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屬蘭山縣冊山鄉(xiāng),1930年屬臨沂縣第二區(qū)。 1938年4月21日,日本侵占臨沂城,屬日偽第二區(qū)。 1940年3月臨沂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屬冊山區(qū)。 1945年9月11日臨沂解放,屬朱陳區(qū)。 1947年2月15日國民黨侵占臨沂城。 1948年10月10日我軍收復臨沂,仍屬朱陳區(qū)。 1951年3月28日改為臨沂縣第七區(qū)(朱陳區(qū)改)。 1952年3月30日,七區(qū)南部傅家莊、朱陳劃為第十五區(qū)。 1955年10月1日改為羅莊區(qū)。 1958年2月,區(qū)改為鄉(xiāng)。 同年8月改稱工農(nóng)聯(lián)盟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20日,臨沂縣改為臨沂市,屬縣級臨沂市。 1959年3月18日改稱羅莊人民公社。 1961年1月26日,改為傅莊人民公社。 1962年8月16日,改稱傅莊區(qū)。 1963年3月16日撤銷臨沂市,恢復臨沂縣,屬臨沂縣。 1969年1月20日,傅莊區(qū)分成傅莊、羅莊二個人民公社。 1970年4月7日,羅莊人民公社改為羅莊區(qū)。 同年6月傅莊、羅莊兩區(qū)合并為傅莊區(qū)。 1971年3月24日,改為傅莊人民公社。 1972年4月7日,從傅莊人民公社劃出31個自然村,成立羅莊人民公社,駐地于羅莊。 1984年撤銷臨沂縣,恢復臨沂市,屬縣級臨沂市。 1984年4月14日,經(jīng)省政府【魯政函(84)141號】批準,羅莊人民公社更名為羅莊鎮(zhèn)。 1994年12月17日,經(jīng)國務(wù)院(131號)批準,設(shè)立臨沂市羅莊區(qū)(縣級)。 1995年2月12日正式辦公,羅莊鎮(zhèn)劃歸羅莊區(qū)管轄。 1999年4月30日,經(jīng)省政府批準羅莊鎮(zhèn)的朱陳北村、八塊石村、湖西崖東村、湖西崖西村、湖西崖北村劃歸雙月湖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0年5月11日,經(jīng)省政府【魯政函民字(2000)36號】批準,撤銷羅莊鎮(zhèn),設(shè)立羅莊街道辦事處。 2011年8月5日,經(jīng)省政府【魯政函民字(2011)28號】批準,撤銷雙月湖街道辦事處。 朱陳北村劃歸羅莊街道辦事處。 |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屬蘭山縣冊山鄉(xiāng)。 1930年屬臨沂縣第二區(qū)。 1938年4月21日,日本侵占臨沂城,屬日偽第二區(qū)。 1940年3月14日臨沂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屬冊山區(qū)。 1945年9月11日,臨沂城解放,屬朱陳區(qū)。 1947年2月15日國民黨侵占臨沂。 1948年10月10日,我軍收復臨沂城,仍屬朱陳區(qū)。 1951年3月28日屬臨沂縣第七區(qū)(朱陳區(qū)改)。 1952年3月30日七區(qū)南部朱陳傅家莊,劃為臨沂縣第十五區(qū)。 1955年10月1日,改名羅莊區(qū)。 1958年2月,區(qū)改為鄉(xiāng)。 同年8月改稱工農(nóng)聯(lián)盟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20日,臨沂縣改為臨沂市,屬縣級臨沂市。 1959年1月28日,原蒼山縣禇墩鄉(xiāng)的東大車村、西大車村、東小車村、西小車村、大丁莊、小丁莊、花埠嶺、湯莊、趙莊、后站村,神山鄉(xiāng)的東店子村、中店子村、西店子村劃入縣級臨沂市。 1959年3月18日,改稱羅莊人民公社。 1961年1月26日,改名為傅莊人民公社。 1962年8月16日,改稱傅莊區(qū)。 1963年3月16日撤銷臨沂市,恢復臨沂縣,屬臨沂縣。 1969年1月20日,傅莊區(qū)分成傅莊、羅莊二個人民公社。 1970年4月7日,傅莊人民公社改稱傅莊區(qū),同年6月8日羅莊、傅莊兩區(qū)合并為傅莊區(qū)。 1971年3月24日,改為傅莊人民公社。 1972年4月7日,從傅莊公社劃出部分村莊,設(shè)立羅莊人民公社,自此傅莊、羅莊分設(shè)。 1984年撤銷臨沂縣,恢復臨沂市,屬縣級臨沂市。 1984年4月14日,經(jīng)省政府【魯政函(84)141號】批準,傅莊人民公社更名為傅莊鎮(zhèn)。 1994年12月17日,經(jīng)國務(wù)院(131號)批準設(shè)立臨沂市羅莊區(qū)(縣級)。 1995年2月12日正式辦公,傅莊鎮(zhèn)劃歸羅莊區(qū)管轄。 2000年5月11日,經(jīng)省政府【魯政函民字(2000)36號】批準,撤銷傅莊鎮(zhèn),設(shè)立傅莊、湯莊兩個街道辦事處。 原傅莊鎮(zhèn)的湯莊、大丁莊、小丁莊、大柱山、東大車、東小車、西大車、西小車、東徐林、北徐林、西徐林、沂興莊、彭莊、趙莊、花埠嶺、前站、后站、西店子、中店子、東店子20個行政村劃歸湯莊街道管轄。 2011年8月5日,經(jīng)省政府【魯政函民字(2011)28號】批準,將湯莊街道并入傅莊街道,原湯莊街道辦事處湯莊等20個行政村劃入傅莊街道辦事處。 |
1951年3月28日,以臨棗公路為界,路西屬第七區(qū)(朱陳區(qū)改),路西屬第八區(qū)(冊山區(qū)改)。 1952年3月30日,劃出七區(qū)東北部、八區(qū)北部設(shè)置鄉(xiāng)級行政單位,為臨沂縣第十六區(qū)。 1955年10月,改稱白莊區(qū)。 1958年2月,區(qū)改鄉(xiāng),同年8月,改先鋒人民公社。 1959年3月18日,稱白莊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20日,臨沂縣改為臨沂市,屬縣級臨沂市。 1960年8月18日,白莊公社并入城關(guān)人民公社。 1963年3月16日撤銷臨沂市,恢復臨沂縣,屬臨沂縣。 1964年5月10日,恢復白莊區(qū)。 1969年1月20日,改稱白莊人民公社。 1970年4月7日,復稱白莊區(qū)。 1971年3月24日又稱白莊人民公社。 1984年撤銷臨沂縣,恢復臨沂市,屬縣級臨沂市。 1984年4月14日,經(jīng)省政府〔魯政函(84)141號〕批準改公社為鄉(xiāng)。 因遷駐地于臨沂城西南4千米的盛莊村,1991年2月,白莊鄉(xiāng)改為盛莊鎮(zhèn)。 1994年12月17日,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設(shè)立臨沂市羅莊區(qū)(縣級)。 1999年4月30日,經(jīng)省政府批準設(shè)立雙月湖街道辦事處,盛莊鎮(zhèn)的大白衣莊、小白衣莊劃歸雙月湖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0年5月11日,經(jīng)山東省人民政府〔魯政函民字(2000)36號〕批準,撤銷盛莊鎮(zhèn),設(shè)立盛莊街道辦事處。 2011年8月5日,經(jīng)省政府〔魯政函民字(2011)28號〕批準,將雙月湖街道撤銷并入盛莊街道,原屬雙月湖街道的八塊石村、小白衣村、齊家莊劃入盛莊街道辦事處。 |
1940年3月14日,臨沂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一直為冊山區(qū)駐地。 1945年9月11日,臨沂城解放,屬冊山區(qū)。 1947年2月15日,國民黨軍侵占臨沂城。 1948年10月10日,我軍收復臨沂城,屬臨沂縣冊山區(qū)。 1951年3月28日,改為臨沂縣第八區(qū)。 1955年10月1日,改稱冊山區(qū)。 1958年2月,區(qū)改鄉(xiāng),同年8月,改稱燎原人民公社,次年3月,改稱冊山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20日,臨沂縣改為臨沂市,屬縣級臨沂市。 1959年3月18日,改稱冊山人民公社。 1962年8月16日,復稱冊山區(qū)。 1963年3月16日撤銷臨沂市,恢復臨沂縣,屬臨沂縣。 1969年1月20日,又稱冊山人民公社,同時從冊山北部劃出部分村莊設(shè)立塘崖人民公社。 1970年4月7日,再次稱冊山區(qū)。 1971年3月24日,復稱冊山人民公社。 1984年,撤銷臨沂縣,恢復臨沂市,屬縣級臨沂市。 1984年4月14日,經(jīng)省政府〔魯政函141號文件〕批準,冊山人民公社改稱冊山鄉(xiāng)。 1994年9月經(jīng)省政府批準,冊山鄉(xiāng)更名為冊山鎮(zhèn)。 1995年2月12日正式辦公,冊山鎮(zhèn)劃歸羅莊區(qū)管轄。 2002年2月1日,經(jīng)省政府〔魯政函民字(2002)9號〕批準,撤銷冊山鎮(zhèn),設(shè)立冊山街道辦事處。 |
1940年3月14日,臨沂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屬冊山區(qū)。 1945年9月11日,臨沂解放,屬冊山區(qū)。 1947年2月15,日國民黨侵占臨沂城。 1948年10月10日,臨沂城解放,屬臨沂縣冊山區(qū)。 1951年3月28日,屬臨沂縣第八區(qū)(冊山區(qū)改)。 1955年10月1日,屬冊山區(qū)。 1958年2月,屬冊山鄉(xiāng),同年8月,屬燎原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20日,臨沂縣改為臨沂市,屬縣級臨沂市。 1959年3月18日屬冊山人民公社。 1962年8月16日屬冊山區(qū)。 1963年3月16日,撤銷臨沂市,恢復臨沂縣,屬臨沂縣。 1969年1月20日,從冊山人民公社北部地域劃出部分村莊,設(shè)立新鄉(xiāng)級單位,名為塘崖人民公社。 因塘崖公社駐地程莊村,1981年12月14日,更名為程莊人民公社。 1984年,撤銷臨沂縣,恢復臨沂市,屬縣級臨沂市。 1984年4月14日,經(jīng)省政府〔魯政函(84)141號〕批準,程莊人民公社更名為程莊鄉(xiāng)。 1995年屬臨沂市羅莊區(qū)(縣級)。 1996年10月9日,經(jīng)省政府批準程莊鄉(xiāng)更名為西高都鄉(xiāng)。 1997年1月14日,經(jīng)省政府批準,撤銷西高都鄉(xiāng),設(shè)立西高都鎮(zhèn)。 2002年2月1日,經(jīng)省政府〔魯政函民字(2002)9號〕批準,撤銷西高都鎮(zhèn),設(shè)立高都街道辦事處。 |
抗日戰(zhàn)爭前,屬郯城縣。 1940年,屬臨沂縣抗日民主政府。 1944年,屬趙镈縣。 1947年,趙镈縣劃分為趙镈、蒼山兩縣。 1950年,趙镈縣撤銷,并入蒼山縣,屬蒼山縣神山區(qū)(13區(qū))。 1958年初,屬迷龍鄉(xiāng),是年秋,屬神山人民公社。 1975年,從神山人民公社析出,稱迷龍公社。 1984年4月,由迷龍公社改稱沂堂鄉(xiāng)。 1999年12月,撤鄉(xiāng)設(shè)鎮(zhèn)。 2010年1月,經(jīng)山東省政府批準,沂堂鎮(zhèn)劃入臨沂市羅莊區(qū)管理。 |
1959年由蒼山縣劃歸郯城縣,為褚墩公社。 1984年改置鎮(zhèn)。 |
該鎮(zhèn)原為黃山公社、黃山鄉(xiāng)。 1971年5月,由褚墩公社東部劃出33個大隊、226個生產(chǎn)隊(即25個自然村),設(shè)置為黃山公社。 1984年4月實行政社分開,改建為黃山鄉(xiāng)。 1994年改為黃山鎮(zhèn)。 在2011年1月因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黃山鎮(zhèn)由郯城縣劃歸羅莊區(qū)管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