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場村 石固,原建有石固坉,取固若金湯,穩(wěn)若泰山之意,更名石固。以集市石家場而得名石家場村。以地理位置及工作職能命名的村民委員會。 |
2、平壩村 因該村地勢平坦而得名。 |
3、泥塘村 因早期該地有人養(yǎng)魚,后魚塘干了,故得名泥塘村。 |
4、蒲草塘村 因該村有水塘,過去主要種植蒲草,故得名蒲草塘村。又名濮菜堂。 |
5、歐家灣村 以仡佬族先民歐姓居住于此而得名。 |
6、仡比村 因村子中居民多為仡佬族而得名。 |
7、王家溝村 因村子中王姓人家居多而得名。 |
8、桂花村 以村中一棵古桂花樹(木犀)命名桂花村。 |
9、公坪村 因公社化時期建有公平大隊(duì)而得名。 |
10、龍?zhí)鳞甏?/a> 因該地地形形似龍,且有口塘于其中,故而得名龍?zhí)鳞甏濉?/div> |
11、公鵝坳村 因屯山坡上有一石形如鵝,相傳旁邊還有一石為母鵝,不知何年月母鵝倒掉后,僅剩一只公鵝,公鵝由此得名。因該村地處環(huán)山包圍的平地上,故而得名公鵝坳村。 |
12、楠橋村 因早期此處有棵楠木樹,倒了剛好架在溝兩岸,人們便以木為橋,故名楠橋。楠橋舊稱爛橋。 |
13、李屯村 因該地是李姓人家居住而得名。 |
14、凱峽河村 因該村位于凱峽河兩邊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