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達社區(qū) 該社區(qū)以“利達”命名,寓意社區(qū)居民吉祥順達。 |
2、南郊社區(qū) 因該社區(qū)位于西秀區(qū)南邊的郊區(qū)位置,故稱為“南郊”。 |
以前為汪家山村,因該村在解放前為一座小山下居住的幾戶汪姓人家,故稱“汪家山”。 |
4、西山社區(qū) 因該社區(qū)位于西秀區(qū)西南部,且附近多山,故有“西山社區(qū)”之名。 |
5、管元社區(qū) 因解放前此地多有土匪,為防止土匪而修筑有一座城墻,城墻的第一道門正處于該村,稱為“管一門”,后改為“管元”。 |
6、陽光社區(qū) 太平村新更名“陽光社區(qū)”。 |
因該村莆氏家族幾百年前從江夏堂遷至安順時落腳于此,稱此地“落譜沖”,后諧音為“蘿卜沖”。蘿卜沖村。 |
8、玉碗村 因該村內有口井名為“玉碗井”,村寨以此井命名,故稱為“玉碗”。 |
9、膠泥村 因該村附近土壤多為膠泥,故稱“膠泥村”。 |
10、二橋村 因該村內有兩座橋,故得名“二橋”。 |
11、竹林村 因該村曾有一片竹林,故取為“竹林”。 |
12、小坡村 因該村附近有眾多無名小山坡,故稱為“小坡”。 |
13、黑石頭村 因該村有一塊巨石,通體漆黑,故取為“黑石頭”。 |
14、歡喜嶺村 相傳在建安順城后,貴州省第一位省長周希成曾站在此山上觀看安順城,發(fā)出歡笑之聲,故稱此處為“歡喜嶺”。 |
15、塘官村 因該村是由水塘村和門口村合并得來,故在水塘自然村和姚官組自然村中各取一字,稱為“塘官”。 |
16、華西村 因該村為華嚴村和西瓦村合并而來,故去兩村名首字取為“華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