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和村 舊時,此處有一個潭,潭邊形像“蝦公”,故名為蝦公潭村。1962年,人們把蝦公潭、義和樓兩村合稱為公和村。 |
2、紅星村 1954年夏,李蘭英在該村創(chuàng)辦紅星初級農(nóng)業(yè)社,故名。 |
3、官鋪村 因為在舊時該地有很多官府在此開設(shè)店鋪,故名。 |
4、新化村 早在建國初期,人們遷居此地時,曾店公王辦的新猷學(xué)校與澄洞辦的同化學(xué)校合并,故名。 |
5、太湖村 因境內(nèi)多湖洋田(沼澤地)而得名,俗稱太湖洋,后改稱太湖。 |
6、中坑村 由老地名中坑尾得名而來。 |
7、彰三村 包括彰三塘、北蓋上、大張屋、黃田陂、葉坑里等,因“彰三塘”而得此名。 |
8、彰坑村 原是由彰三塘、朱屋坑合稱,故名。 |
9、雙龍村 因為雙龍村是由龍坳村與龍?zhí)链搴喜⒍鴣,以雙龍謂之,故名。 |
10、咸和村 是由上下咸與和尚坑的合稱,故名。 |
11、杉里村 明朝中期該地設(shè)有驛站,遂取名為站里,后改稱杉里。 |
12、雙羅村 相傳在雙螺村的寨上,形象似螺型,原觀音宦鑾面的山亦像螺型,故名。 |
13、上墩村 舊時該地有上坑、梅塘,墩壩、墩下4個自然村,新中國成立后,由這4個自然村合并,取“上坑”之“上”,“墩下”之“墩”,故名。 |
14、成山村 是成全寨、印山上的合稱,故名。 |
15、連江村 是由連塘村與江頭村合并,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