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歷七年(772)置清豐縣,因境內(nèi)有隋孝子張清豐門闕得名;據(jù)《舊唐書·地理志》:以縣界有孝子張清豐門闕,魏州田承嗣請為縣名。 |
1978年由范縣析置,因縣人民政府駐臺前村(今址)得名,明代壽張故城東南隅鳳凰山上曾建有鳳凰臺,臺前村在其南面,故名;另說壽張故城南鳳凰山,由于雨水沖刷,只剩一個小丘陵,按方位稱南臺子,縣城設(shè)在之前,因名。 |
秦王政七年(前240)始設(shè)濮陽縣,因在濮水(濮渠水)之北得名;據(jù)《水經(jīng)注》:濮水徑其南,故名;明洪武二年(1369)濮陽縣并入開州,1913年改開縣,次年改濮陽縣,1984年設(shè)濮陽市郊區(qū),1987年復(fù)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