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城街道 原名附城區(qū)(2000年改今名),處在市中心東部得名。 |
2、南城街道 原名篁村街道,隸屬廣東省東莞市。南城位于東莞市中部偏西南,處城市中心區(qū)之南得名。 |
3、萬江街道 因東江碧水流經這片沃土,形成河港縱橫的支流而得名。 |
4、莞城街道 自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來已有1260多年歷史,古稱"到涌",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始稱"東莞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成立前稱莞城鎮(zhèn),2002年,改為莞城街道。 |
明代,村民加固堤圍,在缺口處壘石防洪,后代以八景之一,有""西流鎖鑰""的含義,又暗指境內雞公廟碼頭對出有特立的圓石,故名。 |
建鎮(zhèn)于1950年稱為石龍鎮(zhèn)。此地原是河灘,有數(shù)石隆起,鄉(xiāng)民依石筑堤防洪,取名石。ù髩沃猓,后成石龍。 |
始祖樂亭公從謝崗到此捕魚為生,年深日久,見此地山清水秀,便在此定居。村中池邊有二奇異巨石,俗稱""奇石"",方言""企""奇""諧音,在此設鎮(zhèn),故名。 |
10、橫瀝鎮(zhèn) 傳聞有一條小河叫瀝水,它從鎮(zhèn)里橫中穿過,故稱橫瀝。 |
11、橋頭鎮(zhèn) 明朝年代,今橋頭境內李屋鄉(xiāng)有一小墟,是四鄉(xiāng)村民集散之地,因在土橋東頭(古時稱李屋鄧屋合稱土橋),故稱橋頭。 |
12、謝崗鎮(zhèn) |
13、東坑鎮(zhèn) 原有東坑村,宋末形成東坑圩。 |
14、常平鎮(zhèn) 清中葉,屋廈村部分村民從商,擇水運方便之荒灘建常平村,以祈和平競爭。 |
15、寮步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