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寧新社區(qū) 因居委會駐地在寧新街道,故名。 |
因居委會駐地在寧新街道東邊,故名。 |
3、城南社區(qū) 城南因在縣城南面,因此得名“城南”。 |
4、佛嶺社區(qū) 因社區(qū)內(nèi)有一座三帝祠,祠內(nèi)有尊佛祖像,故名。 |
5、洋嶺社區(qū) 因該地周圍很多矮崗嶺,并種植有楊樹,稱為“楊矮嶺”,因“楊”與“洋”同音,也稱“洋矮嶺”,后簡寫為“洋嶺”,故名。 |
6、黃嶺村 因村內(nèi)有一較高的黃泥山丘,稱“黃嶺頭”,村因此得名“黃嶺”。 |
7、文星村 各取紅星和文峰兩個大隊中的一個字,故名為文星。 |
8、大嶺村 因該村址舊時位于山嶺地,故名為“大嶺”。 |
9、橫湖村 據(jù)說宋代這里有一大片水塘,羅孟郊親母懷孕外出經(jīng)過此地,正苦于無人擺渡時,船東橫渡,故名“橫湖塘”,解放后取名“橫湖”。 |
10、橫新村 原名“新村”,1981年地名普查時改名為“橫新”。 |
11、洋里村 此村與清末有賣小洋貨之店鋪,又稱“小洋下”,洋里由此演變而來,故名。 |
12、高陂村 因橫經(jīng)一條和山河的支流,在支流山筑了以個陂頭,由于地勢高、陂頭高,故名。 |
13、陽光村 清代稱洋崗堡,因村中有一山崗,稱之洋崗頭,洋光堡因而得名,土改后更名陽光村,因而叫“陽光”。 |
14、大圳村 解放前河山河有一條溝經(jīng)過此地,因堤比較大,故稱“大圳”。 |
15、大路村 建國前有條大路直通永和圩,該村原叫大路唇,故取名“大路”。 |