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1年浙江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qū)[2]
2021年浙江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qū)[2]
2021年,各市、縣(市、區(qū))減災委根據省減災辦《關于做好2021年度綜合減災示范社區(qū)創(chuàng)建和推薦工作的通知》(浙減辦〔2021〕4號)有關要求,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年度浙江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qū)候選單位推薦工作。經逐級推薦、評審和社會公示,現公布2021年“浙江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qū)”名單。 |
1、基本情況: 旦苑社區(qū)成立于2003年9月,原名擔山社區(qū)。社區(qū)位于慈溪市中心城區(qū),東臨新城大道,南沿北二環(huán)線,西依孫塘北路,北靠開發(fā)大道、金橋路,總面積57.57萬平方米,下轄華泰苑、旦山花園、嘉和名苑一期和二期、金旦花園、華泰西苑、茗雅園、綿繡花苑、實驗公寓和金鷹花園等十個小區(qū)。社區(qū)內共有住戶2265戶,6130余人。近年來,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旦苑社區(qū)堅持以服務居民群眾為主線,緊密結合……。 |
取漁字,梅頭港合成漁港,諧音為余江。1951年屬珠門鄉(xiāng)一村、二村,1956年屬高塘鄉(xiāng),1958年并入珠一生產隊,1961年析建漁字、梅頭港大隊,1983年改為村,2004年7月,撤銷漁字、梅頭港2行政村,合置余江村。余江村……。 |
聯(lián)溪村位于黃壇鎮(zhèn)政府東南,省道甬臨線、同三高速公路穿村而過,古稱溪頭陳村。全村共有250戶,722人,耕地面積295畝。目前村黨支部、村委會、村經濟合作社共有村干部9人,黨員33人,村民代表32人。 近年來,我村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體系的要求,緊密結合農村實際,加強領導,大膽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注重實效,進一步打響廉政文化品牌,努力把廉政文化建設向……。 |
金竹村位于甌海區(qū)南白象街道的南部,104國道貫穿全村,金麗溫高速公路穿村而過,緊靠甌海經濟開發(fā)區(qū),總面積2.3平方公里。金竹村下轄4個自然村,常住人口1907人,外來人口8000多人。2008年全村社會總產值16000萬元,財政收入達8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0780元。工業(yè)經濟形成了以箱包配件、塑料加工、標準件、皮鞋、服裝和眼鏡、燈具、家具、五金、機械等為支柱行業(yè)的格局。農業(yè)經濟堅持以市場為導向,……。 |
為使轄區(qū)居民擁有更好的歸屬感,命名為羅西社區(qū)。2019年5月,撤銷狀元街道甘岙村、三郎橋村、大岙溪村、響動巖村村民委員會以及龍澤居委會,合并設立羅西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羅西社區(qū)……。 |
因其所在地多屬原后所鄉(xiāng),故名。1949年5月后為后所村,屬白沙鄉(xiāng);1950年5月后屬城東鄉(xiāng);1952年3月劃屬城郊鄉(xiāng)。1956年2月屬城東鄉(xiāng);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后所大隊,屬城東管理區(qū);1961年屬城東公社;1981年11月屬后所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改稱后所行政村,屬后所鄉(xiāng);1992年5月撤區(qū)擴鎮(zhèn)并鄉(xiāng),后所鄉(xiāng)并入樂成鎮(zhèn),隨屬樂成鎮(zhèn);2011年4月屬城東街道。轄后所、東城新村2個自然村。20……。 |
因1959年鑒后西村曾稱華西生產隊,鑒后東村曾稱華東生產隊,華西和華東合并,故名。1949年為蘆浦鄉(xiāng)鑒后垟村。1956年為蘆浦鄉(xiāng)金星高級社。1959年稱蘆浦管理區(qū)(大隊)華東、華西生產隊。1961年為蘆浦公社華東、華西大隊。因重名,1981年改名為鑒后東、鑒后西大隊。1984年改稱蘆浦鄉(xiāng)鑒后東、鑒后西村委會。1986年屬蘆浦鎮(zhèn)。2011年撤鎮(zhèn)并入龍港鎮(zhèn)。2019年4月,撤銷鑒后西村、鑒后東村,合并……。 |
漁田村坐落于風景優(yōu)美的楠溪江東面,是我縣太平巖景區(qū)所在地,全村1000余人,300來戶村莊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本村區(qū)域內有山林面積500畝,耕地面積270畝,村莊山青水秀,有遠近聞名的漁田灘林,成為江水、湖塘、青山、灘林、村莊為一體的天然生態(tài)村。特別是1000多畝灘林是開發(fā)旅游地超女地,投資近1億元的溪田賓館落戶漁田村。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影響下,本村人民的不懈努力、堅持拼搏、艱苦奮斗,把我村建設成樓……。 |
當地錢氏宗譜載,明萬歷年間,錢氏祖先來此居住,因村西溪坑常年發(fā)洪水,村名遂為發(fā)洪,“發(fā)”、“法”方言同音,演變?yōu)榉ê。解放初為曉坑鄉(xiāng)政府行政村。1952土改為洪山鄉(xiāng),1956年又屬曉坑鄉(xiāng),1961為曉坑公社法大隊,1983年恢復村建制,屬曉坑鄉(xiāng)。2011年4月屬山門鎮(zhèn),2016年屬懷溪鎮(zhèn)。2019年撤銷法洪村、章坑村,合并建立新的法洪村。-村位于平陽縣西北部山區(qū),全村共有366戶,人口有1500人……。 |
由前西村、后西村、東村村,合并設立為新橋村。2019年5月20日命名沿用至今。新橋村:由原前西、后西、東村等3村合并而來。……。 |
讓川村簡介讓川,距離西坑畬族鎮(zhèn)政府所在地3公里,離縣城16公里,屬縣城15分鐘交通圈。下轄7個自然村,總人口978人,其中畬族人口占四分之一。村莊依山而建,錯落分明,背靠千年古樟,毗鄰紅楓林。讓川村人文歷史悠久,有開始建于乾隆年間的葉氏祠堂,有淳樸鄉(xiāng)土人情的四合院、節(jié)孝牌坊等歷史古跡,是我縣山水奇觀尋幽帶上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村。隨著新56省道的開通,村地理位置優(yōu)勢凸顯。2013年,讓川村申請美麗鄉(xiāng)村建……。 |
因處軋村港西得名。港西村,解放初屬恰濟鄉(xiāng)、軋村鄉(xiāng),1958年劃入太湖人民公社,屬軋村管理區(qū),1961年建立羅姚、軋西、水產大隊,屬軋村人民公社管轄,1984年撤隊建村改為羅姚、軋西、水產三個行政村,屬軋村鄉(xiāng)人民政府管轄,2001年由軋村羅姚村、軋村軋西村、軋村水產村、軋村居委會合并為織里鎮(zhèn)港西村。港西村……。 |
洋南村位于南潯古鎮(zhèn)西側,南連馬腰集鎮(zhèn),北以林家都港為界,西起白米塘,東至婆子漾。全村總面積約2.243平方公里,轄11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共有村民403戶,總人口1584人;黨支部現有黨員66人,其中預備黨員4人。村兩委班子成員7人,其中支部6人,村委3人。轄區(qū)內有兩個小漾,東面是婆子漾,西面稱稻目漾,因多數村莊坐落在兩個漾的南面,故漾南村名由此而得,一直沿用至今,后因書寫方便,“漾”字便簡……。 |
因對河口以前叫北湖故名。上皋塢村,1958年設二聯(lián)生產隊,1961年設四聯(lián)、光明大隊。1984年屬筏頭鄉(xiāng)四聯(lián)村、光明村。2001年四聯(lián)、光明村合并組建上皋塢村。蘭樹坑村,1958年設蘭樹坑生產隊。1961年改為蘭樹坑大隊。文革期間改為東方紅大隊。1978年恢復原名。1984年筏頭鄉(xiāng)蘭樹坑村。2016年筏頭鄉(xiāng)并入莫干山鎮(zhèn)。2020年4月1日德政函〔2020〕34號《德清縣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莫干山鎮(zhèn)部分……。 |
青草塢村 青草塢村位于長興縣東南部、弁山西南麓,全村面積4.8平方公里,距縣城12公里。東和東南與湖州市毗鄰,西與李家巷鎮(zhèn)老虎洞村相接,北與李家巷村相連。全村由地洞寺自然村、長嶺山自然村、鳳山自然村、青草塢自然村四個自然村組成,共分為十個承包組,目前有農戶387戶,村民1401人,外來人口1000余人。青草塢村黨總支共有黨員75人,目前有新發(fā)展預備黨員2名,入黨積極分子3名,共分三個的黨支部。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