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根據《重慶市2020年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工作要點》(渝農組〔2020〕2號)和“千村宜居”實施計劃,經鎮(zhèn)鄉(xiāng)自主申報、區(qū)縣審核上報、專家評審,擬認定萬州區(qū)白土鎮(zhèn)大林村等458個村為重慶市美麗宜居鄉(xiāng)村,現予以公示。 |
保留了坪坎村的坪,漆碾村的漆而得名。坪坎村1950年前屬涼水鄉(xiāng)第八保,1951年命名為坪坎村,1958年為坪坎管理區(qū),1961年為坪坎大隊,1983年復村名坪坎村。漆碾村1950年前屬涼水鄉(xiāng)十八保。1951年根據當地有一河而命名為河口村,1958年更名為漆碾大隊,1983年改名漆碾村。2007年坪坎村、漆碾村合并為坪漆村。坪漆村……。 |
因其境內有一朝天的“印石”,得名天印村。1950年屬康樂鄉(xiāng)管轄,1961年為第6大隊,1984年更名為天印村,1993年并入塘壩鎮(zhèn)管轄,2002年將智靈村合并。天印村……。 |
通安村位于安富街道東段,轄14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6.2平方公里,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先后榮獲“全國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文明村”“雙城經濟圈美麗宜居鄉(xiāng)村先導村”等近20個國家級、市級榮譽。自然資源方面,岈嶼山脈位于通安村北部,通安河貫穿整個村子。村內擁有各類水塘100余口,垂釣面積達400多畝,香樟、小葉榕、黃桷樹等苗木800余畝,柑橘、桃李、花椒等疏果產業(yè)200余畝。文化資源方面,通……。 |
因取寓意“田高產,糧豐收”得名。1958為千佛公社七大隊。1981年以境內冷家場更名千佛公社冷家場村。1984年為千佛鄉(xiāng)冷家場村。1993年并入雙河鎮(zhèn)。2007年將響水村、巒堡村合并建為高豐村。高豐村……。 |
因傳聞清朝有皇帝到此,在集市吃得酒足飯飽,故稱“飯飽場”,后雅化為萬寶場。1949年前為峰高鄉(xiāng)十九保。1950年峰高鄉(xiāng)十九村。1955年為新華鄉(xiāng)萬寶村。1958年地屬峰高公社九大隊。1960年為新華公社九大隊。1981年為千秋公社萬寶大隊。1984年為千秋鄉(xiāng)萬寶村。1993年將萬寶村并入直升鎮(zhèn)。2002年建制調整,將長山村、紅巖寺村1、2、5、6、7組并入萬寶村。2007年建制調整,將縣龍村2、3……。 |
因瀨溪河中有一沙包,該地臨瀨溪河得名。解放初改保為村,為路孔鄉(xiāng)八村。1958年7月路孔鄉(xiāng)、聯升鄉(xiāng)合為高店公社,地屬高店公社。1960年高店公社分置路孔、聯升公社,改為路孔公社十大隊。1984年改為沙堡村。1993年為路孔鎮(zhèn)沙堡村。2002年村建制調整時與高店村、灣店村、仙橋村1、2、7社合并,沿用前名沙堡村。2014年因鎮(zhèn)更名,改為萬靈鎮(zhèn)沙堡村。沙堡村……。 |
因明代尚書喻茂堅葬此,其墳稱尚書墳。解放初改保為村,為路孔鄉(xiāng)六村。1958年7月路孔鄉(xiāng)、聯升鄉(xiāng)合為高店公社,地屬高店公社。1960年高店公社分置路孔、聯升公社,改為路孔公社六大隊。1984年改大隊為村。1993年改為路孔鎮(zhèn)尚書村。2002年村建制調整時與蓮花村、石廟村合并沿用前名尚書村。2007年將原蓮花、石廟、中壩、二郎、尚書5村合為尚書村。2014年因鎮(zhèn)更名萬靈鎮(zhèn),改為萬靈鎮(zhèn)尚書村。尚書村……。 |
因境內地名玉鼎寺得名。解放初改保為村,為路孔鄉(xiāng)十村。1958年7月路孔鄉(xiāng)、聯升鄉(xiāng)合為高店公社,地屬高店公社。1960年高店公社分置路孔、聯升公社,改為路孔公社十五大隊。1984年改為玉鼎村。1993年改為路孔鎮(zhèn)玉鼎村。2002年村建制調整時與羅心村合并沿用前名玉鼎村。2007年10月,龍灣村并入。2014年因鎮(zhèn)更名萬靈鎮(zhèn),改為萬靈鎮(zhèn)玉鼎村。玉鼎村……。 |
因境內有唐代天寶年間建古寺,原寺內塑有500羅漢,稱羅漢寺。民國時期屬清升鄉(xiāng)八保。1949年為羅漢村。1953年為清升鄉(xiāng)羅漢村。1958年為清升公社八大隊。1981年為清升公社羅漢寺大隊。1984年為清升鄉(xiāng)羅漢寺村。1993年改為清升鎮(zhèn)羅漢寺村。2002年將羅漢寺村、甘橋村合并為羅漢寺村。2007年羅漢寺村、三教寺村合并為羅漢寺村。羅漢寺村……。 |
因境內地名河中島得名,其四周被河流包圍。1949年為清江鄉(xiāng)四保。1953年為清江鄉(xiāng)雙河村。1958年地屬安富公社。1962年為清江公社4大隊。1981年為清江公社4大隊。1984年為清江鎮(zhèn)河中村。1993年改為清江鎮(zhèn)河中村。2002年將河中村、下灣村合并為河中村。河中村……。 |
因境內地名馬草壩得名。1949年前屬吳家九保。1953年為永興鄉(xiāng)榮山村。1958年屬吳家公社。1962年為永興公社十一大隊。1981年命名為清流公社馬草大隊。1984年為清流鄉(xiāng)馬草村。1993年為清流鎮(zhèn)馬草村。2002年將馬草村、馮家坪村合并為馬草村,沿用至今。馬草村……。 |
因此地為抗美援朝烈士呂玉久故鄉(xiāng),為紀念烈士得名。民國時期為老榮隆鄉(xiāng)四保,新中國成立后為四村。1958年為四大隊,1981年為油菜公社高田大隊,1984年為油菜鄉(xiāng)高田村。1993年撤鄉(xiāng)并鎮(zhèn),改為榮隆鎮(zhèn)高田村,2002年7月高田村、雙石村,油菜村合并為玉久村,2007年11月合村建置調整,由玉久村,開源村1、2、3組,燕山村1、2、3組合并為玉久村,村委會駐地涼風埡。玉久村……。 |
因境內橋清河橋得名。民國時期為新榮隆鄉(xiāng)五保。新中國成立后為十二村。1958年為十二大隊。1981年為清河大隊。1984年為清河村。2002年將建設村、清河村合并為清河村。2007年將抱房村3、4組、清河村合并為清河村。清河村……。 |
因境內地名玉帶橋得名。1949年前屬協和鄉(xiāng)六保。1953年為協和鄉(xiāng)六村。1958年為協和公社七大隊。1981年命名為古昌社玉帶大隊。1984年更名為榮昌區(qū)古昌鎮(zhèn)玉帶村。1993年改為古昌鎮(zhèn)玉帶村。2002年將峰門村、玉帶村合并為峰門村。2005年更名玉帶村。玉帶村……。 |
因境內銀匠河流經此地得名。1949年前為觀勝鄉(xiāng)十五保。1953年為觀勝鄉(xiāng)金巖村。1958年為觀勝公社七大隊。1981年命名為觀勝公社金巖大隊。1984年更名為觀勝鄉(xiāng)金巖村。1993年改為觀勝鎮(zhèn)金巖村。2002年原冷家坳、金巖兩村合并成銀河村。2007年將銀河村、曲塘村合并為銀河村。銀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