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掌村 魯掌系彝語“魯臟”的諧音,“魯”為龍,“臟”即糧,意為龍糧。相傳此地原是一片深山老林,林中有一清澈晶瑩的水塘,被稱為“魯杯”,即龍?zhí)。后來彝民獵人在塘邊墾荒種地,莊稼甚好,獲得豐收,人們認為這是塘里龍王恩賜的龍糧,故稱“魯臟”,后演化為“魯掌”,故名。 |
2、魯祖村 彝語地名!棒斪妗币鉃槊八凝?zhí)叮棒敗睘辇,“祖”為冒水。在魯祖大村子東面一千米處,有一冒水龍?zhí)丁?/div> |
3、洛瑪村 傈僳語地名。“洛”意為山凹,“瑪”意為大,意為大山凹中的寨子,因此地位于山坳附近,故而得名洛瑪。 |
4、浪壩寨村 因位于溝谷地段河溝附近,四處是沼澤、稀泥,被當地人稱之為”浪壩寨,故名。 |
5、三河村 境內有灣轉河、滴水河和古炭河三條河流經,故得名“三河”。 |
6、登埂村 其意有兩說:一說這是歷史上通往保山、騰沖市必經之道,附近的夸臘埡口強盜經常行劫,過往行人在此互相等候,結伴煎前行,有前腳等后跟之意,而稱為“等跟”,后演化為“登埂”;二說坎子寨,意為坎子上面的寨子,F村民委員會駐地登埂大村子,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