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韋橋村 清朝時期,韋洪中武舉人在鐵渠上搭橋得名。 |
2、沙廟村 有沙姓大戶人家在此定居并興建廟宇并因其工作性質(zhì)而命名。 |
3、利民村 寓意本村民生活一帆風(fēng)順,故名。 |
4、蔣東村 因位于蔣鼎堡之東并因其工作性質(zhì)而得名。 |
5、蔣南村 因位于蔣鼎堡之南并因其工作性質(zhì)而命名。 |
6、新橋村 因村東建一座排水溝而得名。 |
7、立新村 以“破舊立新”之意得名。 |
8、三棵樹村 民國初年,魏姓居民在此建成禾場,因場邊有三棵柳樹并因其工作性質(zhì)而命名。 |
9、滑石溝村 因西干渠西有山洪溝名為滑石溝,取其溝名為村名。 |
10、王老灘村 民國年間,王姓農(nóng)戶居住此地,以牧羊為主,上灘人將此處稱為王老灘,故得名。 |
11、上灘村 因地處黃河河灘上游灘并因其工作性質(zhì)而命名。 |
12、中莊村 清末,董福祥在此地設(shè)有禾場,分上、中、下3個灘,后被董永錄、董慶龍、董光錄三人分別占有。董慶龍占有中部并建莊,并以其工作性質(zhì)而命名。 |
13、中灘村 因地處黃河叉河中間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