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24]
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24]
2021年3月8日,根據(jù)《洛陽市司法局洛陽市民政局關(guān)于開展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創(chuàng)建活動的通知》要求,為激勵先進,充分發(fā)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經(jīng)廣泛發(fā)動、自評申報、鄉(xiāng)鎮(zhèn)初審、縣(市、區(qū))司法局和民政局復(fù)審、市司法局和市民政局抽查、審查,擬命名偃師市大口鎮(zhèn)山張村等360個村為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孟津縣城關(guān)鎮(zhèn)賈滹沱社區(qū)等146個社區(qū)為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區(qū)。 |
村莊位于石槽黃貝溝,故名。明成化十二年(1476)屬伊陽(今汝陽)縣。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劃歸嵩縣。1920年屬和樂里溫泉保。1932年屬九皋里。1934年屬九店聯(lián)保。1941年屬溫泉鄉(xiāng)。1948年石槽溝河黃貝溝劃分為石黃鄉(xiāng),屬黃莊區(qū)。1951年,屬第八區(qū)。1954年由石黃鄉(xiāng)并為翟嶺鄉(xiāng),復(fù)屬黃莊區(qū);同年12月屬九店中心鄉(xiāng)。1956年為高級社,屬九店鄉(xiāng)。1958年屬紅光人民公社。1959年分為……。 |
明嘉宗天啟年間,汪姓定居溝沿,故名。明成化十二年(1476)屬伊陽(今汝陽)縣。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劃歸嵩縣。1920年屬和樂里溫泉保。1932年屬九皋里。1934年屬九店聯(lián)保。1941年屬溫泉鄉(xiāng)。1948年2月成立農(nóng)會,屬黃莊區(qū)。1948年為行政村。1951年為小鄉(xiāng),屬第八區(qū)。1955年復(fù)屬黃莊區(qū)。同年12月屬九店中心鄉(xiāng)。1956年為高級社,屬九店鄉(xiāng)。1958年與陶莊合并成立陶莊營,屬紅光……。 |
據(jù)郭莊村的先族是明代末年由山西洪洞縣遷入洛陽,故名。明成化十二年(1476),屬伊陽(今汝陽)縣。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劃歸嵩縣。1920年屬和樂里溫泉保。1932年屬九皋里。1934年屬九店聯(lián)保。1941年屬溫泉鄉(xiāng)。1947年屬黃莊區(qū)。1951年屬第八區(qū)。1955年復(fù)屬黃莊區(qū)。同年12月屬九店中心鄉(xiāng)。1956年屬九店鄉(xiāng)。1958年成立郭莊大隊,屬紅光人民公社。1960年屬伊川縣。1961年復(fù)……。 |
南街社區(qū)是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城關(guān)鎮(zhèn)下轄的社區(qū),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21,為鎮(zhèn)中心區(qū)。區(qū)劃代碼為410325100018。 |
北園社區(qū)是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城關(guān)鎮(zhèn)下轄的社區(qū),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22,為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區(qū)劃代碼為410325100011。 |
因早年有董姓先人在此居住,繁衍生息,以姓定村名,稱董灣,后演變?yōu)闁|灣。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屬舊縣里。1932年屬嵩縣西區(qū)。1945年屬甘泉鄉(xiāng)聯(lián)保處。1950年成立農(nóng)會,屬嵩縣第六區(qū)。1952年成立小鄉(xiāng)。1956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成立東灣大隊,屬新華人民公社。1961年屬大章區(qū)。1963年撤區(qū)并社,屬大章人民公社。1984年為東灣村民委員會,屬大章鄉(xiāng)。2010年1月12日大章鄉(xiāng)撤鄉(xiāng)建鎮(zhèn),……。 |
傳說戰(zhàn)國時韓王在此安營扎寨,領(lǐng)兵大戰(zhàn),故得名“大仗”,后演變?yōu)榇笳。屬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屬舊縣里。1932年屬嵩縣西區(qū)。1945年屬甘泉鄉(xiāng)聯(lián)保處。1947年屬嵩縣第六區(qū)。1951年建立初級社。1954年成立高級社。1955年轉(zhuǎn)集體農(nóng)莊。1958年為大章大隊,屬新華人民公社。1959年為大章大隊,屬大章區(qū)。1963年撤區(qū)并社,屬大章人民公社。1984年為大章村民委員會,屬大章鄉(xiāng)。2010年1……。 |
據(jù)傳清代有一官員,卸任后路過此地,占山為王,稱大王溝。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屬嵩縣三涂里德亭保。1932年屬嵩縣西區(qū)。1947年屬德亭區(qū)。1949年成立工農(nóng)會。1951年為初級社。1955年8月復(fù)歸德亭區(qū)。1956年1月屬德亭中心鄉(xiāng)。1958年8月屬新華人民公社,為大王溝大隊。1961年10月,屬德亭小公社,歸大章區(qū)管轄。1963年屬德亭人民公社。1984年為大王溝村民委員會,屬德亭鄉(xiāng)。200……。 |
因村后臨山,南北是河,中間是峽谷,以地勢而定名山峽。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屬嵩縣三涂里德亭保。1932年屬嵩縣西區(qū)。1948年成立農(nóng)會,屬德亭區(qū)。1949年屬大章區(qū)。1951年合并為小鄉(xiāng)。1955年8月復(fù)歸德亭區(qū)。1956年成立高級社,屬德亭中心鄉(xiāng)。1958年8月成立山峽大隊,屬新華人民公社。1959年屬德亭小公社,歸大章區(qū)管轄。1963年屬德亭人民公社。1984年為山峽村民委員會,屬德亭鄉(xiāng)。……。 |
村內(nèi)以余姓,楊姓為主,其中楊姓最多,故名。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屬嵩縣三涂里德亭保。1932年屬嵩縣西區(qū)。1948年成立農(nóng)會,屬德亭區(qū)。1949年屬大章區(qū)。1952年成立楊樹鄉(xiāng),將下河盤龍山、王莊、寺溝并入楊村。1955年8月復(fù)歸德亭區(qū)。1956年1月屬德亭中心鄉(xiāng)。1958年8月為楊村在隊,屬新華(大章)人民公社。1961年屬德亭小公社,歸大章區(qū)管轄。1963年屬德亭人民公社。1984年為楊……。 |
明洪武年間,趙姓由山西遷入,定居于此,房屋以窯洞為主,稱趙窯,后演變?yōu)橼w元。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屬嵩縣三涂里德亭保。1932年屬嵩縣西區(qū)。1949年屬德亭區(qū)。1949年屬大章區(qū)。1951年成立小鄉(xiāng)。1955年8月復(fù)歸德亭區(qū)。1956年與栗子元分為上下高級社,屬德亭中心鄉(xiāng)。1958年與德亭街合并成立營,屬新華人民公社。1959年成立趙元大隊,屬新華人民公社。1961年10月屬德亭小公社,歸大……。 |
白河街原名廟街,因此處有一龍王古廟而得名。后因白河改名為白河街。1932年屬南區(qū)白河里。1947年7月屬伊魯嵩縣。1949年1月復(fù)歸嵩縣,屬白河區(qū),同年6月屬嵩南區(qū)。1950年2月成立行政村。1950年7月屬第九區(qū)。1951年1月屬廟街中心鄉(xiāng)。1956年成立高級社,屬車村區(qū)。1958年成立白河街大隊,屬白河鄉(xiāng)。1958年8月屬上游人民公社。1960年2月屬白河人民公社。1961年9月屬白河區(qū)。19……。 |
因薛姓居民較多,又長期定居此地,故而得名。1949年屬洛陽縣七區(qū)。1955年為薛營村,屬宜陽縣豐李中心鄉(xiāng)。1958年為薛營大隊,屬宜陽縣豐李人民公社。1984年為薛營村民委員會,屬宜陽縣豐李鄉(xiāng)。1998年屬宜陽縣豐李鎮(zhèn)。2014年屬洛龍區(qū)豐李鎮(zhèn)。2020年完成村改居屬洛龍區(qū)豐李鎮(zhèn)。2022年屬洛龍區(qū)豐李街道。薛營村……。 |
相傳明代在此建軍糧庫,屯糧食的地域,故名牛屯。1949年屬洛陽縣七區(qū)。1955年為牛屯村,屬宜陽縣豐李中心鄉(xiāng)。1958年為牛屯大隊,屬宜陽縣豐李人民公社。1984年為牛屯村民委員會,屬宜陽縣豐李鄉(xiāng)。1998年屬宜陽縣豐李鎮(zhèn)。2014年洛龍區(qū)豐李鎮(zhèn)。2020年完成村改居屬洛龍區(qū)豐李鎮(zhèn)。2022年屬洛龍區(qū)豐李街道。牛屯村……。 |
因賈姓最早遷移到此,沿河邊居住建立村寨,滹沱意為水邊的村寨,故而取名賈滹沱。1948年屬孟津縣第二區(qū)。1951年區(qū)政府由白鶴霞院遷至長華。1956年屬長華中心鄉(xiāng)。1958年設(shè)立賈滹沱公社,屬寺河南管理區(qū)。1959年設(shè)立賈滹沱大隊,屬長華公社。1982年長華公社改為城關(guān)鎮(zhèn)。1984年賈滹沱大隊改為賈滹沱村民委員會,屬城關(guān)鎮(zhèn)。2020年村改居為賈滹沱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屬城關(guān)鎮(zhèn)至今。賈滹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