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面街道 沙面街道因該地原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 |
2、嶺南街道 嶺南街道因境內“嶺南文物宮”(今廣州文化公園)而得名。 |
3、華林街道 華林街道因境內華林寺而得名。 |
4、多寶街道 多寶街道因清代巡撫鄧華熙曾在該地建樓宇,起名“多寶”;民國十八年(1929年),沿用“多寶”作路名,由此而得名。 |
5、昌華街道 昌華街道因傳說南漢王在境內建有行宮昌華苑而得名。 |
6、逢源街道 逢源街道因境內逢源路而得名。 |
7、龍津街道 龍津街道因境內龍津路而得名。 |
8、金花街道 金花街道因境內曾有金花廟而得名。 |
9、彩虹街道 彩虹街道因原有一座建于宋代的彩虹橋,故名。 |
10、南源街道 因是由南澳和源溪街道合并,各取“南”和“源”字得名。 |
11、西村街道 西村街道因清朝初期,廣東沿海等地蛋民遷徙該地聚居,日久漸成村莊,因村地處廣州城西郊之地,故名西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該地設立行政建制,以“西村”命名街道。 |
12、站前街道 站前街道原名環(huán)市西街;1992年6月,因位于廣州火車站前面區(qū)域而改名。 |
13、橋中街道 橋中街道因街道位于珠江大橋的兩橋中間而得名。 |
14、白鶴洞街道 白鶴洞街道因地處白鶴洞而得名。傳說古代山頂有一大群丹頂鶴柄息,故名。 |
15、沖口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