝陽路、黃家橋路、市場路,居住非常分散,由于支持城鎮(zhèn)建設和公益事業(yè),該村大部分土地已被征用。無什么主導產業(yè),村民靠多種經營發(fā)展經濟。該村有黨員11名,其中30歲以下的一名,初中以上文化4名,黨員活動室40平方米。通過黨員學習培養(yǎng)、黨建搭臺、黨員雙帶能力有較大提升,全村黨員年齡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