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17]
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17]
2021年3月8日,根據(jù)《洛陽市司法局洛陽市民政局關(guān)于開展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創(chuàng)建活動的通知》要求,為激勵先進,充分發(fā)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經(jīng)廣泛發(fā)動、自評申報、鄉(xiāng)鎮(zhèn)初審、縣(市、區(qū))司法局和民政局復審、市司法局和市民政局抽查、審查,擬命名偃師市大口鎮(zhèn)山張村等360個村為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孟津縣城關(guān)鎮(zhèn)賈滹沱社區(qū)等146個社區(qū)為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區(qū)。 |
該地處陶峪澗上游,且處東陶峪、西陶峪之上,故名上陶峪。1944年屬澗口鄉(xiāng)。1947年屬洛南縣第一區(qū)。1949年屬洛寧縣第九區(qū)澗口鄉(xiāng)。1958年人民公社化,屬陳吳公社,為上陶峪大隊。1961年澗口公社從陳吳人民公社分設(shè)而出,為澗口人民公社上陶峪大隊。1984年撤社設(shè)鄉(xiāng),為上陶峪村民委員會,屬澗口鄉(xiāng)。上玉村……。 |
傳說,此處早先有一園桑樹,后有人來此建村居住,取名桑園。1952年屬四區(qū)南坡鄉(xiāng)。1958年為城關(guān)人民公社桑園大隊。1975年為王村公社桑園大隊。1984年撤社設(shè)鄉(xiāng),大隊改為村委會,為王村鄉(xiāng)桑園村民委員會。2005年王村鄉(xiāng)并入小界鄉(xiāng),為桑園村民委員會,屬小界鄉(xiāng)。桑元村……。 |
因最早是王姓在此建村居住故名王村。1952年屬一區(qū)王村鄉(xiāng)。1958年屬城關(guān)人民公社王村大隊。1975年王村公社從城關(guān)公社分出單設(shè),為王村人民公社王村大隊。1984年撤社設(shè)鄉(xiāng),大隊改為村委會,為王村大隊,屬王村鄉(xiāng)。2005年鄉(xiāng)鎮(zhèn)合并,王村鄉(xiāng)并入小界鄉(xiāng),為王村村民委員會,屬小界鄉(xiāng)。王村村……。 |
因最早由史姓在此建房居住而得名史村。1952年屬一區(qū)史村鄉(xiāng)。1958年為城關(guān)鄉(xiāng)人民公社史村大隊。1975年為王村公社史村大隊。1984年撤社設(shè)鄉(xiāng),大隊改村委會,為史村村民委員會,屬王村鄉(xiāng)。2005年王村鄉(xiāng)并入小界鄉(xiāng),為史村村民委員會,屬小界鄉(xiāng)。史村村……。 |
據(jù)明朝時,村名為北匯藥。至清朝因居民多數(shù)姓曲,故稱曲家村。后命名為卡村。1952年屬四區(qū)瓦村鄉(xiāng)。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小界人民公社卡村大隊。1984年撤社設(shè)鄉(xiāng),為卡村村民委員會,屬小界鄉(xiāng)。卡村村……。 |
因處在一個長滿竹子的溝里取名竹家原,后演寫為祝家原。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屬東路吳村里第四保。1917年屬東區(qū)吳村里。1952年屬一區(qū)史村鄉(xiāng)。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城關(guān)人民公社祝家原大隊。1975年為王村公社祝家原大隊。1984年撤社設(shè)鄉(xiāng),大隊改村委會,為祝家原村民委員會,屬王村鄉(xiāng)。2005年王村鄉(xiāng)并入小界鄉(xiāng),為祝家原村民委員會,屬小界鄉(xiāng)。祝元村……。 |
因為移民新村,希望村民興旺發(fā)達,取名為新興。1991年因修建故縣水庫,故洛寧縣人民政府決定將位于故縣水庫庫區(qū)的關(guān)上、黃溝灣、磨溝等村遷往小界鄉(xiāng)王村村西,省道三鄧線南側(cè),命名為新興,成立新興村民委員會,屬王村鄉(xiāng)。2005年王村鄉(xiāng)并入小界鄉(xiāng),為新興村民委員會,屬小界鄉(xiāng)。新興村……。 |
很久以前有姜姓居住在此,以種姜為生,又面南向陽,故名姜陽。1952年屬四區(qū)南坡鄉(xiāng)。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小界人民公社姜陽大隊.1984年撤社設(shè)鄉(xiāng),大隊改為村委會,為姜陽村民委員會,屬小界鄉(xiāng)。姜陽村……。 |
因村委會駐賈窯故名賈窯村民委員會。因賈姓居多,且住窯洞,故名賈窯。1952年屬三區(qū)東宋鄉(xiāng)。1955年屬西塢中心鄉(xiāng)東宋鄉(xiāng)。1958年建賈窯大隊,屬西塢人民公社。1962年為東宋人民公社賈窯大隊。1984年改社為鄉(xiāng),大隊改為村委會,為賈窯村民委員會,屬東宋鄉(xiāng)。2011年,為賈窯村民委員會,屬東宋鎮(zhèn)。賈窯村……。 |
明洪武年間,有宋氏三兄弟從山西遷此,老大宋郊居住此地,故取名大宋。1952年屬三區(qū)東宋鄉(xiāng)。1955年屬西塢中心鄉(xiāng)東宋鄉(xiāng)。1958年建大宋大隊,屬西塢人民公社。1962年為東宋人民公社大宋大隊。1984年改社為鄉(xiāng),大隊改為村委會,為大宋村民委員會,屬東宋鄉(xiāng)。2011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為大宋村民委員會,屬東宋鎮(zhèn)。大宋村……。 |
因早年丈莊程夫子后代家奴在此放牛建莊,故名。1952年屬三區(qū)丈莊鄉(xiāng)。1955年屬西塢中心鄉(xiāng)東宋鄉(xiāng)。1958年11月建牛莊大隊,屬西塢人民公社。1962年屬東宋人民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xiāng),大隊改為村委會,為牛莊村民委員會,屬東宋鄉(xiāng)。2011建撤鄉(xiāng)建鎮(zhèn),為牛莊村民委員會,屬東宋鎮(zhèn)。牛莊村……。 |
因舊時官吏較多,又是官府直轄田莊,故名官莊。因位于官莊西部,故名官西。1942年屬東宋鄉(xiāng)。1952年屬三區(qū)官莊鄉(xiāng)。1955年12月屬楊坡中心鄉(xiāng)官莊鄉(xiāng)。1958年設(shè)官西大隊,屬河底人民公社。1962年官莊分為官東、官西和官南三個大隊,為東宋人民公社官西大隊。1984年改社為鄉(xiāng),大隊改為村委會,為官西村民委員會,屬東宋鄉(xiāng)。2011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為官西村民委員會,屬東宋鎮(zhèn)。官西村……。 |
漢唐時期為兵家驛站,因官吏較多,又是官府直轄田莊,故名官莊。因位于官莊東部,故名官東。1942年屬東宋鄉(xiāng)。1952年屬三區(qū)官莊鄉(xiāng)。1955年12月屬楊坡中心鄉(xiāng)官莊鄉(xiāng)。1958年建官東大隊,屬河底人民公社。1962年官莊分為官東、官西和官南三個大隊,為東宋人民公社官東大隊。1984年改社為鄉(xiāng),大隊改為村委會,為官東村民委員會,屬東宋鄉(xiāng)。2011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為官東村民委員會,屬東宋鎮(zhèn)。官東村……。 |
明朝末年,因李自成打下天下,中原百姓傷亡巨大,當時百姓從山西省洪洞縣移民到河南,有兩兄弟在此居住后,講究風水,壓脈氣,在嶺上建泰山廟后,在廟下居住,因此得名廟下。清代至民國初屬大宋里。1944年屬廟山區(qū)。1947年屬三區(qū)。1949年屬洛寧縣三區(qū)。1950年屬中河小鄉(xiāng)。1955年屬西塢中心鄉(xiāng)。1957年屬中河直轄鄉(xiāng)。1958年建下村大隊,屬東宋公社。1975年屬中河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xiāng),大隊改為……。 |
相早時由宋姓在此建窯居住,名宋窯。因地理位置靠南,習慣稱南為下,故名下宋窯。清代屬大宋里。1944年屬廟山區(qū)。1947年屬三區(qū);1949年屬洛寧縣三區(qū)。1950年屬中河小鄉(xiāng)。1957年屬中河直轄鄉(xiāng)。1958年建下宋窯大隊,屬東宋人民公社。1970年屬小界公社。1975年屬中河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xiāng),大隊改為村委會,為中河鄉(xiāng)下宋窯村民委員會。2005年10月中河鄉(xiāng)并入東宋鄉(xiāng),為下宋窯村民委員會,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