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河南省健康縣健康鄉(xiāng)村健康細胞等建設評估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guī)定,經綜合考核評審,認為中牟縣雁鳴湖鎮(zhèn)等143個鄉(xiāng)鎮(zhèn)、登封市少林街道雷家溝村等446個村、國家稅務總局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稅務局等928個單位高度重視健康鄉(xiāng)鎮(zhèn)、健康村、健康單位建設工作,建立完善健康細胞建設組織領導體系,持續(xù)加大鄉(xiāng)鎮(zhèn)、村莊和單位基礎設施投入,逐步健全城鄉(xiāng)公共衛(wèi)生服務體系,倡導并踐行健康文明綠色環(huán)保的生活方式,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健康科普知識,當地城鄉(xiāng)居民健康素養(yǎng)水平明顯提升,社會衛(wèi)生健康治理初見成效,健康環(huán)境優(yōu)美宜居,健康服務全民受益,健康文化深入人心,基本達到河南省健康鄉(xiāng)鎮(zhèn)、健康村、健康單位建設試點要求。 |
高廟村:位于龍崗街道東部,耕地面積2012畝,F有4個村民小組,198戶,791人! |
金陽社區(qū)(戶堂村)是河南省鶴壁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金山園區(qū)(渤海路街道)下轄的社區(qū),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21,為鎮(zhèn)中心區(qū)。區(qū)劃代碼為410671401006。 |
姬莊村位于城鄉(xiāng)一體化示范區(qū)淇水灣辦事處東南部,緊鄰京港澳高鐵。總戶數291戶,共有人口1628人,兩委干部6人,支部書記姬友洲,村委主任姬鋒云,黨員39人,4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400畝。經濟來源主要是以種植、勞務和第三產業(yè)為主!。 |
照鏡村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在鎮(zhèn)北部,面積0.3平方千米。居民887戶3230人,有蔣、李、布等姓,漢族。商末牧野大戰(zhàn)時姜太公曾在此用照妖鏡捕獲狐貍精妲己,故名照鏡。臨共產主義河、桑莊、東彰儀、樓離線。耕地2800畝,主產玉米、小麥等,有銀河花生機械廠、豫忠機械制造等企業(yè)。收入務工、務農為主,年人均7000元。聚落呈長方形,有中學、小學、衛(wèi)生院。街道南北2條、東西4條,通樓丁公路!。 |
東彰儀村在鎮(zhèn)西,距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1.2千米。面積0.1平方千米。居民317戶1180人,有王、張、馮等姓,皆漢族。周武王伐紂時在此設商議廳,村以此名東、西商議村,后演為東彰儀。東鄰照鏡鎮(zhèn),南鄰小王莊村,西鄰西彰儀村,北鄰贠莊村。耕地1200畝,主產玉米、小麥等,有養(yǎng)豬場、養(yǎng)鴿場、鵪鶉養(yǎng)殖場,花卉種植基地。收入務工、務農為主,年人均5000元。聚落呈長方形,民居為磚混結構房屋。有衛(wèi)生室。街道南北5條……。 |
留莊營村在鎮(zhèn)西部,距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1.6千米,占地1.4平方千米,建筑7平方千米。居民895戶3780人,漢族。宋朝岳飛軍營駐此,撤軍時為感謝當地居民留下一些馬匹,名留馬營,后演為留莊營。2003年由平原鄉(xiāng)劃歸紅旗區(qū),屬留莊營村委會。臨新中大道、向陽路、新二街、友誼路。收入以務農、務工為主,年人均0.84萬元。民居為樓房。聚落為塊狀,民居以樓房為主。有診所,市級文物保護單劉家祠堂。街道連接新中大道……。 |
尚莊村在鎮(zhèn)東南部,距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2千米。村委會駐地,面積0.2平方千米。居民200戶676人,有尚、楊、陳等姓,漢族。清光緒周氏租種暢崗大戶土地,名暢崗北地,后成村,因村北有尚氏古墳,故名尚莊。鄰牧野大道、河師大北路、學院街、北環(huán)路。主產小麥、玉米、花生等。收入以務工、務農、經商為主,年人均1.4萬元。聚落呈塊狀,民居多為混轉建筑。有衛(wèi)生室、老年文化室、休閑健身場所。街道5條,通牧野大道。……。 |
米屯村在街道西,距辦事處駐地3千米。村委會駐地。總面積 2.7平方千米。轄米屯村、張莊、蘇墳村、帽鋪村4個居民點。居民390戶1930人,有牛、劉、趙、付、候、李等。漢族。元朝此地為軍隊屯米之地,明代有移民遷此,名米屯。臨候屯、大張、楊寨、人民路。機井30眼、文明南支1條、耕地3180畝。主產小麥、玉米等。收入以務工、務農為主。聚落呈塊狀,民居磚混結構。有診所。街道3條,道通人民路! |
太子屯村距辦事處駐地4千米。占地平方千米。居民233戶920人,有張、王、付、邢、李等11姓,皆漢族。初以此地東有七座廟、西有大崗集兩村,后因皇后在此生太子,封兩村為太子屯。臨大廣高速、朱屯、玉皇廟、段屯。耕地1850畝,機井30眼,文明渠、甄太溝各1條。主產小麥、玉米。養(yǎng)殖家畜家禽。收入以農業(yè)、務工為主。聚落塊狀,民居多為磚混結構、一層。有衛(wèi)生室。有大崗寺,集市農歷初六、十六、二十六。街道1條,……。 |
云寨村在其西南部,距辦事處駐地6千米。占地0.75平方千米。居民142戶530人,有云、馮、張等姓,皆漢族。明洪武二年云氏自洪洞縣遷此,名云寨。臨宋云路、省道308線、高青路、宋莊。有耕地 910畝,機井16眼,高青溝。耕地910 畝。主產小麥、玉米、大豆。收入以經商、務工為主。聚落塊狀,房屋多為磚混結構。主街2條,通高青路。2017年為新鄉(xiāng)市文明村!。 |
宋莊村距辦事處駐地7千米。占地0.3平方千米。居民386戶2000人,有孟、李、時、孫、張等姓,皆漢族。初由宋氏建村,故名宋莊。臨大廣高速、省道308線、高青路、楊寨。機井41眼,宋莊北斗渠,耕地2300畝。主產小麥、玉米,特產花生、棉花。養(yǎng)殖家畜家禽。收入以經商、務工為主。聚落為塊狀,民居多為磚混結構、二層。有幼兒園、小學、衛(wèi)生室。集會農歷初二、十二、二十二,古會農歷十月十日。街道4條,連省道3……。 |
菜南村在街道東部,距辦事處駐地2千米。村委會駐地?偯娣e1.7平方千米。轄菜南、于口、馬園3個居民點。居民440戶1870人,漢族。初有菜農依菜園建村,名菜園,后易為菜南。臨桂陵大道、凱杰路、宏力大道、菜北大街。有山東干渠,主產小麥、玉米等。收入以務工、務農為主。聚落呈塊狀,民居磚混結構。有小學、診所。村道通衛(wèi)華大道、桂陵大道等!。 |
董寨村在街道北部,距辦事處駐地3千米。村委會駐地。占地2平方千米。居民400戶1260人,有張、王、李、趙、 董、楊、韓、匡等姓,漢族。初初以姓氏名村村。臨省道213線、閆寨、邢固屯、連鋪村。機井60眼,耕地2000畝。主產小麥、玉米等。收入以務工、務農為主。聚落呈塊狀,民居磚混結構。有診所。集會農歷三月初一。村道通省道213線!。 |
小務口村在街道西南,距辦事處駐地2千米。村委會駐地。占地1平方千米。居民180戶500人,有郭、張、李、程、紀、申、史、 趙、蔡等姓,漢族。初以村旁有河及渡口名小務口。臨紅山廟溝、人民路、農場、洞庭湖路。機井26眼,文明南支、紅山廟溝,耕地330畝。主產小麥、玉米等。收入以務工、務農為主。聚落呈塊狀,民居磚混結構。有診所。村道通崇禮路、衛(wèi)河路、洞庭湖路! |
史莊村在街道西,距辦事處駐地3千米。村委會駐地。占地2平方千米。居民210戶790人,有張、邢、李、侯等姓,漢族。初初以姓氏名村史莊。臨大廣高速、新菏鐵路、段屯、農場。機井38眼、溝渠2條,耕地1700畝。主產小麥、玉米等。收入以務工、務農為主。聚落呈塊狀,民居磚混結構。有小學、診所。交通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