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立社區(qū) 寓意兩村合群安身立命、群眾的力量強(qiáng)大之意。 |
清順治年間,有姓申人家在此地建了約40米的街坊得名申家街。 |
解放前,有人做大道場(chǎng),利用熱空氣上升原理,扎成可飄于天空的油燈,隨風(fēng)漂流,可飛出十?dāng)?shù)里外降落,人們稱這種燈如太陽(yáng),叫“陽(yáng)燈”。 |
4、開化社區(qū) 清代時(shí)境內(nèi)建有一寺廟,名開化寺,取開化是化緣修建之意,故名開化。 |
5、洋海社區(qū) 早年以地處田壩,陽(yáng)光充足,故名洋海壩。 |
6、山槽社區(qū) 因該地四周是山,中間形成槽子,故名。 |
7、紅山社區(qū) 以地處多山,取紅民村的“紅”,與頭塘的“山”合并得名紅山。 |
8、紅星村 因紅星寨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