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塘村 此地有一口較大的水塘而得名。 |
2、石牛村 原名火燒寨,又名窯子坡。1958年11月取名石牛生產(chǎn)隊(因當?shù)匕脒吢楦C有一石頭形狀像牛),故得名沿用至今。 |
3、營盤村 營盤:軍營的舊稱,即安營扎寨抵御土匪的地方,村民位于營盤山居住而得名。 |
4、長春村 有春花常在之意,故名.。 |
5、法樂村 彝語音譯得名。 |
6、新發(fā)村 新的法沙垮之意故名新發(fā)。 |
7、偏坡村 因駐地位置處于偏坡上而得名。 |
8、金雞村 該地有一座山形如展翅的雄雞,故而得名金雞。 |
9、理化村 原名野壩,系彝語譯音,意為小河或有水的壩子。1925年,貴州省省長周西成提議更名理化。取治理與教化之意,語出《后漢書·樊宏傳論》:“分地以用天道,實廩以崇禮節(jié),取諸理化,則亦可以施于政也!。 |
10、果木村 “果木”系彝語譯音,為彝族大家支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