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同社區(qū) 駐地大同村,彝語(yǔ)“達(dá)嘿”,“達(dá)”為坡,“嘿”為河,意即河畔坡上面的村莊。1932年雅化為“大同”。 |
2、米車社區(qū) 駐地下米車村,彝語(yǔ),“米”為曠地,“車”為谷子,即種谷之曠地。 |
3、牛速村 駐地下牛宿村,原名“矣輸”,彝語(yǔ),“矣”為水,“輸”為溝,意即水溝畔的村莊,后演化為“牛宿”。 |
4、糯白村 駐地大糯白村,彝語(yǔ)“糯”為猴子,“白”為山坳,意即有猴子出沒(méi)的山坳中。 |
5、阿梅者村 原名“阿末則”,彝語(yǔ)“末”為地,“則”為山梁,意即山梁之地,清中期演化為“阿梅者”。 |
6、黑那村 原名“黑納泥”,彝語(yǔ)“嘿”為水塘,“納”為黑彝族,“泥”為牛,即水塘畔養(yǎng)牛多的黑彝族村莊。解放后簡(jiǎn)稱為“黑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