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創(chuàng)建單位[4]
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創(chuàng)建單位[4]
2019年9月24日,自2017年開展廣東省“民主法治村(社區(qū))”創(chuàng)建活動以來,全省各地區(qū)按照省級創(chuàng)建活動部署,認真對照標準要求,積極組織開展創(chuàng)建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基層依法治理。各地在認真審核、評選推薦的基礎上,廣東省司法廳對上報的材料進行了審查復核,經(jīng)省委依法治省辦、省委農(nóng)辦、省司法廳、省民政廳研究,擬定廣州市越秀區(qū)白云街道筑南社區(qū)等10174個村(社區(qū))為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村(社區(qū))”創(chuàng)建單位。 |
因居委會辦公點位于花苑閣小區(qū),故名。2014年經(jīng)廣州市越秀區(qū)人民政府批準設立,自成立以來沿用至今;ㄔ飞鐓^(qū)……。 |
因轄內在清代曾有和義巷,故名。1954年成立解放中街第九居委會。1958年改稱光塔街第九居委會。1960年,與第八居委會合并為光塔人民公社朝天管理區(qū)。1961年復稱光塔街第九居委會。1968年改稱光塔街第一居民區(qū)革命領導小組。1980年改稱光塔街第一居委會。2002年改稱和義巷居委會,沿用至今。和義巷社區(qū)……。 |
因轄內在清代曾有孝友東街,故名。1954年成立光塔街第二居委會。1960年與第一、第三、第四居委會合并為光塔人民公社瑪瑙管理區(qū)。1961年復稱光塔街第二居委會。1968年改稱光塔街第八居民區(qū)革命領導小組。1980年改稱光塔街第八居委會。1999年成立崔府居委會。2002年由崔府居委會與朝天居委會合并,設立孝友東居委會,沿用至今。孝友東社區(qū)……。 |
因轄內在明代曾有福地巷,故名。1954年屬海珠北街管轄。1958年改稱紙行街第五居委會。1960年與第四、第六居委會合并為光塔人民公社西門管理區(qū)。1961年復稱紙行街第五居委會。1999年由原詩書街、紙行街合并成詩書街,居委會改稱詩書街第五居委會。2002年,改稱福地巷居委會。2013年改屬光塔街,仍稱福地巷居委會,沿用至今。福地巷社區(qū)……。 |
因轄內在清代曾有陶家巷,故名。1954年成立海珠北街第十居委會。1958年改稱紙行街第十居委會。1960年與第八、第九居委會合并為光塔人民公社光孝管理區(qū)。1961年復稱紙行街第十居委會。1999年由原詩書街、紙行街合并而成詩書街,居委會改稱詩書街第九居委會。2002年,改稱陶家巷居委會,仍屬詩書街。2013年改屬光塔街,保留陶家巷居委會名稱,沿用至今。陶家巷社區(qū)……。 |
因轄內有農(nóng)本新村,故名。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黃花崗街道第三居委會。1985年5月,分為三個居委會,其中的第十四居委會于1987年改為農(nóng)本居委會,沿用至今。農(nóng)本社區(qū)……。 |
因居委會辦公點位于永福路,故名。永福路附近有永福村,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的后裔曾住在此村,后人為了紀念19世紀的援越抗法、中法戰(zhàn)爭中建立卓越功勛的民族英雄,以“永福”作為村名。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黃花崗街第四居委會。1985年5月,分為七個居委會,其中的第一居委會于1987年改稱永福居委會,沿用至今。永福社區(qū)……。 |
因轄內有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科院”與“科苑”同音,故名。前身是1953年的第四居委會,屬東山區(qū)黃花崗街道。1976年,成立科苑居委會。2005年,東山區(qū)并入越秀區(qū),科苑居委會歸越秀區(qū)黃花崗街道管轄,名稱沿用至今?圃飞鐓^(qū)……。 |
因原是永泰村,成立居委會后,沿用村名。據(jù)《越秀史稿》載,永泰村是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形成的自然村落,當時為磚木結構住宅,內有一條4米寬石板路。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黃花崗街第四居委會。1985年5月,分為七個居委會,其中的第六居委會于1987年改名為永泰居委會,沿用至今。永泰社區(qū)……。 |
因轄區(qū)主要是東環(huán)路一帶,故名。前身是1953年建立的黃花崗街第五居委會。1985年5月,分為五個居委會,其中的第一居委會于1987年改為東環(huán)居委會,沿用至今。東環(huán)社區(qū)……。 |
御龍庭社區(qū)是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黃花崗街道下轄的社區(qū),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qū)。區(qū)劃代碼為440104014014。 |
因原是云鶴村,成立居委會后,沿用村名。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黃花崗街道第四居委會。1985年5月,分為七個居委會,其中的第二居委會于1987年改名為云鶴南居委會。2002年,云鶴南與云鶴北合并改稱云鶴居委會,沿用至今。云鶴社區(qū)……。 |
因轄內有廣州火車站,故名。1951年成立第五居委會。1961年屬三元里人民公社。1974年設立流花街,改屬越秀區(qū)流花街道。1999年成立站前居委會。2002年改稱火車站居委會,沿用至今;疖囌旧鐓^(qū)……。 |
因居委會辦公點位于花果山美美街,故名。1954年成立三元里街道第六居民小組。1961年屬三元里人民公社。1974年設立流花街道。1999年改稱射擊場居委會。2002年改稱花果山居委會,沿用至今;ü缴鐓^(qū)……。 |
因轄內有老街東平大馬路,故名。1986年由農(nóng)林街撥入第四居委會。1986年將第四居委會分成第六居委會和第七居委會兩個居委。1987年,更名為東平居委會。2002年東平、陵園西、東皋居委會的部分地區(qū)重新調整組建,仍稱現(xiàn)名,沿用至今。東平社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